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清涼」初地爲什麼叫歡喜地?

淨界法師

初地為什麼叫歡喜呢?

因為親證法身,生大歡喜。前面的外凡、內凡,都是在思惟中道的法性,在這個地方如理思惟,但是到了歡喜地,他經過長時間的一大阿僧祇劫的修習,終於親證法身,他覺得這一路走來,終於有了成果了,所以生大歡喜,叫見道位,已經親證中道的實相。

他以中觀的智慧,見第一義諦,開佛眼,成一切種智,行五百由旬,初入實報無障礙土,就是初住,初到寶所,跟佛陀住同一個家了,就是可以說是生在佛家。

生在佛家他有三種功德:第一個,證念不退。他的念頭很自然地念念流入薩婆若海,跟中道的實相相應。不像前面的內凡位,他必須要不斷地靠迴向。當他偏空的時候,他必須用眾生跟佛道的相狀把他拉出來;偏有的時候,他必須用空觀的智慧把他相狀再消一消,所以前面內凡位的菩薩要不斷地修正自己,他的念頭經常會失念——失去中道的正念。

但是初地菩薩,他任運地就能夠跟空有的思想平衡,得無功用行,他的進步是自然的,不用刻意了,這是第二個。第三個,從利他的角度,有因緣的話,初地菩薩可以在一百個沒有佛的世界,示現作佛,八相成道,利益眾生。

我們說明一下。如果這個眾生是該他教化,那麼初地菩薩就現佛身,其他的菩薩就一佛出世千佛護持,就做他的弟子。法身菩薩是互相幫助的。等到,欸,這個眾生的因緣歸另外一個初地菩薩——那你就現佛身,我就做你的弟子。就是說,只要跟他有緣的眾生成熟了,法身菩薩就互相幫助。

初地菩薩可以在一百個世界,二地在一千個世界,乃至於十地,地地十倍地增長,幹什麼呢?利益眾生!在沒有佛教的地方建立佛教,出現三寶來利益有情,這個是初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