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犒賞自己,或是覺得開心快樂,就會吃東西

想要犒賞自己,或是覺得開心快樂,就會吃東西

邁克,一位美國籍華人,45歲,是一位成功的企管顧問。

在他12歲左右時,每天傍晚從農場收工回家,媽媽會端出烤好的蘋果派,爸爸會燒一壺熱茶,全家坐在一起喝茶,吃甜點,聊一天的經過,這是他少年時期最幸福的事情。

這的確是一個享受天倫之樂的美好時光,可以說影響了他的一生。

長大後每當他辛勤工作一天後,就想要好好慰勞自己,他一定會毫不考慮地選擇各式口味的派,當他需要被愛的溫馨感時,他也會吃甜點重溫舊夢。

結果,他的身材也越來越胖。

這是一種舒適感的連接。

小時候,當我們哭鬧的時候,媽媽就會把吃的東西塞到我們的嘴巴里;當我們考試成績好、或者幫媽媽做家務的時候,作為獎勵,父母們會給我們做好吃的,或者給我們一塊甜點等等。

隨著長大,每逢高興的時候,全家人就會大吃一頓來慶祝:大學畢業、找到了理想的工作、晉升、完成了一項重大的任務、結婚、有了新生命……我們人生中的所有快樂時光,都與“吃”息息相關。

想要犒賞自己,或是覺得開心快樂,就會吃東西

吃可以擴大我們的舒適感,可以讓快樂停駐。

也許你會說:“是啊!我辛苦讀書、工作,我本來就該享受這些美食啊!要不然生活還有什麼樂趣?”接下來,你就會繼續維持這樣的生活方式。

但是,在每次有任何開心快樂的事發生時,帶著一點自制與覺察,可以試著告訴自己:我能否用其它方式來慶祝這份開心呢?

比如給自己買一件一直想要的某件東西,一束花、一管口紅,或是看場電影、聽一場音樂會、去旅行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