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今天來了個財務外包工,我好方

互聯網打破了行業間壁壘,正在不斷推進融合。

小劉,在某企業做財務,做了3年了。隨著工作時間的增長,從最初做憑證到如今做財務報表、出報告,她在財崗上如魚得水,實務操作越來越熟練。在日復一日的財務數據整理中,她從來也不覺得枯燥,反而練就了一種對數字的天生敏感。

一般來說,員工在進入公司3-5年後,就有可能升為財務主管,小劉瞅準了空缺的財務主管位子。對此,她每天加班,從來不抱怨,一直積極主動承擔領導分佈的任務。

眾所周知,年末是財務人員最忙的時候。小劉像往年一樣,做好了年末奮戰的準備。

等過完年來,正是公司人事變動的時候,公司財務主管肯定是要有人來頂替的。這樣一想,小劉暗自歡喜。

一天,小劉正在審查財務報表時,上級領導介紹給了大家一個“同事”,說是這位同事暫時會在財務部工作一段時間。

原來,這位同事是公司領導從財務共享平臺上招來的員工,有海外名校留學經驗以及豐富的實戰經驗,曾在四大待過,還是CMA、CPA雙證持有者。

小劉瞬間臉紫了。

公司今天來了個財務外包工,我好方

共享經濟作為當下的一個熱點問題,正在悄然發生在財務領域。

對於大多數員工來說,除了受到財務機器人的影響外,也會受到共享財務服務的衝擊。

財務共享服務利用互聯網大數據搭建一個平臺,在平臺上聚集了很多待工作的工作者,企業可以根據需要招聘兼職財務員工,面試通過後,即可上崗。企業可以從眾多人員中,選擇更加優秀的員工,完成工作後,支付薪資就可以。通過財務共享服務平臺,可以降低企業成本、提高效率、推進企業管理。

就像共享單車、共享汽車一樣,共享財務服務也將逐漸常態化、普遍化。

海爾集團創立了新型的財務共享服務模式“人單合一”,即員工與用戶價值的一體化。通過平臺,創立搶單機制,眾包財務,來實現企業的平臺化、員工的創客化、用戶的個性化。

共享財務服務平臺建立後,企業將不再需要大量的基礎會計,可以通過平臺招聘高質量的財務兼職,而財務人員就像滴滴打車的司機一樣,根據企業的要求選擇接單,然後面試上崗。

在人工智能、大數據的衝擊下,會計行業這個“金飯碗”也將充滿越來越多的不穩定性。

企業要進行財務轉型,財會人員也要進行轉型。

企業需要改革管理機制,精簡財務部,注重企業管理會計發展,把管理放到公司業務上,集團戰略上,利用財務管理為企業創造價值。

PwC一項關於全球共享的報告中顯示,受訪的75家公司建有300個共享中心,實現共享的流程包括財務、採購、IT、HR等業務,在成本改善、質量提高方面取得良好效果。在成本改善方面,大多數公司建立共享服務中心後取得20%—30%的成本節約率。

財務人員就必須向管理會計轉型,為企業創造價值,打通企業的財務與業務流程。管理會計提供了新的視角,從財務人員的角度為公司決策提供支持。傳統的財務人員都只是在事後做分析,管理會計人員需要從事前規劃、事中監控、事後評估分析等各方面介入企業財務運營中,提高企業內控的有效性,減少企業運營的風險。

高頓CMA研究院老師指出,眾包模式和智能財務平臺是共享會計的創新之舉,財務人員需要體提前做好準備,積極轉型。

面對財務共享服務,我們需要積極應對,理性思考。

公司今天來了個財務外包工,我好方

本文作者:Jacklyin,高頓財經簽約作者,遛狗也遛生活,接地氣的氣質女作家。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分享,轉載必須註明來源高頓、侵權必究、不得隨意更改和刪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