這種癌症可以自己「看」出來,拖到晚期才發現就太可惜了

乳腺癌離你有多遠?

聽著遙不可及,實際近在咫尺。

國內的歌手阿桑、姚貝娜,國外演員奧黛麗·赫本,皆因乳腺癌去世。

她們被乳腺癌奪去生命

这种癌症可以自己“看”出来,拖到晚期才发现就太可惜了
这种癌症可以自己“看”出来,拖到晚期才发现就太可惜了
这种癌症可以自己“看”出来,拖到晚期才发现就太可惜了

目前,乳腺癌日趨年輕化,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乳腺外科蘭晶教授接觸到的患者中,最年輕的只有22歲。

怎樣躲開乳腺癌這位“紅顏殺手”?乳腺專家有些建議給你。

別讓乳腺癌“掏空”你的家庭

近日發佈的《2018全球癌症統計數據》 報告顯示,乳腺癌在全球發病率位居前三。

近年來乳腺癌發病率呈快速增長態勢,已成為當前我國女性發病第一位的惡性腫瘤。

这种癌症可以自己“看”出来,拖到晚期才发现就太可惜了

數據顯示,我國女性乳腺癌發病率為42.55/10萬人,其中每年偏遠貧困地區女性乳腺癌發病約9.8萬,佔農村全部女性乳腺癌發病的14.11%1。預計到2021年,中國乳腺癌患者將高達250萬2

偏遠貧困地區乳腺癌發病率居高不下,是當地百姓因病致貧、因病返貧主要原因之一。

乳腺癌,能自己“查出來”的癌症

比起其他的都癌症,很多乳腺癌是可以自己發現的,”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乳腺外科蘭晶教授,在清澗縣人民醫院的科普講座中提到。

这种癌症可以自己“看”出来,拖到晚期才发现就太可惜了

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乳腺外科蘭晶教授科普講座

80%的乳腺癌患者以乳腺腫塊首診,因此日常生活中,女性要注意自查。可以分別從“摸”和“入手”。

觸摸

月經來潮後第9~11天是乳腺檢查的最佳時間。這時雌激素對乳腺的影響較小,乳腺處於相對靜止狀態,容易發現病變。

取立位或仰臥位,左手放在頭後方,用右手檢查左乳房,手指要併攏。

  • 從乳房上方順時針逐漸移動檢查,按外上、外下、內下、內上、腋下順序,檢查有無腫塊;


  • 用食指和中指輕輕擠壓乳頭,觀察是否有帶血的分泌物;

  • 觸摸腋窩和鎖骨上窩有無腫大的淋巴結。

如果發現腫塊或其他異常要及時到醫院做進一步檢查。

这种癌症可以自己“看”出来,拖到晚期才发现就太可惜了

講座現場《乳腺疾病健康關愛手冊》

查看

洗澡或睡前,脫去上衣,雙臂下垂,在明亮的光線下,面對鏡子觀察乳房。

  • 看乳房的輪廓有無改變;

  • 兩側乳房是否在同一高度;

  • 乳房、乳頭、乳暈皮膚有無脫皮或糜爛;

  • 乳頭是否對稱、提高或回縮。

發現乳房皮膚像“酒窩”一樣凹陷、或者像橘子皮,乳頭有溢液,就要抓緊時間到醫院就診。

除了自查,體檢也是預防乳腺癌必不可少的手段。

40~45歲:每年一次乳腺鉬靶檢查;

45~69歲:每1~2年進行一次乳腺鉬靶檢查,緻密型乳腺推薦與B超聯合檢查;

70歲以上:每2年一次乳腺鉬靶檢查。乳腺癌高危人群更要密切關注自身變化,必要時選擇藥物或手術進行控制。

跟乳腺癌戰鬥,他們深入基層

一名女性患上乳腺癌,對於很多農村家庭而言是不堪重負的。乳腺癌,不僅可能導致一個家庭因病致貧、因病返貧,還有可能應為女性的體貌變化,導致家庭破裂。

而降低偏遠貧困地區發病率,要從提高乳腺癌早診早治意識入手。

在偏遠貧困地區和乳腺癌戰鬥的一線,有這樣一個公益活動

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中國人口宣傳教育中心和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CBCS)首次共同主辦、中國抗癌協會指導及上海羅氏製藥有限公司支持的“

健康扶貧,關愛女性健康”全國20城貧困地區及基層乳腺癌規範化診療培訓及乳腺健康教育公益活動,將前往全國20個偏遠貧困及基層地區,開展基層乳腺癌規範化診療培訓及乳腺健康教育公益活動,改善貧困地區女性健康狀態。

9月13日,該公益活動在清澗縣人民醫院成功舉辦。

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基層衛生司副司長諸宏明、清澗縣衛計局副局長賀永昌、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柳光宇教授、清澗縣人民醫院院長康世東,以及醫院主要領導嘉賓出席了本次公益活動啟動儀式。

这种癌症可以自己“看”出来,拖到晚期才发现就太可惜了

公益活動啟動儀式

在柳光宇教授帶領下,多名乳腺診療專家以及中青年醫生組成多學科“專家志願醫療隊”來到清澗縣人民醫院,通過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幫助當地醫護人員提升乳腺癌規範化診療和護理能力,增加基層醫療機構為當地百姓服務的“軟實力”,同時通過健康教育提高當地女性對乳腺癌正確防治的觀念。

公益活動

專家醫療志願團隊

这种癌症可以自己“看”出来,拖到晚期才发现就太可惜了

專家醫療隊:

柳光宇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 乳腺外科

王廷 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 甲乳血管外科

柴凡中國人民解放軍蘭州總醫院 乳腺外科

代志軍 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腫瘤內科

蘭晶 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乳腺外科

閆靜茹 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 超聲科

趙潔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甲乳血管外科

提高乳腺癌早診早治意識,

降低偏遠貧困地區發病率

貧困地區醫療資源、診療水平發展不均衡,百姓對於乳腺癌疾病的認知程度不高,篩查率低、延誤診治、診治不規範等現象十分常見。

这种癌症可以自己“看”出来,拖到晚期才发现就太可惜了这种癌症可以自己“看”出来,拖到晚期才发现就太可惜了

義診現場

這也導致偏遠貧困地區乳腺癌發病率居高不下,成為因病致貧、因病返貧主要原因之一。

當天義診活動中,不少女性以“乳房疼痛”或“發現乳房腫塊”等原因前來就診,部分人在此之前,從未做過任何檢查。

这种癌症可以自己“看”出来,拖到晚期才发现就太可惜了这种癌症可以自己“看”出来,拖到晚期才发现就太可惜了

義診現場

清澗縣衛計局副局長賀永昌表示:“由於醫療衛生條件有限,諸多女性飽受乳腺癌疾病的困擾。”

多學科“專家志願醫療隊”現場教學,

推動基層乳腺癌規範化診療

近年來,隨著醫學界專家的不懈努力,乳腺癌的治療日新月異。目前,臨床多學科協作團隊(MDT)成為國際公認的主流腫瘤治療模式,是規範乳腺癌診治的重要手段。

為了進一步推進乳腺癌規範化治療,提高乳腺癌“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意識,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計劃在2018年~2020年內定期組織乳腺診療全國知名專家,以及中青年醫生成立乳腺癌多學科“專家志願醫療隊”前往全國20個偏遠貧困及基層地區,開展基層乳腺癌規範化診療培訓及乳腺健康教育公益活動,改善貧困地區女性健康狀態。

“臨床規範及實踐”交流會上,

  • 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乳腺外科蘭晶教授從科普角度,系統梳理了乳腺癌的高發人群、症狀、篩查、診斷以及治療方法;


  • 中國人民解放軍蘭州總醫院乳腺外科柴凡教授,分享交流了目前外科領域治療乳腺癌的方法;


  • 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腫瘤病院代志軍教授,分享探討了目前內科常用治療乳腺癌的手段;


  • 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暨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乳腺外科柳光宇教授,介紹了乳腺癌的病理檢測分型,以及規範化治療。

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基層衛生司副司長諸宏明在公益活動致辭中提到:

和粉絲帶的顏色一樣,這個活動是溫暖人心的

。頂級的專家帶著團隊到來,打破常規培訓項目簡單枯燥的講課形式,在規範培訓的同時,滿足了基層醫院對於提升實際技能的迫切需求,進一步幫助基層公眾和患者提高乳腺癌規範化診療的認知,切實把健康扶貧落到實處,符合國家精準扶貧政策。”

清澗縣人民醫院院長康世東表示:“我縣大多數群眾對乳腺癌的認識還十分匱乏,作為一家肩負脫貧攻堅任務的縣級醫院,我院十分重視健康扶貧工作。此次,柳光宇教授帶領的乳腺癌多學科‘專家志願醫療隊’來到我院,不僅增強了廣大基層女性的自我乳腺健康意識,而且通過系列乳腺癌診斷技術交流及乳腺專科護理交流等學術活動,大大提升了基層醫護人員的乳腺癌規範診療和護理能力。

參考文獻:

【1】中國腫瘤臨床2015年第42卷第13期,女性乳腺癌發病死亡和生存狀況https://wenku.baidu.com/view/654406596bec0975f465e2d6.html

【2】摘自《2015中國腫瘤登記年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