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股份、绿金高新、特普生物、美兰股份发布半年报

江西新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新龙股份发布2018年半年报,截止2018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77万元,同比增长1.3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60万元,同比下降31.0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了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48万元,同比下降28.45%。

公司主要经营生物农药、生物肥料、天敌昆虫、微生物菌、生物物理防治技术、绿色防控设施等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相关技术推广和服务。

报告期内,公司净利润减少的原因系报告期内公司产品结构有所调整,部分尚未完全量产、成本尚未稳定的新产品开始销售,同时,因国内经济坏境影响,主要原材料有一定幅度涨价,而公司产品售价暂未调整所致。

2018年上半年,公司在产品结构上得到了较大的延展,报告期内新增获得产品登记 4个、临时登记转正式登记的产品 3个、还有三十余个产品的登记工作正在有序的推进。同时,公司研发出一项可以快速测试柑橘黄龙病的技术及相应产品,彻底颠覆了目前专家及农户对黄龙病检测的认知,该项产品将黄龙病测试行为从实验室转移到田间树前;将黄龙病测试结果的时间由原来实验室交样后数周拿报告,到一分钟可知晓;将黄龙病测试必须有专业的检测人员进行检测,到农户可自行随时进行检测,充分地满足了市场对该项技术所有的期望,公司目前正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长达半年的效果验证。与此同时,公司亦在积极开发柑橘黄龙病及非黄龙病黄化的防治综合技术。

成都绿金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绿金高新发布2018年半年报,截止2018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14万元,同比增长32.2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79万元,同比增长21.6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了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83万元,同比增长58.82%。

公司的主要产品为生物农药和生物肥料,是一家集原料种植、印楝生物农药、有机肥料、微生物菌剂、菌肥和家庭花卉园林养护用品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

报告期内,公司聚焦核心产品,扩大市场份额,实现生物农药取得收入 1021万元,实现生物肥料取得的收入为1041万元。

2018年公司完成 0.03%印楝素粉剂产品防治仓储害虫、有机肥料续展登记工作,未来将继续开展0.3%印楝素乳油在枸杞上、1%印楝素水分散粒剂在水稻上的扩作登记。

新龙股份、绿金高新、特普生物、美兰股份发布半年报


山东绿邦作物科学股份有限公司

绿邦作物发布2018年上半年半年报,截止2018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0亿元,同比增长10.7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611.3万元,同比增长33.1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了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53.2万元,同比增长40.11%

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农药制剂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高科技精细化工企业。在全国900 余个经销网点进行合作,在巩固老客户的同时,不断开发新客户,培育潜在客户,适应新形势,公司先后成立全资子公司玉麦圈和耕田易公司,通过网络平台直接向种植农户销售,并发展会员的模式进行销售渠道的拓展,进一步拓宽公司的销售渠道。

报告期末,公司拥有 19 项专利(其中实用新型 16 个,发明专利3 个)。

成都特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特普生物发布2018年半年报,截止2018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04 万元,同比增长111.5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1.50万元,同比增长52.0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了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6.30万元,同比增长53.94%

公司是一家致力于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的收入来源于生物农药产品的销售。实现营业收入的增加,主要是本期加强了与原渠道的合作,增加了新的销售渠道所致。

报告期内,公司新产品的研发上取得进展,2 个新产品进入田间试验和登记手续办理中,另外,产品几丁植物诱抗剂正式获得在烟草上的扩作登记。

报告期内,公司新申请专利 5项,获得发明专利1项;新申请商标20个,获得商标注册17个,截止报告期末,公司共拥有发明专利 6项,商标52个。

创新美兰(合肥)股份有限公司

美兰股份发布2018年半年报,截止2018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759万元,同比增长21.2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150万元,同比下降7.4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了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073万元,同比下降2.69%

美兰股份致力于高效广谱、低毒环保的生物化学农药制剂产品的研发、复配生产及销售。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上升主要系公司扩大销售队伍,新疆、浙江、云南等市场销售同比增长所致。 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主要系公司增加研发投入所致。

报告期末,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共有农业部颁发的 78项农药产品的登记证书,共有27项专利获得授权,共参与制定9项行业标准和 4项国家标准。

解读政策、传播资讯、分享数据,更多信息欢迎关注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同名微信公众号:zgny-wx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