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消费降级”?我们已经被房子掏空了

近来,“消费降级”的忧虑似乎在网络上蔓延开来,贸易战的持续升温,“榨菜就著二锅头,骑上摩拜遛一遛”成了网友们的自嘲金句,拼多多这样的廉价商品平台高调上市,房租上涨成了压垮大城市年轻人的最后一根稻草,连国外不少媒体都对中国“消费降级”进行了关注与报道。

还曾记得开放二胎时相关机构统计的数据,新生儿的出生数量比起预期远远不及,众多适龄父母不买账,感叹着连自己都过得拮据,怎么会生得起,养得起。

没办法,中国的“家”文化注定了高房价、高教育成本是最好的避孕药。

全国“消费降级”?我们已经被房子掏空了

8月21日,在SOHO中国房源租赁竞拍发布会上,有记者问道“鼓吹房价上涨是不是中产贩卖焦虑”这个问题,地产大佬潘石屹语出惊人:我不是中产阶级,我是无产阶级,所以没有焦虑。

房价,是多少在城市里打拼、想有一个立身之所之人的心中之痛,而潘石屹一句轻飘飘的我是无产阶级,将普通人与富裕阶层之间的沟壑扩大开来,明晃晃地告诉你:我们不一样,你们的忧虑在我眼里不值一提。

全国“消费降级”?我们已经被房子掏空了

贫富差距其实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根据二八定律,80%的财富掌握在20%的人手里,然而实际上,真实的数据有过之而不及,现如今的国际社会是1%的人掌握了世界上的大部分财富,甚至目前这些资源仍旧源源不断地向着金字塔顶层汇聚。

当然,这里的国际社会包括了非洲等整体贫困的国家,而贫富本身带有的地域性差距不可忽视。

据胡润研究院发布《2017胡润财富报告表示:大中华区拥有600万资产的家庭总财富达125万亿,是GDP的1.5倍。香港是高净值人群最密集城市,每34人中就有1人是千万富豪,其次是北京,每83人中有1人是千万富豪。前五大高净值人群最密集城市中还有台北、澳门和上海。

与此同时,国内依旧还存在不少没学上,吃不饱,穿不暖的极度贫困人口。

贫富差距可见一斑。但“贫困”远远不及这些。

全国“消费降级”?我们已经被房子掏空了

中国这十几年来飞速的发展帮助大部分人脱离了贫穷,但异常高的房价,年年上涨的物价,以及涨幅缓慢的工资导致了隐形贫困的产生。

从同等城市水平来说,中国的大城市房价其实与欧美大城市的房价相差无几,但从收入上来讲,人们的工资收入却不及发达国家的一半,加上一些福利制度、社会保障的不完善,居民的生活压力到达了临界点。

现如今因各类原因的“消费降级”让人们勒紧了裤腰带,幸福感更是急转而下。

当国外大肆报道中国人在海外奢侈品消费的惊人数据时,我们仍旧捏着钱算日子,下次工资什么时候发,房贷车贷多久还。

全国“消费降级”其实说的没有错,毕竟我们才是这个整体的大多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