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創社|溫州人創業——三個故事的「背後」

故事一

有一天,一個媽媽帶著四五歲的小男孩到銀行辦事。銀行櫃檯上有糖果盤,經理看到小男孩很可愛,遞上糖果盤,要小男孩自己拿糖吃。小男孩沒有反應,經理以為他害羞,抓了一把糖果放進他口袋。回到家裡,媽媽好奇地問男孩:“你平時不是很調皮的嗎?為什麼沒有自己去抓糖而要阿姨抓呢?”小男孩回答:“因為我的手小啊!而阿姨的手大,她拿的話一定比我多拿很多!”

對於溫州人為什麼致富,也許應該歸之於溫州人與生俱來的聰慧。於是有人說溫州經濟之所以這麼發達,首先歸因於天賦的結果。然而一個溫州朋友不以為然,他以為這是環境逼迫造成的。因為溫州以前窮,資源貧乏,你要活下去,就要動員一切力量,並將它效益最大化。

氫創社|溫州人創業——三個故事的“背後”

故事二

有一段時間,在溫州孩子的世界裡,小人書盛行過。如果哪個人的小人書積累得足夠多,就想著用它賺錢。辦法很簡單,只要將門板卸下來放在門檻上,然後將小人書在門板上一字排開,一個小書攤就這樣開張。自己候在門邊,其他小朋友如果想看,每本收一分錢。即使是最要好的朋友,大家都會遵守這個規則。因為如果其他小朋友開書攤,你要去看,每本也照樣得付一分錢。

對於溫州人為何致富又有了進一步的答案:也許,這應歸於他們天生會做生意的頭腦(從小就有一種現代的契約意識)。有人說溫州人是中國的猶太人,血液裡都滲透著做生意的天才。卻有人不完全贊同此論,他們認為這是溫州人敢於冒險的結果。

故事三

有兩個溫州人到外地做生意。不料生意失敗,連本錢都給搭進,就連回家路費都沒有了,吃飯也沒了著落。怎麼辦?這兩個人在路邊撿了一些被人丟棄的破碎魚鱗瓦,用石頭搗成粉,然後用紅紙包起來,當做老鼠藥在路邊叫賣。這下不光盤纏有了,還發了一筆意外小財。

故事中這種做法的合理性值得商榷,但是溫州人善於闖蕩,善於做生意的性格,卻表現得淋漓盡致。至少那種在生存遭遇威脅時敢於冒險,將被動局面轉為主動的精神,不能不讓人佩服。

溫州人之所以致富,源於積少成多的耕耘,源於精明的生意頭腦,也源於他們善於冒險的精神。這一切都是先決條件。他們敢於冒險,他們天生嚮往做生意。溫州人經常講的一句的話就是:“白天當老闆,晚上睡地板。”溫州人的富,有一半是靠著自己吃苦吃出來的。這是一種文化,它是“溫州模式”的底蘊,也是市場經濟必備的精神特質。

來源《溫州人賺錢的秘訣》僅供分享 如有非議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