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婦院2018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獲批項目再創佳績

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佈了2018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請項目評審結果。浙大婦院共獲批項目20項,其中面上項目10項、青年基金10項,與去年相比增加53.85%;資助項目總經費777.5萬元,與去年相比增加79.98%。

本次獲資助項目包括產科1項、生殖科3項、婦科腫瘤2項、普通婦科3項、女性生殖健康實驗室1項、中醫科1項、生殖遺傳實驗室1項、病理科1項、麻醉科1項、藥劑科3項、婦女保健科1項、以及遺傳所2項。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體現了醫院骨幹醫務工作者的科研創新能力,是培養中青年科研人才、促進科技創新的重要平臺。浙大婦產科醫院不斷取得突破,是響應“雙一流”建設的時代使命,打造世界一流大學的優秀附屬醫院的重要成果。

★ 面上項目 ★

(按負責人姓名拼音排序)

陳丹青

產科

經費57萬

《轉甲腺素蛋白TTR在妊娠期糖尿病發生髮展中的作用及分子機制》

陳新忠

麻醉科/ICU

經費56萬

《基於光電容積脈搏波特徵參數監測全麻中傷害性刺激-抗傷害性刺激平衡狀態的研究》

梁洪青

遺傳所

經費60萬

《多能幹細胞在DNA損傷應激反應中的異質性對其命運選擇的影響和調控》

林開清

普通婦科

經費56萬

《外泌體miR-146a-5p調控巨噬細胞極化在子宮內膜異位症中的作用機制》

呂炳建

病理科

經費54萬

《長鏈非編碼RNA SFTA1P-IFIT3-CSN5軸在宮頸癌發生中的作用及機制研究》

曲凡

門急診/中醫科

經費59萬

《基於PPARG1介導線粒體調控的䃼腎填精法改善高雄性PCOS不孕IVF-ET妊娠結局和子代表型的作用機制》

王芳芳

生殖科

經費57萬

《PCOS女性中甾體激素核受體選擇性剪接介導的自發性早產胎盤源性病因學解析》

朱依敏

《GDF8在多囊卵巢綜合症患者卵巢局部胰島素抵抗發生過程中的作用研究》

周堅紅

《磷酸酶SHP2介導的內化機制在絕經後血管屏障穩態失衡中的作用研究》

鄭彩虹

藥劑科

經費56萬

《“配體-超聲-轉運體”級聯介導MTX滋養細胞精準給藥及機制研究》

★ 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費向煒

女性生殖健康實驗室

經費21萬

《CDK5通過自噬調控子宮內膜異位症上皮——間質轉化的分子機制研究》

胡小玲

《CDKN1C介導宮內高雌環境影響子代出生體重的機制研究》

蘭義兵

《雌激素通過調節基質金屬蛋白酶(MMP)影響陰道上皮屏障穩態在老年性陰道炎發病中的分子機制研究》

廖芸

婦科腫瘤科

經費21萬

《環狀RNA circ_0047020通過miR-200a-3p/KLF9信號軸調控子宮內膜癌轉移的機制研究》

馬袁英

婦女保健部

經費16.5萬

《基於婦幼大數據高危孕產婦標準及預警體系研究》

孫義錫

生殖遺傳實驗室

經費21萬

《KDM5C調控的miR-320a在卵泡發育成熟中的作用及機制研究》

王建章

《子宮平滑肌細胞與腫瘤細胞之間的環式調控:子宮內膜癌肌層浸潤的機制》

趙雲春

《靶向觸發基質化多肽協同紫杉醇構建“圍-殲”一體化共軛物膠束原位治療乳腺癌的研究》

鄭曉玲

《仿“病毒”生殖道基因遞送新型載體的構建及其影響宮頸癌發展的基礎研究》

鄭慧梅

遺傳所

經費25萬

《CD133果蠅同源基因Prominin-like調控體型大小的分子機制研究》

醫院為積極響應學校、學院的“雙一流”建設要求,創建相應體制和機制,加強內涵建設,以國家基金項目申報和實施為抓手,加大專職研發人員引進和培養力度,推進重大項目平臺建設,發揮學科交叉融合示範作用加強臨床、醫工信融合等多形式交叉,凝練實施一批多學科交叉的科研項目,以科研項目帶動學科交叉匯聚發展。以“科研聯盟”“協同創新中心”為引領示範,凝練交叉突破方向,搭建交叉科研平臺,探索交叉合作體制機制,營造醫院/學科的“雙一流”建設文化和氛圍,為學校的“雙一流”建設發揮應有的貢獻。

醫院將加大對科研和學科建設(人力、物力、財力等)的投入和支持力度;鼓勵申報國家重大重點項目和國家基金項目,努力提高項目申報質量,提升科研水平和國內外展示度;同時鼓勵有潛質的研發人員到世界一流大學或研究機構進修學習,也將積極引進國內外領域內(交叉學科)的高端研發人才,已有相關的制度措施落實,以吸收世界一流大學的科研創新理念,搭建與國內外知名學校、醫院的交流與合作,積極推進醫院“國際一流學科/醫院”建設。

2018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請項目的獲批,展示了浙大婦院近年來在婦產科學學科建設、人才隊伍建設和科技平臺建設中所取得的成就。今後,醫院將進一步加大國家自然基金申報工作投入力度,9月份將啟動2019年度國自然申報工作,切實做到提前組織,提早動員。鼓勵浙大婦院各位科研人員把握學術前沿、凝練科學問題,進一步提高婦產科學科研水平以及科研人員的研究能力。

監製:孫美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