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擊美國的利器,俄軍“大殺器”海燕核動力巡航導彈究竟有多強?

2月20日,俄羅斯總統普京發表2019年度國情諮文演講。雖然此次發表的國情諮文在外界看來更多地聚焦於俄羅斯國內的民生問題,但普京也在維護國家安全問題上闡述了自己的主張,並披露了一系列先進武器。

媒體報道稱,美國以退出《中導條約》等手段持續對俄施壓,普京在國情諮文中顯示了維護國家安全的決心與信心。正如俄羅斯國家杜馬國際關係委員會第一副主席諾維科夫所認為的,普京通過列舉先進武器來提醒華盛頓,俄羅斯的軍工潛力仍然存在。所有新型武器的發展都經過了必要的測試流程,而這正是建立在完備的工業基礎上。

反擊美國的利器,俄軍“大殺器”海燕核動力巡航導彈究竟有多強?

普京指出,去年國情諮文中提到的一系列先進武器裝備的研製生產工作正在有序進行。“先鋒”高超聲速導彈已經開始量產,按計劃俄戰略火箭軍將在今年建立第一個該型導彈團;“佩列斯韋特”激光武器系統和“匕首”高超聲速導彈已進入試驗戰備執勤狀態;“海燕”核動力巡航導彈已經試驗成功;與此同時,俄已成功研製出“波塞冬”無限深度無人潛航器;今年春天,首艘“波塞冬”潛航器將下水。同時展示了“鋯石”高超聲速導彈。

那麼普京最新披露的這些武器到底有多強?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這款“海燕”核動力巡航導彈的發展情況。

反擊美國的利器,俄軍“大殺器”海燕核動力巡航導彈究竟有多強?

2019年1月底,俄羅斯在卡普斯京亞爾靶場成功進行了9M730 “海燕”核動力巡航導彈(北約代號:SSC-X-9 Skyfall)使用的小型核動力裝置的相關試驗,試驗證明了核動力裝置的性能可以保證導彈的無限飛行射程。有美國消息報道,此次試驗是到目前為止該導彈的第14次試驗,該彈將於2020-2021年期間進入部隊服役。9M730“海燕”核動力巡航導彈相關消息於2018年3月俄羅斯總統普京向俄聯邦議會發表年度國情諮文時首次公開。

01

主要性能參數

2001年美國退出《反導條約》,開始在東歐部署導彈防禦系統計劃的背景下,俄羅斯設計局開始具有無限射程的核動力巡航導彈的研製,最終形成9M730“海燕”核動力巡航導彈。9M730“海燕”核動力巡航導彈由俄羅斯革新設計局和全俄實驗物理科學研究所(隸屬於俄羅斯國家原子能集團公司共同研製。

導彈包含單級助推級+巡航級,其中巡航級彈身採用迴轉體外形,發動機位於彈體側面,翼舵系統包括摺疊式後掠主翼與尾翼;以亞聲速飛行(約900km/h);可超低空飛行,具有隱身功能;可攜帶核戰鬥部,是一種戰略武器;助推級採用常規固體火箭發動機,巡航級採用吸氣式核動力噴氣發動機,釋放指定功率,提供飛行推力,擁有幾乎無限續航能力;可規劃最佳航線,能夠有效避開敵人防空和反導陣地區域,具有很強的打擊能力。

反擊美國的利器,俄軍“大殺器”海燕核動力巡航導彈究竟有多強?

9M730“海燕”核動力巡航導彈性能參數表

02

技術研判

早在50年代,蘇聯時期在航空或巡航導彈的研發領域中,曾提出過研製一款特殊的核噴氣發動機,但由於其核輻射,以及設備體積和重量問題,最終並未進入實際測試和裝備階段。

根據2018年普京總統國情諮文演講,2017年底,俄羅斯在新地島成功中央試驗場成功進行了“海燕”核動力巡航導彈的發射試驗,試驗中導彈動力裝置達到預設目標,由此可以推測俄已經成功研製出了可應用於導彈上的小型核動力裝置。此次導彈和地面系統聯合測試成功,為“配備核動力導彈的戰略核武器系統”奠定了基礎。

反擊美國的利器,俄軍“大殺器”海燕核動力巡航導彈究竟有多強?

2017年底9M730“海燕”核動力巡航導彈發射試驗試驗裝置

(據報道,試驗中採用9K52 “月亮-M” 火箭彈系統的9P113輪式地面發射系統作為9M730導彈的移動發射裝置,該發射系統由4К44發射系統改進得到,發射筒長度14m,直徑約2m)

通過俄媒體披露的導彈飛行速度可以推斷,該型導彈採用了吸氣式核渦輪噴氣發動機,核反應堆衰變放熱對空氣進行加熱,熱空氣通過渦輪轉化為推力。使用這種動力形式的導彈巡航速度為亞聲速,但巡航時間可達到現役巡航導彈的數十倍之高,達到近似於“無限射程”的效果,可對全球任意地點的目標實施打擊。

反擊美國的利器,俄軍“大殺器”海燕核動力巡航導彈究竟有多強?

2017年底9M730“海燕”核動力巡航導彈發射試驗

此外,“海燕”核動力巡航導彈採用特殊系統,可規劃最佳航線,能夠靈活規劃複雜飛行路線有效避開敵人的防空和反導陣地區域,具有很強的打擊能力。俄祖國武庫雜誌編輯、軍工專家阿列克謝·列昂諾夫認為,“海燕”核動力巡航導彈是基於俄羅斯現役Kh-101空射巡航導彈研製。因此推測該彈可具備Kh-101導彈的綜合隱身、超長航時遠程導航、地形匹配、自主威脅感知和智能規避技術,能夠超低空飛行並通過航跡規劃避開敵方的防空反導系統,實現高效突防。

反擊美國的利器,俄軍“大殺器”海燕核動力巡航導彈究竟有多強?

在美、俄“三位一體”核威懾體系中,除了部署平臺的多樣化之外,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也呈現出相互補充、相互支撐的態勢。俄此次發射的新型核動力巡航導彈發射後可在空中進行數月之久、長時間的巡飛待命,並隨時可召回自毀,這種射程無限、隨意部署、長時巡飛、全時可控的新型核威懾形態將成為繼“三位一體”之後新的核威懾形態,將在傳統的洲際彈道核導彈之外,為俄羅斯遂行戰略核打擊任務提供新的選項。此外,高調宣佈“海燕”核動力巡航導彈相關進展情況,也可以看做是俄羅斯對美國退出《中導條約》等一系列行動的一種回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