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軍請注意!北約視網絡攻擊爲武裝攻擊 世界大戰門檻降低

俄軍請注意!北約視網絡攻擊為武裝攻擊 世界大戰門檻降低

俄軍請注意!北約視網絡攻擊為武裝攻擊 世界大戰門檻降低

俄軍請注意!北約視網絡攻擊為武裝攻擊 世界大戰門檻降低

俄軍請注意!北約視網絡攻擊為武裝攻擊 世界大戰門檻降低

俄軍請注意!北約視網絡攻擊為武裝攻擊 世界大戰門檻降低

據俄羅斯衛星網報道,近日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在採訪中表示,北約可能在遭遇俄羅斯網絡攻擊時啟用憲章第5條款。早在今年7月的北約布魯塞爾峰會上,北約就聲明一旦發生針對成員國的“混合戰”,該組織可能啟用關於集體防禦的憲章第5條款,如同遭遇武裝攻擊一樣。

北約憲章第5條款要求所有條約成員國向任何受到攻擊的成員國提供援助,系北約集體防禦的核心。迄今為止,該條款只激活過一次,是在美國2001年9月11日遭受攻擊之後。

北約的聲明說:“我們各國面臨來自國家和非國家行動者的日益增加的挑戰,它們利用混合活動來製造不確定性,模糊和平、危機與衝突之間的界線。一旦爆發混合戰,理事會就像發生武裝襲擊時一樣,可以決定激活《華盛頓條約》的第5條款。”

所謂“混合戰”系西方對於近些年俄羅斯新戰法的總結——以核武充當最後保險,系統性使用包括虛假媒體報道(輿論戰)、特種部隊(以維和以及危機處理的名義)、代理戰鬥人員(所謂的“小綠人”)以及網絡攻擊等手法。

俄軍請注意!北約視網絡攻擊為武裝攻擊 世界大戰門檻降低

關於俄羅斯系統性發動“混合戰”,西方並沒有什麼確鑿的證據,得出的結論則多是針對局勢發展的“合理聯想”。這種邏輯與俄羅斯判定在2011至2012年冬季席捲獨聯體國家的顏色革命以及在俄羅斯的抗議活動都是由西方一手策劃的陰謀,有著很多相似性。

首先關於輿論戰,其實西方和俄羅斯的鬥爭大多是在臺面上的,並沒有誰更“高尚”一些的說法。美國外交“哲人”喬治·凱南1946年在一封著名的電報中所寫,“蘇聯在美國人中宣傳反英言論,在英國人中宣傳反美言論,教唆德國人憎惡美英。存在猜忌就煽風點火,沒有就引發猜忌。”

而西方的套路也是如出一轍,70多年過去了,本質上並沒有什麼改變。只是現在的媒體手段更加先進,尤其是網絡媒體以及自媒體的崛起,令可用的手段更加豐富。比如在敘利亞化武問題上,以RT電視臺為首的俄羅斯媒體與西方媒體的輿論爭奪就是全方位的,甚至可以用慘烈來形容。

俄軍請注意!北約視網絡攻擊為武裝攻擊 世界大戰門檻降低

另外關於派出特種部隊以及使用代理戰鬥人員,無論西方還是俄羅斯,在平叛戰爭中幾乎已經成為固定套路。這類干預形式只能在動亂國家使用,俄羅斯將其使用到北約成員國身上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最令北約“風聲鶴唳”的是網絡攻擊的問題。美國一直指責俄羅斯利用網絡攻擊干擾了總統大選,德國和英國也附和稱,發現有跡象顯示俄羅斯試圖干涉本國的選舉。而據日本《產經新聞》報道,北約一直在構建強大的防禦網絡攻擊的能力,全球最大規模的“鎖盾”網絡防禦演習已經成為北約每年的例行性演習。

而且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也透露,北約也在建立系統性的進攻性網絡手段,而且有成員國已經在實戰中對“伊斯蘭國”使用過。此前震驚世界的網絡武器攻擊“震網病毒”事件,在攻擊伊朗納坦茲離心機核工廠後,致使1000臺離心機暫時失靈。《紐約時報》披露震網病毒是由美國和以色列製造。

俄軍請注意!北約視網絡攻擊為武裝攻擊 世界大戰門檻降低

而在好萊塢大片《虎膽龍威4》中,也為我們展示了大規模網絡攻擊可能造成的後果有多麼可怕。特別在即將來臨的“萬物互聯”時代,從手機、掃地機器人、智能門鎖、無人駕駛汽車,到金融系統、核電系統、航空系統、電力系統等,在國家層面的強大網絡攻擊能力之下沒有什麼是絕對安全的。

毫無疑問,網絡攻擊的潛在破壞能力非常強大,但是北約籠統的將其與傳統武裝襲擊等同起來,無疑將大大降低世界大戰的門檻。更不要說網絡攻擊很難追緝元兇,很多時候只能是依據局勢和動機等來判斷。這也為“別有用心”留下了很大的操作空間,畢竟在網絡空間“兇手指紋”也是可以臆造的。

北約此番聲明玩“危險遊戲”的動機非常明顯——網絡攻擊可能引發一場全球範圍內的戰爭,寄望強硬的書面措辭能夠束縛俄羅斯使用網絡攻擊手段的手腳。但是古往今來擁有巨大戰爭潛力的工具都有著難以抗拒的“魅力”,對於俄羅斯如此,對於北約也是如此。

北約國家已經多次嚐到這顆“惡魔果實”的甜頭,俄羅斯也沒有“自廢武功”的理由,總而言之,北約的政策調整令世界的安全閥門又一次受到削弱。正如美國《大眾機械》月刊評論,北約的聲明可能會增加而不是杜絕發生大規模衝突的可能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