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天塹之途,晉北重鎮,中華第一關,雁門關


雁門關,位於中國山西省忻州市代縣縣城以北約20公里處的雁門山中,是長城上的重要關隘,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北宋著名的楊家將便長期據守在雁門關抗擊遼國。雁門關以“險”著稱,有“天下九塞,雁門為首”之說,被譽為“中華第一關”。

雁門關的前關,有兩個鐵甲武士守護者,這裡是當年胡漢通商的交通要輸,地勢十分險要,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入”的天塹之地。

雁門寨後的邊貿街,胡漢邊民的通商貿易主要在這裡進行。邊貿街夾在雁門寨和雁門關之間,全長約1000米,可見當時的通商貿易是由軍隊嚴密監控的。

站在寧邊樓平臺上眺望通商街,可看出佈局十分嚴謹,到處都有軍事防禦架構存在。

雁門關的甕城,位於關城北側地利門外。

雁門關的主要城樓之一——威遠樓,處在整個雁門關防禦工事的前衛地帶。

從威遠樓平臺,遠眺寧邊樓及雁塔,雁塔造型與西安大雁塔造型十分相似。

蜿蜒險峻的雁門關長城。

雁門關鎮邊祠驛站。

這裡驛站內的公主洞和帝王洞,據說歷史上曾有多位皇帝和公主,在此驛站住過。解放戰爭時期,毛主席也曾在此窯洞中短暫居住過。

這就是雁門關正樓,也叫天險門。居高臨下,形勢非常險要,是名副其實的中華第一關。

雁門關邊貿街內的豹突泉,據說,水質清冽甘甜,是古時雁門關人的主要飲用水源。

詩曰:雄踞塞上苐一關,當年抗遼星斗寒。漫漫黃沙起邊漠,巍巍峰燧燒狼煙。殺聲如潮動天地,金鼓響徹九重天。當年鐵血楊家將,血染沙場美名傳。宋遼本同炎黃裔,胡為生存起戰端? 滿目蕭蕭風煙過,笑看中華終團圓。共振民族復興夢,國強民富旌旗展! ——木子配詩 【2018年7月15日自駕走西口】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