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新教科書等,完全掌握·高理解·不放棄的3周3遍閱讀學習法


新書新教科書等,完全掌握·高理解·不放棄的3周3遍閱讀學習法


我們都應該有這樣的經驗。

買了一本新書,或者打開一本新教科書·參考書·習題集,一開始看還興趣盎然,但是看著看著途中就沒勁了,很多時候甚至就此成了擺設。

閱讀對一部分人來說是樂趣,但是對大部分人來說是任務。

那如何可以把一本書盡情閱讀到最後而不放棄呢?

可以試試“3周3遍閱讀學習法”——這是一個學生和社會人都通用的高效閱讀學習法,讓你絕不會出現中途放棄的情況發生。

我之前談過“7遍閱讀學習法”,但是7遍畢竟閱讀數量較多,會覺著煩也說不定,還有如果時間不夠的人,可以試試這個“3周3遍閱讀學習法”。


新書新教科書等,完全掌握·高理解·不放棄的3周3遍閱讀學習法


拿到一本書後,

1、第一週,先讀、通讀

不理解也要繼續讀下去,花一週時間讀完這本書。

這時的閱讀有幾個訣竅,目的是讓閱讀結果可視化。

首先是在頁數上塗色,代表重要度,比如頁數9上塗上黃色,表示這頁上的內容很重要。

其次在頁數旁邊畫上1個小方框,代表自己的理解度,比如塗上紅色則表示自己已經相當理解了;塗上藍色則表示自己有點理解,還模稜兩可,還需努力,多遍複習;塗上綠色則表示自己完全沒有理解,要反覆閱讀和複習。

當然,這個顏色可以自己定。

另外,最好是顏色可以擦掉的,便於可視化理解度的變化。

記住,閱讀的掌握一定要可視化,用自己能理解的最適合方式。


新書新教科書等,完全掌握·高理解·不放棄的3周3遍閱讀學習法


2、第二週,理解內容,閱讀

閱讀時,重要的頁面內容理解後,先閉目回顧一下,然後在頁面的空白處寫上幾句自己理解後的總結,用自己的話。

也可以提煉出內容中的關鍵詞。

如果是問題集或者習題集,不是純內容的話,那麼可以在頁面空白處寫上問題解法或者解題思路。

這個過程能有效幫助對內容的理解和記憶。

比如,我在讀的書,其46頁、47頁是關於人口構造變化的說明。

那麼,我在讀完後,在46頁的空白處就會寫上“少子高齡化的進行(參照人口動態圖)—>年少人口(~14歲)的減少,老年人口(65~)的增加”。

47頁上,我會寫上“人口構造的變化—>持續可能的社會保障制度的再建必要性—>要確認變化過程。”

但是要記住,寫下時不要抄文中的內容,一定是要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話。

只是抄下來,不回顧,不用自己的話附屬,只會造成想當然地看似理解了,其實沒有記住的後果。


新書新教科書等,完全掌握·高理解·不放棄的3周3遍閱讀學習法


3、第三週,熟讀

到第3周,再讀這本書時,因為已經經歷了從通讀到理解讀的2遍過程,這時看這本書時,如果還有不懂的地方時肯定也能看得見。

如果一本新書(教科書、參考書,習題集等),從最初開始就想仔細讀,可能會因為不懂的地方很多,而造成在閱讀途中遭受挫折的問題,可能會極大影響自己閱讀的動力和興趣。

但是用這種方法,一開始只是當做看小說一樣快速閱覽,會比較容易上手。

而經過2次的閱讀後,書中什麼地方自己理解和不理解,心理會較清晰,理解和記憶時會相對容易地把握。

在第3周閱讀的時候也有一個訣竅。

這時可用熒光筆來塗色。

推薦在重要的不懂的地方,用不同的熒光筆變換色調。

還推薦使用可擦除顏色的熒光筆,因為隨著閱讀和理解的加深,最終,原本不懂的地方也會愈發減少,而原來不懂地方塗色的熒光筆色可以擦除,這樣一來熒光筆的顏色就會完全消失。

也就是說,用3周時間,通過3遍閱讀學習法就能完全掌握一本書。



小結

通過這種方法,如上面所述一樣,不光是新書,教科書,參考書,習題集等也同樣適用。

讀完後獲得的成果,甚至可以讓這本書如辭書一樣地使用,因為即使有遺忘的地方,只要想起是在書上的什麼地方,用自己的話寫了什麼(其實到了這裡,這個會變得很簡單),就能記起閱讀學習時的記憶,讓想起很容易。

3周3遍閱讀學習法,與一般的閱讀相比,學習效果不可同日而語。

新書新教科書等,完全掌握·高理解·不放棄的3周3遍閱讀學習法

【一句話】

新書閱讀的最高效方法,杜絕讀的過程中放棄的“毛病”,而且能完全掌握書中的精華,你也可以試試看!


新書新教科書等,完全掌握·高理解·不放棄的3周3遍閱讀學習法


新書新教科書等,完全掌握·高理解·不放棄的3周3遍閱讀學習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