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嚴查、企業關停!失業潮來臨,礦山人還能挺多久?

環保嚴查、企業關停!失業潮來臨,礦山人還能挺多久?

近期,各地頻頻傳來去產能和環保整改“捷報”! 大批實體企業限產、關停!由此引發的失業潮正在逐漸席捲每個城市!礦業更是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上,幾乎成了破壞環境的代名詞!

大危機:小企業員工,飯碗都沒了!

2017年的環保已經很嚴,環保部還將不定期開展專項督查和“回頭看”,逐步構建以中央環保督查為主,地市環保督查為基礎,以專項督查和“回頭看”為輔的全方位、系統化的全方位督查體系。

北京:6005家上賬“散亂汙”企業,全部銷賬。

江西:九江,關停183家礦山,造林綠化17.4萬畝。

河北:“散亂汙”整治取締企業最多!在2017年至2018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中,河北整治無治理設施或治理設施簡陋的企業10.9萬家。

廣西桂林:督察組查處千家洞保護區違建水電項目解網停電、停業整頓,共計罰款37萬元,桂林市、灌陽縣相關部門有32人被問責,其中行政記大過1人、記過3人、警告17人,警示約談1人,誡勉談話10人。

安徽:關閉礦井4對,退出產能超705萬噸/年。

6月河北省對1170個有證露天礦山實施停產整治,同時對256處責任主體滅失露天礦山跡地進行修復綠化、恢復生態,於2017年10月底前完成任務。

……

歷史可能重演

此刻不禁讓人想起了90年代的下崗潮。90年代是國有企業職工下崗失業,全國合計有3300多萬人,幾乎席捲中國的每一個城市、縣城。如今,歷史可能重演,或將再度迎來一輪下崗失業的潮水,只是對象與上次不同了,這次面臨失業的將是大批私營企業的普通工人階層。

或將迎來新一輪下崗失業潮

案例一:河北省未來三年淘汰落後產能預計會有58萬工人需要下崗失業。

案例二:廣東、浙江二省勞動密集型產業機器換人現在每年減少工人35萬人。

案例三:由於外需不振,出口受阻,今年製造業因此流失工作崗位達300多萬個。

環保整改,取締“小散亂汙”, 淘汰落後產能,大批工人將面臨失業;工礦業不景氣,又遇物價不斷上漲,人工成本高,可以生產的中小民營企業養人難,市場多變,很多有單不敢接,再就業難上加難;勞動密集型產業的路“越來越窄”,機器代替人工成未來發展的大趨勢。

中小企業被關停,失業後還可能遭遇國企員工“搶飯碗”,最近兩年,高度依賴國企的東北地區陷入衰退,失業夢魘再次籠罩在職工頭上。有個朋友在國企的鑄造廠做技術,幾年前工資六七千,在當地算高收入,現在月入兩三千塊錢,還是幾月一發。在的遼寧,待產停薪很普遍,GDP增長全國墊底也毫不意外。

大企業降薪,小企業整改,有行業同仁表示:還沒從延遲退休的打擊中緩過神來,又來一波失業潮!開放二胎不敢生,限制房價買不起,賺著賣白菜的錢,操著賣白粉的心。

失業潮來臨,飯碗丟了怎麼辦?

90年代“第一輪下崗潮”到來時,由於此前無先例;加上當時國家經濟本就非常困難,面對眾多下崗工人、困難家庭,政府和企業根本沒轍。如今不同,中國已走向國際,經濟水平不斷提高,再就業培訓應該得到重視!但中小企業,經過環保整改,自身難保,誰還會顧及普通員工?

希望相關部門不要袖手旁觀,給予一定的再就業培訓資金補助,或者對於那些面臨失業和已經失業的人員,由政府和大企業合作,根據勞務市場需求預測及職工再就業意向,抓好、抓實各類技能培訓。給失業的工人增加現就業所必須的勇氣和信心,這也是對工人權益實實在在的保護以及人文關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