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眼文益和《宗門十規論》

法眼文益和《宗门十规论》

法眼文益禪師,俗姓魯,餘杭人。七歲出家,二十歲受具。隨希覺律師學律,還旁涉儒家典籍,學習詩文。希覺律師對他很器重,稱他為「我們之遊、夏(孔子的得意弟子子游和子夏)也。」

法眼文益後被禪宗頓悟法門所吸引,決定放棄舊學,南下游方參學。他先到福州,參長慶慧稜禪師,因緣不具足,無由契悟。後與紹修、法進二禪師結伴,準備同往嶺南參學。途經地藏院的時候,天下大雪,不能前行,於是三人便暫住休憩。

一日,三人正在烤火。羅漢桂琛問:「此行何之?」法眼文益道:「行腳去。」羅漢桂琛又問:「作麼生是行腳事?」法眼文益道:「不知。」羅漢桂琛道:「不知最親切。」接著,羅漢桂琛又同三人談起《肇論》來,談到「天地與我同根」的時候,羅漢桂琛突然問:「山河大地,與上座自己是同是別?」法眼文益道:「別。」羅漢桂琛於是豎起兩指。法眼文益一見,便道:「同。」羅漢桂琛又豎起兩指,並起身而去。

雪止天晴後,三人決定離開。羅漢桂琛把他們送到山門口,指著庭外一塊大石頭問法眼文益:「上座尋常說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且道此石在心內?在心外?」法眼文益道:「在心內。」羅漢桂琛反問道:「行腳人著甚麼來由,安片石在心頭?」法眼文益無言以對。三人也由此一同依止了羅漢桂琛。

過了將近一個月,法眼文益每天向羅漢桂琛呈述自己的見解,可是羅漢桂琛卻對他說:「佛法不恁麼。」法眼非常絕望,說道:「某甲詞窮理絕也。」羅漢桂琛道:「若論佛法,一切現成。」法眼文益言下大悟,並決定長期留在羅漢桂琛尚身邊。同行而來的紹修和法進二禪師,也在地藏和尚的點化下契悟佛心。

法眼文益後離開地藏院,四處參學。曾住江西崇壽院。後來又被南唐國主李璟邀請到金陵,住持報恩禪院,署號淨慧禪師,後來又請他入住清涼道場,法席大盛,法眼宗也由此創立。

法眼文益鼓勵門人學習《華嚴經》、《涅槃經》等教典,曾就「三界唯心」作頌雲:

三界唯心,萬法唯識。

唯識唯心,眼聲耳色。

色不到耳,聲何觸眼。

眼色耳聲,萬法成辦。

萬法匪緣,豈觀如幻。

山河大地,誰堅誰變?

又就「華嚴六相義」作頌雲:

華嚴六相義,同中還有異。

異若異於同,全非諸佛意。

諸佛意總別,何曾有同異?

男子身中入定時,

女子身中不留意。

不留意,絕名字,

萬象明明無理事。

法眼文益曾撰《宗門十規論》,揭舉五代禪家的十項流弊,以矯時弊。此外,法眼文益還在《宗門十規論》中說:「曹洞則敲唱為用,臨濟則互換為機,韶陽則函蓋截流,溈仰則方圓默契。」而他自述法眼宗旨為「一切現成」——在禪宗歷史上第一次評價了五家宗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