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城幼兒園的老師們聚在一起,共話課程建設創新

近日,“浙江省教育廳關於全面推進幼兒園課程改革的指導意見”系列活動之——“主題園本化實施策略研修活動”在京都實驗幼托園召開。

版塊一

聚焦園本落實 共享豐碩成果

下城幼兒園的老師們聚在一起,共話課程建設創新

回顧

下城區教師教育學院教育研究員徐夷冰回顧了主題活動園本化研修活動的歷程。在“春天”這個命題下,各園依據課程特色,開展主題實施和研修。區域還結合現代教育手段組織了25個幼兒園進行了線上直播分享,最終推選了2個優秀主題活動進行了線下現場交流。活動現場由三塘實驗幼托園和朝暉幼兒園分享了各自主題園本化的實施策略。

下城幼兒園的老師們聚在一起,共話課程建設創新

三塘實驗幼托園朱盈老師分享三塘幼的園本課程《春蟲》。“從心蛻變,夢想啟航”——是以繪本《小青蟲的夢》作為主線的活動,該課程以“全面、個性、發展”為前提來支持大班幼兒幸福、快樂、自主、成長的過程。一隻小青蟲熱愛音樂,渴望變成音樂家,受盡嘲笑和冷落,最終破繭成蝶、得到大家尊重的故事。

下城幼兒園的老師們聚在一起,共話課程建設創新

她從研修過程、活動記錄、研修心路三個方面具體闡述了該課程的形成過程,並希望幼兒在理解繪本內容,大膽講述故事的基礎上,能夠勇敢表達想法、投入表演繪本;同時在充分觀察變態類昆蟲的蛻變過程中,能正視自我、充滿自信、懂得努力並尊重他人。

下城幼兒園的老師們聚在一起,共話課程建設創新

孩子們在活動中通過思維導圖的形式展開思考與聯想,讓主題的開展真正跟隨兒童的腳步

下城幼兒園的老師們聚在一起,共話課程建設創新

朝暉幼兒園老師分享了“發現兒童,理解兒童”——大班全域主題《春·綠野小驢友》園本化的實施,她從主題的價值、主題緣起、主題目標、主題脈絡、主題推進和主題評價等幾個方面詳細介紹了該主題園本化的實施過程。

下城幼兒園的老師們聚在一起,共話課程建設創新

“春•綠野小驢友”體現五大領域的教育與發展價值,圍繞促進幼兒“萌發親近大自然的情感,初步理解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關係”的目標展開,以引導幼兒通過外出認識大自然裡的自然物,如茶葉、野菜、筍及各種植物等生命的孕育、生長等,感知生命的奇妙。這樣,一個源於生活、高於生活並具有生態意義的主題活動生成了。

下城幼兒園的老師們聚在一起,共話課程建設創新

版塊二

分組研討找亮點 智慧碰撞解困惑

下城幼兒園的老師們聚在一起,共話課程建設創新

研討

全體教研組長分組就兩個主題的亮點、困惑展開了激烈地研討。討論過程中,省特級教師、下城區教師教育學院研究員俞春曉也走進各個小組,與組內的老師們探討、交流,為老師們解答困惑。

下城幼兒園的老師們聚在一起,共話課程建設創新

下城幼兒園的老師們聚在一起,共話課程建設創新

在分享的兩個主題中,老師們深刻的感受到:1.主題的推進以幼兒為本,追隨著兒童的腳步,不斷的根據兒童的興趣有一些生成活動。2.主題內容涵蓋全面,設計各個領域的活動。

但有的小組在深思熟慮後也提出了自己的困惑。例如:如何更好地做好評價,活動之間怎樣建立更好的鏈接,如何更好地做到園本課程與幼兒園的特色結合等。

下城幼兒園的老師們聚在一起,共話課程建設創新

下城幼兒園的老師們聚在一起,共話課程建設創新

版塊三:專家指導

研討結束後,俞春曉老師對分享的兩個主題園本化課程給予了充分肯定,也表揚了老師們這一年的努力和成長,並結合課程實例再次強調課程建設要遵循以下幾點:

內容貼近幼兒生活

在內容的選擇方面,要以幼兒生活為主,以幼兒常接觸的事物為主。關於春的主題中,無論是蠶寶寶還是野菜、茶葉都非常貼近幼兒的生活,是孩子們觸手可及的。

注重活動的體驗性

在幼兒園課程的具體教育活動中,幼兒的興趣和需要作為個體態度和學習內部動機的重要成分,是教育者選擇教育形式必須首先考慮的。幼兒階段最大的興趣就是“玩”,這兩個主題都非常注重課程實施的活動性和體驗性,例如一起來種馬蘭頭,養蠶寶寶等,都是“玩”的一種表現形式,是一種遊戲精神的體現。

課程堅持愛與尊重

決定課程最終的質量關鍵不在於豪華的硬件,乃是課程實施中的師幼互動,即便是在條件艱苦的環境中,當孩子感受到愛和尊重時,仍然會健康快樂地成長和發展。

發現兒童發現學習

在課程實施中,老師們不應滿足於熱鬧的場景,而應該深入發現兒童在活動中學到了什麼,要把注意放在兒童各種經驗的成長上,幫助兒童把個別經驗分享轉化為集體經驗,進而全面提高課程的質量。

評價方式迴歸目標

評價是課程實施的重要組成部分。老師們必須要思考兩個問題:一是評價的主體,即誰來評價;二是評價的內容,即評什麼,是孩子?還是包括課程內容、實施過程、老師的教育行為等。同時評價也要回歸到課程實施的目標中,由目標決定評價,由評價檢驗目標的達成。

活動最後,俞春曉老師提出了下學期的教研重點——繼續深入園本課程建設。並強調園本課程建設要基於園本教研,在實踐的反思研究中落實,在建設的過程中不斷調整頂層架構、思考其科學合理性。

課程建設我們一直在路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