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Facebook天使投資人、IDG資本合伙人Jim Breyer:我看中國創投的「風口」和「巨頭」

自2005年投出Facebook後,Jim Breyer一戰成名,甚或被譽為“全球風投第一人”。福布斯雜誌曾評價他“能在硅谷、中國、歐洲、好萊塢遊刃有餘”。與之相對的,則是Jim Breyer的多重身份:IDG資本合夥人,哈佛、斯坦福、清華經管學院顧問委員會主席,臉書、戴爾、沃爾瑪、黑石、傳奇影業董事,美國國家風險投資協會主席。

從事投資行業逾30年,Jim Breyer在不同國家、領域投出了強大組合:有超級平臺Facebook、藝術品電商平臺Etsy、人工智能醫療公司Paige.AI、數字貨幣支付交易平臺Circle,也有傳奇影業、漫威公司和音樂服務平臺Spotify。除此之外,因一段始於2004年的緣分,Jim Breyer長期作為IDG資本的GP、LP、投資顧問及現在的合夥人,還參與投出了奇虎360、商湯科技等200多家中國企業。

能在扎克伯克未滿21歲、剛從哈佛大學輟學一年的狀態下,看出他的潛力,Jim Breyer對優秀創業者有一種“30分鐘下決定”的直覺感知,這種直覺更具象的表達是好奇心、學習能力和獨特性。

這3種特質,他在每一個成功企業家身上都看到過——今年5月在西雅圖一次晚宴上,比爾蓋茨和貝佐斯也在,他們從量子計算聊到電子商務,再聊到慈善活動,好奇心一如10年、20年前;去年10月他和馬化騰在清華聊起出差,馬化騰說自己出差主要都是去中國不同省份和城市,聯想到一些只熱衷環球遊和高大上論壇的創始人,Jim Breyer對此深有感觸;Etsy 90%的賣家和買家都是女性,一些人建議它引入更多男性用戶,但貝佐斯卻告訴Jim,亞馬遜嘗試多年,都無法培養如此聚焦的市場,應該堅持做女性垂直市場。

每年4-6次造訪中國,和IDG資本一起跑遍了中國17個省份,Jim Breyer對中國市場相當熟悉,也十分看好。 “未來10年最好的投資機會,全球市值前20的公司中有18家都將來自中國和美國,且各佔一半。”他說。

經歷了30年起伏,他對市場風口和巨頭力量又有著跨越週期的深刻認知。近日,36氪獨家採訪了Jim Breyer,圍繞風口和巨頭兩大中國創投生態中的高頻關鍵詞,Jim Breyer充分分享了他的理解。

以下為對話。

創業團隊應該多花一年時間完善產品和團隊,再去和騰訊、阿里聊戰投

36氪:如今在中國,許多初創企業都會面臨“被騰訊投資,還是被阿里投資”的問題,美國創業者是否不必面臨這種困惑?

Jim Breyer:在美國,微軟和谷歌也有很多投資行為,創業公司也會問我“到底應不應該拿谷歌的錢”。通常來看,至少等成立一年後,再拿谷歌或微軟的錢會更好。我傾向於建議企業等到C、D輪之後再引入戰略投資,這樣它們可以更集中於團隊建設和產品開發,而不是過早地從谷歌或蘋果拿錢。

中國的情況比美國複雜很多。BAT有很多早期投資,尤其是騰訊和阿里。在某些案子上,拿他們的錢可以減少風險,但在另一些情況下,企業也會減少可能被激發出的更大潛力。從巨頭那裡拿錢是一個權衡,優點與缺點同在,很難一概而論。

36氪:如何定義被AT投資的風險和潛力?選擇A或者T的標準是什麼?什麼時候拿AT的錢比較合適呢?

Jim Breyer:更早地加入AT陣營,有了AT背書,可以減少經營風險,但因為AT是競爭對手,初創企業站隊以後,會增加競爭風險,企業可能會陷入更長久、更激烈的競爭中去。

對我來說,選擇拿誰的投資取決於市場規模,也取決於創始團隊是否願意冒更多風險,來獲得更多可能。

如果業務是商業模式創新,那麼騰訊作為早期投資人,將是非常有價值的。因為它能提供的強大流量和渠道,可以幫助企業儘快落地、推廣商業模式和技術。但比方說是醫療這樣垂直、需要長時間沉下去研究的領域,可以把騰訊和阿里的投資暫時放一放,儘量選擇長期的財務投資人,而不是成為阿里系或者騰訊系。

談到融資時點,在美國,我通常建議暫時不要和微軟、谷歌這些巨頭聊融資,先取得一定成果,等過了12個月再去談。在中國,這個過程明顯加快了,但我仍然建議企業家多花12-18個月時間完善產品,建立團隊,等產品和團隊都相對成熟,再去和騰訊或阿里聊。

醫療和人工智能領域,有機會跑出下一個巨頭

36氪:不僅是投資,初創企業在業務層面也大概率會遇到巨頭,且後者是頭部,這種控制局面會一直持續嗎?

Jim Breyer:巨頭可能會控制雲市場,初創企業難在這個領域有所突破。因為和10年、20年前相比,全球最好的公司(比如FANG、BATJ這八家)不僅是創始人驅動型,它們比10年前的公司管理得更好,還是產品驅動型,能像創業者一樣做產品。新企業想突出重圍,創建新的平臺,將面臨更多挑戰。

與此同時,他們還需要和BAT巨頭爭搶人才。除了這些內在因素,雲市場本身的強網絡效應和巨大初始投入,都讓初創企業難以企及。

但初創企業可以聚焦於細分垂直領域,比如醫療和人工智能,這個上千億價值的市場,將由VC支持的創業者們去開拓。而且現在AI領域的創始企業,可以享受巨頭提供的雲服務,這在5年前是不存在的,使用谷歌雲、亞馬遜AWS、騰訊雲、阿里雲的開放資源和技術,企業可以更快擴張。

36氪:醫療、人工智能領域,為什麼說這兩個領域可以避開巨頭的影響?

Jim Breyer:因為人才。一個橫向大平臺不一定能吸引足夠優秀、有創造力的醫療和AI專家。我在中國和美國都看到過這樣的案例:一些很優秀的機器學習專家或者技術人才,雖然拿到了騰訊、百度、谷歌和Facebook的offer,但最後還是選擇了更加垂直、更有潛力、更能改變人類生活的細分領域。

醫療領域的人才會有一種改變醫療的使命感,進入這個行業,是為了更好地對抗癌症或其他病症,而不是僅僅是開發一個新的商業應用或商務平臺。雖然巨頭們一直在努力招募人才,但一些人才就是希望進入環境保護、生命安全這些細分領域,來作為職業發展。

人工智能領域美國領先,但中國在人臉識別有優勢

36氪:你一直都很看好人工智能,但有人質疑中國市場的很多風口都存在泡沫,你覺得AI是這樣的情況嗎?

Jim Breyer:我遇到過很多“技術趨勢“,但其中很多都過時了。上世紀80到90年代,神經網絡還是一項基礎技術,但過去20年,神經網絡和以此為底層模型的人工智能已經有了突破。風口也是一樣,需要分情況而論,一些是因為技術太早了,一些技術只是流行,並不是真實的,只是基於媒體吹捧,就像筆式計算(Pen computing)。

但有些時候,雖然是大肆渲染,但依然是真實的,那就會產生突破性的公司,就像90年代中期的互聯網,以及2005、2006年的Facebook和其他社交媒體。雖然也有很多企業倒閉,但我相信人工智能還處於爆發的早期階段,10年後將會迎來高潮,我將會繼續下重注。

36氪:如何點評中國市場,包括共享單車、區塊鏈、無人貨架在內的這幾波熱潮?如何理解資本的不合理性?

Jim Breyer:美國也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一些領域被過度投資,現金消耗率過高,產品品質喪失,太多錢花在了市場和營銷上,而不是產品品質上。創業公司如果沒有降低風險,而是過快花錢、過快增加人手,那就會發生壞的事情。

一些市場可能有50家不同的企業,它們都在融資,但市場空間並沒有那麼大,所有隻能互相競爭,大家像瘋了一樣花錢,但這其實並沒有效果。更重要的是獨特性、技術和品質,公司應該在產品、管理和營銷上平衡好估值和風險。現在很多企業估值過高,這需要我們保持警醒,但並不意味著我們12、18個月不投資。

36氪:你覺得這些過熱的行業會在什麼時候迎來一個轉折點?

Jim Breyer:一般而言,經過一個重大損失,行業就會迴歸正常軌道。中國市場也有糾錯機制,二級市場經歷了幾次股災,一級市場也經歷了幾輪資本寒冬,這在某種程度上就可以擠出一部分泡沫。美國已經經歷了10年牛市,也需要一些外在的市場回落,來擠出一部分泡沫。

36氪:最好看人工智能領域的哪些機會?哪些領域最有可能產生下一個巨頭?

Jim Breyer:智能醫療,因為已有的巨頭也不一定有很深的醫療技術和專家人才,但創新企業能夠將醫療領域和計算機科學、AI領域的專家整合在一起。

想要做好一家互聯網企業,如果有計算機專家和軟件工程師,然後僱用一些市場營銷人員就可以。但是對於AI公司,不管是物聯網應用開發平臺C3IoT,還是人工智能醫療公司Paige.AI,都需要將計算機專家和某個細分行業的專家結合起來。

所以,即使強大如BAT、FANG,在這些領域也還是初學者,創業公司如果能將最好的醫療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引入,將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36氪:人工智能市場的全球格局將如何演變?

Jim Breyer:美國公司的表現目前仍是第一,中國緊跟其後,但在人臉識別等某些細分領域,中國將會是領導者,比如IDG資本在A輪領投的商湯科技。

美國企業的優勢在於它們擁有的數據,尤其在一些垂直細分領域,比如醫療:美國有全世界最高端的診所、醫藥院校,這是每個AI醫療企業的根基。例如Paige.AI,運用AI技術改革腫瘤病症的診所診斷和治療,並與史隆凱特林癌症中心簽署了獨家合作,因而獲得了2.5千萬量級的病理切片數據,後期才能如此迅猛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