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縣裴村店鄉李崗村:卸戎裝服務鄉民 致富路平波緩進

杞县裴村店乡李岗村:卸戎装服务乡民 致富路平波缓进

映象網開封訊(記者 崔學慶 實習生 崔寧 志良)筆挺的身材,帥氣的臉龐,“鑲嵌”在鼻樑上的近視鏡又顯得斯文有佳;幹練的談吐,清晰的思路,帶領鄉民沿波討源精準脫貧更顯人格魅力,這是開封市杞縣李崗村黨支部書記李元波給人的印象。9月13日,映象網記者輾轉來到杞縣李崗村採訪,李元波從一名優秀士兵到回鄉創業再到帶領鄉民探索致富路,他以黨的創新理論為指導,發揮基層黨員模範帶頭作用,並根據當地特色,先後成立了為村民致富的農作物種植合作社和果蔬種植扶貧產業園,為村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實惠。“作為一名退伍軍人,我將充分發揮部隊的優良傳統,以黨的創新理論為指導,注重黨建引領帶動,充分發揮基層黨員作用,把村民引向致富路。”李元波說。

退伍回鄉創業,為村民勇挑致富重擔

杞县裴村店乡李岗村:卸戎装服务乡民 致富路平波缓进

1998年12月,李元波從李崗村應徵入伍來到空降兵某部服役,從隊列動作到體能訓練,從軍事才幹到升空跳傘,李元波每一步都走的堅實,並取得無數榮譽。2003年,服役5年的李元波即將退出現役,由於在部隊的出色表現,被正在部隊招工的某航空公司相中,李元波退伍便直接來到南方某航空公司上班。

在家裡是獨子的李元波,由於放心不下在農村生活的父母,在航空公司工作了兩年多後,便毅然辭掉了在民航的工作,回到家鄉開始創業。“在民航的薪資確實可觀,待遇也很好,但生活在農村的父母卻沒人照看,權衡再三後,我還是回到父母身邊。”李元波說。

回到村裡的李元波,總感到的一身的“功夫”施展不開,也一度使他感到迷茫。嘗試過多個工作崗位後,李元波在李崗村原黨支部書記劉義恩的幫助下,組織了李崗村臨時施工隊,到縣城攬活掙錢,“劉義恩對我有知遇知恩,他看到我捨棄航空公司高薪待遇,回鄉創業,照顧父母,非常讚賞我的做法。”李元波說,“劉書記把我納入村兩委班子的同時,積極為我的創業謀求出路,幫助我召集村裡的青壯年,成立臨時施工隊,還通過自己的人脈,在縣城為我們攬活掙錢,使我淘到了回鄉創業以來的第一桶金,真得非常感謝他。”

為回饋村民的幫助,切實為村民服務,2015年,李元波被選舉為李崗村黨支部書記,他一心為村民著想,探索脫貧致富路子,為村民帶來實實在在的經濟利益。2018年,李元波再次當選李崗村黨支部書記。

注重黨建引領,充分發揮農民黨員作用

杞县裴村店乡李岗村:卸戎装服务乡民 致富路平波缓进

李元波自當選李崗村黨支部書記以來,就特別注重學習黨的創新理論學習,並採取集中學習和分散自學的辦法,組織帶領全村黨員認真撰寫學習筆記和學習體會,積極踐諾履責,深刻剖析自我,認真整改問題,力爭使學習覆蓋到每名黨員。

“群眾富不富,關鍵看支部”,為建設一個一流的黨支部班子,作為支部書記的李元波,一方面健全支部各項規章制度,常年堅持開展黨員活動日、“三會一課”、民主生活,用制度規範黨員行為,使每名黨員感到肩上有責任、工作有動力。另一方面,李元波緊緊圍繞基層黨員特點,嚴格落實上級的“一編三定”管理黨員的方式,將黨員設崗定責,把無職黨員進行編組,併為其定崗位、定職責、定獎懲,使無職基層黨員始終在黨支部的管理之中。

“為充分發揮無職黨員作用,我們把李崗村的18名無職黨員分成黨務監督組、村務監督組、政策宣傳組、文明新風組、勤勞致富組和社會維穩組等六個組,使無職黨員始終都在管理中。”李元波說,被編組的黨員,由於有了“工作崗位”,明確了工作職責,不管是理論學習還是參加會議,不管是參事議事還是義務勞動,無職黨員的參與熱情非常高,積極主動性比較強,他們真正有了村集體領導的主人翁意識。

映象網記者在李崗村看到,正在修建的裴村店鄉李崗村黨群綜合服務站,已初具規模,該服務站是在村廢棄小學的基礎上修建的,建成後,服務站將以黨務、居務、警務為中心,整合黨建優勢,並建立圖書閱覽室、文體活動中心等功能陣地,完善村裡的服務基礎。

前段時間,杞縣發生特大暴雨,整個村莊淹沒在雨水中,村裡及時成立黨員搶險巡查隊,負責收集登記危房情況,轉移圍困群眾,確保村民安全,“80多歲的五保戶田佔花老人的住房,由於長時間浸泡在雨水中,隨時就有坍塌的危險,黨員徐立國、劉慶國迅速將老人背起,及時轉移到安全的房間。”李元波說,村裡經常組織雜草清理、打掃衛生等活動,黨員都積極參加,為改變村裡的面貌起到了模範帶頭作用。

成立農業合作社,為村民找準脫貧致富路

杞县裴村店乡李岗村:卸戎装服务乡民 致富路平波缓进

李元波當選李崗村黨支部書記4年來,為探索脫貧致富路,在他的帶領下,併成立發原地農作物種植合作社,建立果蔬種植扶貧產業園。“發展果蔬種植扶貧產業園的念頭,源於一次外出考察。去年8月,杞縣縣委組織部組織全縣村支部書記到蘭考縣葡萄架鄉杜寨村設施農業發展園區進行考察學習,綿延不絕的果蔬大棚使我的內心受到強烈的震撼。”李元波說,以前,李崗村就有種植蔬菜的傳統,村民對種植果蔬,有技術、會管理,這是他們得天獨厚的先天優勢。

“傳統的農業種植付出多、收益低。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鄉村振興,必須得有產業支撐。”李元波說,回來之後,他與脫貧攻堅責任組成員、村委成員、群眾代表圍繞村裡未來產業發展進行了討論,大家一致決定發展果蔬大棚產業。

說幹就幹,一個月後,杞縣發原地農作物種植合作社正式成立,合作社採用“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建設現代農業設施,並參照蘭考縣葡萄架鄉果蔬大棚扶貧項目,先行扶持有勞力的貧困戶發展大棚果蔬種植,不僅壯大了村集體經濟收入,還取得了良好的扶貧效果。

映象網記者在裴村店鄉李崗村果蔬種植扶貧產業園看到,貧困戶李如意正在自家大棚裡進行田間管理。“這棚豆角是7月份種上的,現在已陸續上市,預計能產8000多斤,按照每斤2.5元的價格,毛收入能有2萬元。”李如意高興地說。

杞县裴村店乡李岗村:卸戎装服务乡民 致富路平波缓进

為進一步擴大扶貧產業園規模,提升帶貧效果,今年一開春,李崗村脫貧攻堅責任組織利用市派第一書記專項扶貧資金20萬元和開封市第六人民醫院捐助的5萬元資金,又新建了10座大棚。大棚建成後,將承包給農戶經營,有發展意願的貧困戶可以直接承包,合作社給予技術指導、聯繫銷路,對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可以入園就業務工。

扶貧先扶志,脫貧先立勤。為了破除貧困戶的“等、靠、要”的思想,李崗村還探索出貧困戶分紅“積分制度”。貧困戶通過參加勞動、打掃衛生獲得定額積分,年底根據積分兌換分紅。李崗村脫貧攻堅責任組組長韓永濤告訴記者,實行“積分制”分紅,激發了貧困戶自主脫貧的內生動力,增強了他們脫貧能力和信心,真正讓貧困戶的思想從“幫我脫貧”轉變為“我要脫貧”。

“下一步,我們將帶領全村村民,大面積發展大棚果蔬種植,形成上規模的支柱農業產業,打造特色無公害有機果蔬品牌,帶領村民走上致富小康路。”李元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