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國家層面最火的一流大學——西安交通大學

近段時間,有一所大學的故事頻頻登上中央媒體,不僅包括新聞聯播、焦點訪談等重量級節目,甚至還出現了大大的新年致辭中,這一所大學就是西安交通大學,今天就允許我介紹一下這所學校的西遷故事。

最近一段時間國家層面最火的一流大學——西安交通大學

北風吹過曾在申城沐浴過春光的梧桐,瑞雪伴著雁塔晨鐘落在興慶湖畔。日前,新華社記者走進西安交通大學校園,拾階而上,尋蹤問賢。交大人銳意進取、勇擔使命的壯麗報國畫卷,從腳下這片黃土地上緩緩地鋪陳開來。

“向科學進軍,建設大西北”

時光回溯到上世紀50年代,新中國工業建設方興未艾,開發和建設大西北成為國家的戰略需求。1956年盛夏的一天,上海徐家彙火車站,1000多名交大師生揹負行囊,心潮澎湃地與送行的人群道別。“向科學進軍,建設大西北”,乘車證上清晰的一行字,承載著一代人建設新中國的壯志豪情。

“新中國成立的時候我快20歲了,通過對比、鑑別,我們都認為中國共產黨是偉大的,人民政府是信得過的,我早已把人生都託付給黨。”遷校時擔任材料力學教研室教師的陳瀚教授說,“黨需要我們去哪裡,我們就去哪裡!越是艱苦的地方,我們就越要去!”

當時已年過花甲的“中國電機之父”鍾兆琳,不顧領導提出的留在上海照顧家庭的關照,隻身一人踏上了首批遷陝的專列。我國熱工先驅陳大燮攜夫人一同西遷,他在西安新校慷慨激昂地說:“我首先要為西安的學生上好課。”青年教授陳學俊,攜妻帶子全家離滬西遷,把位於上海繁華地段的房產交公,一走就是一輩子。

西遷前,學生張進喜發表在校刊上的一首題為《到西北去》的詩歌,體現了那個年代交大莘莘學子的報國熱情。“西北的人們朝夕盼望,西安的夥伴已伸出了友誼的手,我的心啊,你插上翅膀吧,刷刷地掠過滾滾的長江,飛到西北的黃土高原,告訴那裡的人們,我們就要來到。”

84歲高齡的西安交大退休教師胡奈賽說,當年西遷的專列上,師生們情緒飽滿,嘴裡不時哼唱著歡快的歌。那時大家都覺得,未來生活充滿陽光。

“大樹西遷”,相關儀器設備的拆卸和裝箱搬運是個浩大的工程,據統計,前後共計有200多節火車車廂的物資從上海運往西安,因為後勤人員工作認真負責,所以如此大的工作量下所運物件竟無一損傷,甚至連職工託運的筷子都沒丟一根。考慮到陝滬兩地當時懸殊的生活條件,上海方面還要求理髮店、印刷廠等後勤部門一起跟著學校西遷。

為保證交大1956年秋能在西安順利開學,2500名參加施工的工人過春節也僅僅休息了3天,最終在一年多的時間內完成了11萬平方米的新建校舍施工任務。“當年放棄個人生活優厚待遇的教授和先生們是英雄,為交大遷校默默奉獻的建設者們更是英雄。”遷校時正值青春年華的盧烈英教授說。

盧烈英介紹,西安市政府當年為照顧南方師生飲食習慣,在物質匱乏的年月保證向學校供給大米,如今回想起這段往事,依舊讓人動容。“還有次我到西安東郊一家商店買東西,店員聽說我是交大老師,就像接待外賓一樣。”他說。

自強不息,逆境中錘鍊創新原動力

遷校初期,百業待興。“道路不平、電話不靈、電燈不明”,野兔地上跑,半夜甚至能聽到狼嚎。教職工群體沒有抱怨和懈怠,忘我工作、苦幹實業,積極迅速投身到新校的建設中去。中國西北一片廣袤而荒涼的原野上,一座科學殿堂逐漸有了模樣。

創辦工程力學專業的朱城除了吃飯睡覺,將所有精力投入到新專業的創辦與發展上。授課之餘,他不僅要與時間賽跑編寫講義教材《材料力學》,還要抽出時間去北京大學等院校講課。在艱苦的環境下長期超負荷工作,讓他最終在38歲時英年早逝,成為交大主體西遷後身殉事業的第一人。

幾乎同時,計算機專業也在於怡元、鄭守淇以及鮑家元等人的帶動下創建起來。鮑家元回憶說,他1954年進入交通大學學習,1957年就提前畢業,隨即被派往素有中國計算機行業“黃埔軍校”之稱的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第二期培訓班學習,其間在北京還參與了我國第一臺計算機的研製工作。

1958年回到西安後,鮑家元開始在交大的計算機教研室工作。大家廢寢忘食,一面拿著講義上課,一面還要編寫教材。由於計算機領域發展很快,當時美國甚至蘇聯都對我國進行技術封鎖,因此半路出家學習計算機專業的鮑家元說:“我們無人依靠,只能靠拼命,只能靠自己!”

當交大計算機教研室集體智慧的結晶、中國人自己編寫並最早正式出版的計算機原理教材之一——《電子數字計算機原理》於1961年出版時,大家從教研室“110”的代號中受到啟發,將教材作者定名為“姚林”。

西安交大樸實而嚴謹的學風,一直被後人看作寶貴的精神財富。比如已故教授樂兌謙,在其專著《齒輪刀具》中的幾百個公式,據說他幾乎都一一推導過,也都用豐富的實例計算校驗過。至今相關工廠有技術人員進廠,這本書還是必讀書目。

曾任西安交大焊接研究所主任的戚繼皋說,偌大的兩層實驗室,走線和儀器裝配全部由教職工自己完成,由於條件艱苦,學生實驗的好多儀器都是工作人員臨時做出來的。

化工學院教授劉芙蓉介紹道,每天除了緊張的學習生活之外,遷校後不久來西安交大上學的學生們還要給老圖書館打地基,並幫助西安興慶公園挖掘興慶湖,甚至還去河南三門峽開過荒、種過地。

西遷後經過62年的艱苦奮鬥,西安交大至今累計為國育才25萬多人,培養出的33名院士中有近一半在西部工作。2017年9月,西安交大入選國家一流大學A類建設名單,8個學科入選一流學科建設名單,成為西部地區首屈一指的科教高地。

老驥伏櫪,西遷精神薪火相傳

剛西遷時,不少交大教師曾擔心過兩個問題,一是擔心原先交通大學的力量有所削弱和分散,“大樹西遷”後無法在西北貧瘠的土地上“存活”;二是擔心學校遷至西安後,生源質量受到影響,科研攻關人才隊伍上難免出現斷檔。

有西安交大的退休教師說,為增強學校的影響力,從西遷開始,學校教師每年寒暑假返鄉後,很多都要去家鄉的高中宣傳西安交大。1956年,雖然正值遷校和全國首次統招,但前來西安報到的交大新生還是比1955年多了200人。當時的物理學教授殷大鈞等許多人都認為,從平時的答疑中發現,新生的水平比過去有所提高。

“我們上一代是救國的一代,這一代是建國的一代,下一代是強國的一代!”胡奈賽感慨地說。雖然1994年就已退休,但她現在還是每天都到校園的教師教學發展中心上班,為青年教師搞好教學和科研出謀劃策。“西遷精神需要一代代人去傳承、發揚。”胡奈賽表示。

年逾耄耋的內燃機專業教授丘大謀,最近也打算去幾家核電站看看,“體力活我是幫不上忙了,但我的腦力還能再發揮發揮餘熱,再為國家做點貢獻”。

1400名當年從上海遷來的交大教師中,如今只有300多人還健在。其中的大多數逝者都長眠於黃土地下,用他們當年一起西遷的同事或同學的話說,這一代人是“獻完青春獻終生,獻完終生獻子孫”。

西遷過後62年,如今西安交大再度將未來的重點發展方向定到西邊:在西安以西,西安交大正在建設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依託陝西省產業優勢與西安交大多學科的人才優勢,創建一個西部科技創新示範基地,實現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高新企業孵化和規模產業核心技術的源頭供給。

在中國西部,西安交大2015年成立了絲綢之路經濟帶研究協同創新中心,併成為“絲綢之路大學聯盟”的發起主導學校。通過跨國協同創新攻關為“一帶一路”倡議貢獻遠見卓識和智力支持,成為學校新的歷史使命。

“國家的發展目標就是西安交大的責任擔當,把西安交大建成世界一流大學是黨和國家的堅定意志,也是百年交大肩負的歷史責任。西安交大將牢記使命、攻堅克難,為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做好服務、做出更大貢獻。”西安交大黨委書記張邁曾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