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的澎湖灣|第五章 走讀傳統宮廟

終於到了我最喜歡的部分,澎湖的宮廟之旅,其實在廈門我早已動了這個念頭,雖然廈門已經城市化很久了,但依然可以在大街小巷深處找到彩旗飄飄的宮廟,或是獨門獨棟,或是藏在某幢建築樓上,只有在海邊的宮廟保存得還比較完整漂亮。我們已經不再從事漁業,但並沒有失掉信仰,無論從事什麼行業,虔誠信奉的神明都在為我們保駕護航,這些傳承已久的宮廟文化,一直是閩南地區寶貴的精神財富。

外婆的澎湖灣|第五章 走讀傳統宮廟

外婆的澎湖灣|第五章 走讀傳統宮廟

由於地處外海,漁業現在仍是澎湖除旅遊之外的支柱產業,這裡的宮廟文化比廈門要更加興盛,也保存傳承得更好。中心城區馬公原名“媽宮”,在地名上就突出了這裡的宗教信仰,基本是以媽祖為中心,各府王爺千歲為輔,再加上道教的各路神明,道教的魅力就在於,普通人也可以昇仙,給了大家一個奔頭,也因此神明眾多,每座宮廟有求必應的方面都各不相同,信徒供奉的複雜程度是外人難以想象的。

外婆的澎湖灣|第五章 走讀傳統宮廟

外婆的澎湖灣|第五章 走讀傳統宮廟

據帶我參觀宮廟的明潔說,一般拜媽祖的,就很少去拜王爺了,女性多是信奉媽祖或觀音,男性則是信奉保生大帝,關公和各府王爺,在性別上也有區分。不過無論是哪家的廟宇,裝修奢華與否,格局都是相似的,進門左手邊是福德正神,右手邊是註生娘娘,正中間才是整座宮廟的主神,部分宮廟還會供奉太子(李哪吒)。

外婆的澎湖灣|第五章 走讀傳統宮廟

外婆的澎湖灣|第五章 走讀傳統宮廟

媽宮舊時有三甲地,現在仍有俗諺稱:「東甲好筆尾,南甲好櫓尾,北甲好龜粿。」,分別代表了老城東,南,北部的特色,我們走訪了老城區的三座著名特色宮廟:東甲北極殿、南甲海靈殿及北甲北辰宮

外婆的澎湖灣|第五章 走讀傳統宮廟

南甲海靈殿建在海邊,可以守護漁民

外婆的澎湖灣|第五章 走讀傳統宮廟

東甲北極殿,這裡重視教學,曾經出過舉人

外婆的澎湖灣|第五章 走讀傳統宮廟

北甲北辰宮附近都是當地知名的糕餅店

老城區的宮廟都比較有年代感,沉澱出了明代的傳統氣息,除了“三甲”,還有商人供奉的水仙宮,守護城池的城隍廟,和建在海邊,迎來送往有求必應的觀音亭等香火鼎盛的知名宮廟。

外婆的澎湖灣|第五章 走讀傳統宮廟

外婆的澎湖灣|第五章 走讀傳統宮廟

外婆的澎湖灣|第五章 走讀傳統宮廟

總體感覺,這裡的人很虔誠,男女老少在遇到重大問題的時候都會找神明來開解,為自己指引方向,如若靈驗了,還會過來還願,週而復始。如果說老城的宮廟有些滄桑,參觀時懷古的成分居多,那麼接下去我們看到的一系列海邊宮廟,真的算得上是精益求精,美輪美奐,由於時常維護,即使地處海的最前沿,也沒有一絲受海風侵蝕的感覺。

外婆的澎湖灣|第五章 走讀傳統宮廟

外婆的澎湖灣|第五章 走讀傳統宮廟

外婆的澎湖灣|第五章 走讀傳統宮廟

外婆的澎湖灣|第五章 走讀傳統宮廟

在這裡,似乎能感受到更多關於傳統文化的信息,24節氣以人物的形象展現,更加生動,深入人心。曾以為水仙只是一種花卉,沒想到這裡的水仙宮,當真是祭祀與治水有關的幾位先人,大禹、伍員、屈原、王勃、李白等五位水仙赫然在列。

外婆的澎湖灣|第五章 走讀傳統宮廟

外婆的澎湖灣|第五章 走讀傳統宮廟

必須佩服當地民眾的熱情和虔誠,自家住的民房可以隨意一些,舊一點破一點都用不著翻修,但宮廟不行,只要經濟能力足夠,就一定要建得比其他地方更加精巧漂亮,也更加氣勢恢宏。每座村莊的宮廟都寄託了大家對神明和先輩的敬仰和思念,絲毫不能馬虎。

外婆的澎湖灣|第五章 走讀傳統宮廟

外婆的澎湖灣|第五章 走讀傳統宮廟

大多數宮廟都有2-3層,供奉不同的神明,最高一層的視野最好。都說宗教是激發文學藝術發展的最大靈感,虔誠的信徒們為了要建出心中最好的宮廟,潛心研究精美的石雕和彩繪技術,閩南一帶的石雕石材現今已暢銷海內外。

外婆的澎湖灣|第五章 走讀傳統宮廟

外婆的澎湖灣|第五章 走讀傳統宮廟

外婆的澎湖灣|第五章 走讀傳統宮廟

外婆的澎湖灣|第五章 走讀傳統宮廟

外婆的澎湖灣|第五章 走讀傳統宮廟

澎湖的宮廟幾乎是走一段就能見到一個,數量很多,供奉的神明也很多,每座宮廟都有自己的特色,有的擺了一艘大木船,守護出海的漁民,有的直接在宮廟頂部請上了玉皇大帝的尊像,從四面八方都能見證這座紫薇宮的恢宏大氣。

外婆的澎湖灣|第五章 走讀傳統宮廟

外婆的澎湖灣|第五章 走讀傳統宮廟

外婆的澎湖灣|第五章 走讀傳統宮廟

除了日常參拜,慶祝各路神明全年不停歇的生日,宮廟的存在還能幫大多數信徒們解惑,在臺灣,求姻緣,求平安,求學業,甚至遇事收驚,都是去不同的宮廟進行,點香,求籤,如果不懂怎麼拜還可以請教廟公。我在臺北和南投都去過月老廟,其中一個步驟就是要把需求說出來,想來還真是有點不好意思。

外婆的澎湖灣|第五章 走讀傳統宮廟

外婆的澎湖灣|第五章 走讀傳統宮廟

大部分富麗堂皇的宮廟都在海邊,所以我們幾乎是沿海而行,其中路過了可以聽濤的風櫃,見到了許多人站在海邊釣魚的場景。可以見得,澎湖的海水質量真心好,如此近海的地方就可以釣到魚,暈船的人有福了,在這裡海釣,根本不用出海。

外婆的澎湖灣|第五章 走讀傳統宮廟

外婆的澎湖灣|第五章 走讀傳統宮廟

澎湖生活博物館放在後頭簡直棒呆了,裡面詳盡地介紹了澎湖的歷史和當地人的生活,包括很重要的宮廟文化,前面在各個宮廟積累下來的一些困惑,來這裡都得到了解答。

外婆的澎湖灣|第五章 走讀傳統宮廟

外婆的澎湖灣|第五章 走讀傳統宮廟

外婆的澎湖灣|第五章 走讀傳統宮廟

外婆的澎湖灣|第五章 走讀傳統宮廟

澎湖特產之一是各種魚乾,當時先民們沒有很好的保鮮措施,只能把打撈上來的大量海鮮予以加工,才能存放得更久。原以為外海的澎湖列島發展歷史不長,應該沒什麼文物,但由於這裡“黑水溝”很多,附近海域有不少沉船,打撈上來的好東西也很值得一賞。

外婆的澎湖灣|第五章 走讀傳統宮廟

外婆的澎湖灣|第五章 走讀傳統宮廟

看過與海有關的生活和歷史,接著就是宮廟文化展區的一片熱鬧景象了,廟宇雕塑供奉膜拜的神像,都是心目中能保佑平安的神明。澎湖各村裡的宮廟有各自信仰的主神,與配祀的眾神。更賦特色的是各宮廟都安五營;東、南、西、北、中,保護安全,對村落把守得很嚴謹,不許妖魔鬼怪進來。

外婆的澎湖灣|第五章 走讀傳統宮廟

外婆的澎湖灣|第五章 走讀傳統宮廟

因此幾乎每一宮廟都在主神殿前供奉「中壇之帥」做為五營的元帥,指揮所有兵馬。而神與人如何互動,如何安營、巡營、召營、犒軍等等,神人共舞,各宮廟培訓有「小法」來作這一系列的法會。另外,當地的婦女還創作了許多“褒歌”,用以思念常年出外打拼的丈夫。

外婆的澎湖灣|第五章 走讀傳統宮廟

臺灣的新年很熱鬧,在“北天燈、南蜂炮、東寒單”之外,如果想過一個沉靜又福氣的元宵,可以來到澎湖“西乞龜”,為自己和親人祈求新的一年圓圓滿滿。澎湖民俗元宵乞龜,據稱源自福建泉州,人們將大米等做成龜的形狀,觸摸其各個部位祈求吉祥如意。每年的乞龜都是用大米、高麗菜、黃金等多種材料製作,造型多樣,創意十足。

外婆的澎湖灣|第五章 走讀傳統宮廟

生活博物館旁就是澎湖的孔廟,格調和氣質都很不錯

外婆的澎湖灣|第五章 走讀傳統宮廟

最後,明潔還帶我去了馬公的金龜頭炮臺,雖然已經撤了駐軍,但一到那裡還是莫名有種革命戰爭時期的壯闊之氣。先前飽受倭寇侵襲,多災多難的澎湖,現如今已經成了一座安全之島,逐漸發展起來,交通也方便了許多,在感謝國軍將士守衛有功的同時,也必須感恩眾神明的庇佑。

外婆的澎湖灣|第五章 走讀傳統宮廟

外婆的澎湖灣|第五章 走讀傳統宮廟

外婆的澎湖灣|第五章 走讀傳統宮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