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卯街道要建這個爲老年居民服務,怎麼有這麼多業主強烈反對?

社區服務中心是街道、社區,為轄區居民提供社會事務管理和服務的場所,也是社區開展便民利民、文化娛樂服務的場所,但是昨天下午,

丁卯永隆城市廣場的一些業主向我們欄目反映,在事先沒有徵求大家意見的情況下,他們小區裡的社區服務中心,被改成了一家營利性的養老中心。


丁卯街道要建這個為老年居民服務,怎麼有這麼多業主強烈反對?


記者在丁卯永隆城市廣場看到,這幢位於小區3號樓和4號樓中間的2層建築正在施工。門口公告顯示,這裡將要建設的是丁卯街道養老助殘綜合服務中心,廣告牌上還標明瞭收費項目。


丁卯街道要建這個為老年居民服務,怎麼有這麼多業主強烈反對?


業主們告訴記者,當初買房時,沙盤上的這幢建築就是社區服務中心,之前這裡一直空置,廣告牌和公告是幾天前剛剛貼出來的,半個月前,裝修已經開始。


丁卯街道要建這個為老年居民服務,怎麼有這麼多業主強烈反對?


永隆城市廣場業主 巫先生:現在顯然它的用途變更了,對不對?我也查了相關的法律,《物權法》裡面說了,變更用途必須要徵得半數以上業主的同意。

業主們擔心,小區一直實行的是封閉式管理,引入經營性質的護理中心,讓外人進入小區,會對小區業主的安全和正常生活帶來影響。


丁卯街道要建這個為老年居民服務,怎麼有這麼多業主強烈反對?


永隆城市廣場業主 王先生:他搞這個老年活動中心,你要搞的話,前面有門面,你把前面的售樓的地方可以弄個門面,或者是在運河邊上風光帶。

還有業主建議,社區服務中心緊鄰沿街商鋪,改造時可以在小區外開門,就能避免外人進入小區,引發矛盾。


丁卯街道要建這個為老年居民服務,怎麼有這麼多業主強烈反對?


永隆城市廣場業主 殷女士:我都要進養老院了,怎麼可能反對這個事情呢,但是你辦的這個地方,這個房子不適合,就在這個小區中間,小孩上學怎麼弄,我們不是反對,你找個合適的地方。

記者瞭解到,前不久,業主代表曾與物業、社區、街道的工作人員曾經進行交涉,要求另選地址,但並沒有達成一致意見,社區工作人員曾經承諾,會暫停施工,與業主作進一步的溝通,但是9月17號上午,業主們發現,在還沒有溝通的情況下,現場出現了廣告牌和公告,施工又開始了。


丁卯街道要建這個為老年居民服務,怎麼有這麼多業主強烈反對?


對於業主們的質疑,丁卯街道副主任華雨新表示,小區裡將要建設的養老助殘服務中心,是為了響應國家提倡的公益性日間照料服務進社區建設的,並非營利性質。


丁卯街道要建這個為老年居民服務,怎麼有這麼多業主強烈反對?


丁卯街道副主任 華雨新:這個項目是我們丁卯街道養老助殘綜合服務中心,這個是為我們老年人提供服務的,在服務之前,我們也是按照省委、市委的一系列政策文件規定,來把養老方面服務,提供給老年居民。

華雨新介紹,新的服務中心建成後將為社區老年居民提供日間上門服務、日間照料以及助浴、助殘等服務,二期工程還將建設小區文體活動中心等內容,從項目的服務性質上來說,並沒有改變社區服務中心的使用方向,原則上不需要經過業主的同意。


丁卯街道要建這個為老年居民服務,怎麼有這麼多業主強烈反對?


丁卯街道副主任 華雨新:我們在實施養老助殘服務中心的過程中,它本來就是社區的一個功能設置,屬於內部裝修,從社區用房的性質來看,它有兩大類,一個是社區管理類的,一個是社區服務類的,社區服務類裡面的功能設置,其中就有一項,叫居家服務類,當然還有其他的功能配套。

華雨新告訴記者,為了建設這個養老助殘綜合服務中心,街道也在轄區內進行過篩選,只有永隆小區的社區服務中心的位置比較適合,從服務中心的服務項目來看,除了對外提供的上門服務外,主要是面向永隆小區一千多戶居民提供服務,所以大門開在小區裡更加合適。


丁卯街道要建這個為老年居民服務,怎麼有這麼多業主強烈反對?


丁卯街道副主任 華雨新:日間照料就是我們本小區的老年朋友,如果有這個需求,他可以到我們提供的舒適場地,接受現場性的服務,主要還是為我們永隆小區裡面的業主,進行服務,不對其他小區的業主,進行日間照料服務,這點請我們的居民放心。

華雨新表示,考慮到日間照料是一種新型的養老模式,街道擔心業主不能接受,所以沒有事先宣傳,上週六,在矛盾發生後,街道確實承諾暫時停工,由於施工隊趕工期,私自開工了,街道已經要求他們暫停施工,同時積極與業主溝通,在服務中心建成之後,街道會對服務對象的身體狀況,健康狀況,以及是否永隆業主進行建檔,歡迎業主對其進行監督。


丁卯街道要建這個為老年居民服務,怎麼有這麼多業主強烈反對?


對於業主和街道的矛盾,江蘇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周海燕認為,街道建設新的服務中心,出發點是為小區居民服務,因此,也更應當重視居民們的意見,如果開工前就做好宣傳解釋工作,大多數業主的疑慮就能夠得到消除。


丁卯街道要建這個為老年居民服務,怎麼有這麼多業主強烈反對?


江蘇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周海燕:當出現反對聲音的時候,尤其如果反對的比較激烈的情況下,其實一方越堅持,另外一方反對地就越激烈。會更加引起不信任和反對,因為你這樣做的話,本身他就不信任,你再這樣做的話,他更加就認為你承諾的任何事情,他都是不能夠相信的。

專家建議,街道可以邀請小區業主代表參與服務中心建設,最大限度的爭取民意的支持,同時,對施工過程加大監管,避免矛盾進一步激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