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眼文益和《宗门十规论》

法眼文益和《宗门十规论》

法眼文益禅师,俗姓鲁,余杭人。七岁出家,二十岁受具。随希觉律师学律,还旁涉儒家典籍,学习诗文。希觉律师对他很器重,称他为「我们之游、夏(孔子的得意弟子子游和子夏)也。」

法眼文益后被禅宗顿悟法门所吸引,决定放弃旧学,南下游方参学。他先到福州,参长庆慧稜禅师,因缘不具足,无由契悟。后与绍修、法进二禅师结伴,准备同往岭南参学。途经地藏院的时候,天下大雪,不能前行,于是三人便暂住休憩。

一日,三人正在烤火。罗汉桂琛问:「此行何之?」法眼文益道:「行脚去。」罗汉桂琛又问:「作么生是行脚事?」法眼文益道:「不知。」罗汉桂琛道:「不知最亲切。」接着,罗汉桂琛又同三人谈起《肇论》来,谈到「天地与我同根」的时候,罗汉桂琛突然问:「山河大地,与上座自己是同是别?」法眼文益道:「别。」罗汉桂琛于是竖起两指。法眼文益一见,便道:「同。」罗汉桂琛又竖起两指,并起身而去。

雪止天晴后,三人决定离开。罗汉桂琛把他们送到山门口,指着庭外一块大石头问法眼文益:「上座寻常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且道此石在心内?在心外?」法眼文益道:「在心内。」罗汉桂琛反问道:「行脚人著甚么来由,安片石在心头?」法眼文益无言以对。三人也由此一同依止了罗汉桂琛。

过了将近一个月,法眼文益每天向罗汉桂琛呈述自己的见解,可是罗汉桂琛却对他说:「佛法不恁么。」法眼非常绝望,说道:「某甲词穷理绝也。」罗汉桂琛道:「若论佛法,一切现成。」法眼文益言下大悟,并决定长期留在罗汉桂琛尚身边。同行而来的绍修和法进二禅师,也在地藏和尚的点化下契悟佛心。

法眼文益后离开地藏院,四处参学。曾住江西崇寿院。后来又被南唐国主李璟邀请到金陵,住持报恩禅院,署号净慧禅师,后来又请他入住清凉道场,法席大盛,法眼宗也由此创立。

法眼文益鼓励门人学习《华严经》、《涅槃经》等教典,曾就「三界唯心」作颂云: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唯识唯心,眼声耳色。

色不到耳,声何触眼。

眼色耳声,万法成办。

万法匪缘,岂观如幻。

山河大地,谁坚谁变?

又就「华严六相义」作颂云:

华严六相义,同中还有异。

异若异于同,全非诸佛意。

诸佛意总别,何曾有同异?

男子身中入定时,

女子身中不留意。

不留意,绝名字,

万象明明无理事。

法眼文益曾撰《宗门十规论》,揭举五代禅家的十项流弊,以矫时弊。此外,法眼文益还在《宗门十规论》中说:「曹洞则敲唱为用,临济则互换为机,韶阳则函盖截流,沩仰则方圆默契。」而他自述法眼宗旨为「一切现成」——在禅宗历史上第一次评价了五家宗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