頌2200年輝煌歷史 長江首城宜賓舉辦系列活動慶祝建城2200年

四川新聞網宜賓9月19日訊(沈波 記者 周瑜原 攝影報道)

9月19日,宜賓市建城2200週年大會在酒都劇場隆重舉行。來自海內外的嘉賓們共同回顧了宜賓2200年走過的輝煌歷程,品味宜賓2200年積澱的燦爛文化,見證新中國成立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宜賓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艱苦創業、奮發圖強取得的宏偉成就。

颂2200年辉煌历史 长江首城宜宾举办系列活动庆祝建城2200年

攜手啟動“共聚長江首城,踐行綠色發展”儀式

在建城2200週年大會上,長江沿線代表城市市領導共同上臺,攜手啟動“共聚長江首城,踐行綠色發展”儀式,長江沿線城市代表共同倡議: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

201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週年,也是宜賓建城2200週年。為進一步增強宜賓市文化自信,打造城市文化品牌,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展示改革開放輝煌成就,凝聚發展動力,激發新時代新作為,宜賓市委、市政府決定,9月18日-9月19日,本著“節儉、樸實、安全、祥和”的原則,舉辦宜賓市建城2200週年系列活動。

本次活動以“頌2200年輝煌歷史,譜新時代改革華章”為主題,堅持文化為魂、經貿為體、借勢傳播、展示形象,以展示千年古城魅力、展現宜賓當代風采、展望發展美好未來,增強文化自信、提振精神風貌為目標,開展了長江經濟帶產業金融高端對話、文化聯誼活動、美食文化、酒文化、茶文化展示活動、精品旅遊線路推介活動、紀錄片首播儀式、參觀宜賓經濟社會發展成果和《大觀觀城》歷史文化名城展等系列活動,助力加快建成全省經濟副中心。

颂2200年辉煌历史 长江首城宜宾举办系列活动庆祝建城2200年

俯瞰宜賓城市

據瞭解,建城時間超過2200年的國內城市僅有38個,而其中始終保留在原址、沒有遷徙過的城市只有16個,宜賓是其中之一。 宜賓是長江上游開發最早、歷史最悠久的城市之一,自漢高後六年(公元前182年)始築僰道城,歷經縣、州、府建置變化和“僰道”、“戎州”、“敘州”、“宜賓”等地名更替。建城2200年以來,宜賓城市發展的歷史從未間斷,歷代都是區域經貿物流中心,素有“填不滿的敘府”之說。宜賓先後榮獲第二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優秀旅遊城市等稱號。宜賓風景秀麗,氣候宜人,境內歷史文化遺蹟和文物保護單位2009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84個。孕育了周洪謨、尹伸、包弼臣等歷史名人,李碩勳、趙一曼、陽翰笙等革命先烈和文壇大師,杜甫、黃庭堅等歷史文化名人曾寓居宜賓,形成了長江文化、酒文化、僰苗文化、哪吒文化、抗戰文化等特色文化。

宜賓是長江經濟帶重要發展城市。地區生產總值居四川省第4位、川南城市群和川滇黔結合部城市第1位,世界名酒五糧液、全球規模最大的維卡纖維企業絲麗雅、全國唯一的壓水堆核電燃料組件定點生產企業中核建中等行業領軍企業享譽省內外。宜賓是改革開放的一方熱土。四川農村改革的“春雷第一聲”在宜賓縣喜捷鎮下食堂村(紅樓夢村)打響,以“國家轉讓產權,政府轉變職能,企業轉變機制,職工負債持股”為內容的縣屬企業改革享譽省內外,被國家體改委譽為“中國西部改革的一面旗幟”,敢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注入宜賓精神。

據瞭解,宜賓市正在加快建成長江生態第一城、川渝滇黔結合部區域經濟中心、長江上游區域中心城市、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四川南向開放樞紐門戶、長江上游區域性教育科技醫療文化中心、長江上游區域性現代服務業中心、區域性數字經濟中心、區域性金融中心、國際旅遊休閒目的地,堅定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發展縣域經濟,力爭到2021年,宜賓市經濟總量達到3000億元,中心城區建成區面積達到2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達到200萬人,城鎮化率達到55%,建成全省經濟副中心,在全省“一干多支、五區協同”發展戰略中構築“宜賓強支”,為推動四川高質量發展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本網(平臺)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四川新聞網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