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見證:大慶太康站驚現中長鐵路時期物品

近年,哈大齊鐵路客運專線,在原中東鐵路(濱州線)東側修建,共途經9個車站和1個線路所,高鐵線路對所經過區域的文物,尤其是百年中東鐵路建築遺蹟,會造成無法迴避的毀壞。國家要發展交通建設,鐵路投資預算成本要降低。怎麼樣建設鐵路發展經濟?又能最有效的保護歷史文物。從高鐵勘測以來,一直在探討。高鐵設計時期,也採取了積極有效的防護 。

1903年中東鐵路開通後,在杜爾伯特旗管轄地共設五個大站,即:安達站、薩爾圖站(今大慶站)、喇嘛甸子站(今喇嘛甸站)、小蒿子站(今泰康站)、煙筒屯站。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安達廳建制時,均劃入安達廳政區以內。設置的七個小站最初是按數字編號命名,隨著時間推移數字又改成地名了:48號小站烏臺站,49號小站前後代站,50號小站高家站,51號小站齊家站,52號小站讓胡路站,53號小站龍鳳站,54號小站羊草站。

因為有中東鐵路通過,大慶在中國也算較早接觸西方工業文明的地區。只是清王朝的軟弱落後,以及民國時期軍閥混戰,加上帝國主義國家的瘋狂掠奪。鐵路沿線成殖民化畸形繁榮,並沒有形成本國的民族工商業。

1959年發現大慶油田後,幾十年奉獻了滾滾的石油,草原、泡沼也日益萎縮。大慶僅有的百年曆史建築——中鐵路建築群。也隨著油田開發建設逐漸消失。薩爾圖、龍鳳、臥裡屯和讓胡路歷史建築,在改革開放前後最先拆毀,烏臺和前後代站隨著人口遷移和其他交通方式的發展,站點先後取消,建築一併拆毀。當前建設的哈大齊高鐵沿線佔地範圍極廣,大慶百年曆史建築能否最後保留,經過幾年的論證和普查。下圖是拆毀前後的泰康站。

歷史見證:大慶太康站驚現中長鐵路時期物品

2011年3月22日經國家文物部分最後勘定,哈大齊鐵路沿途有7處建築需要保護。地處高鐵紅線內的泰康站百年石頭站房,不在保護之列。經文物部門多方爭取,還是沒有得以保存。

歷史見證:大慶太康站驚現中長鐵路時期物品

泰康站舍,花崗石亂砌牆體,水泥勾縫,拐角仿石磚砌垛;門窗口紅磚砌框,坡型屋面頂防水鐵皮和木質門窗,獨特的風格整個鐵路線僅見一處。2009年5月9日拍照時,牆體表面用白色塗料粉刷,屋面紅色瓦楞鐵皮。站臺前栽種低矮樹木,歐式建築、綠樹和藍天構成一幅濃郁的油畫。看到此景緻,匆忙趕車的人們,會立刻心情盪漾,步伐也平穩了。

2010年冬天,在推土機的轟鳴聲中,這座罕見的百年石頭站房轟然坍塌。

老站房拆遷時,人們驚異的發現,站長辦公室的辦公桌是全木結構,基本保存完好,只是隨著歲月的流逝,稍顯陳舊,辦公桌抽屜下面的木門上有俄文“К”、“В”兩個字母相交組成清晰的圖案。大家看著似曾熟悉的圖案,確也說不出是什麼意思?

歷史見證:大慶太康站驚現中長鐵路時期物品

歷史見證:大慶太康站驚現中長鐵路時期物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