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與沙俄簽訂條約,將10萬土地拱手相讓,卻讓清朝成最大贏家

雍正是清朝定都北京後的第三位皇帝,同時也是清朝最勤政的皇帝,他曾這樣自詡:以勤先天下、朝乾夕惕。

雍正雖然僅在位13年,但在這13年中,他經過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扭轉了康熙晚期留下的積弊,促進了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為繼任者乾隆留下了一個國力空前強大的清朝。

雍正與沙俄簽訂條約,將10萬土地拱手相讓,卻讓清朝成最大贏家

雍正是一個十分剛強的皇帝,但他卻先後與沙俄簽訂了《布連斯奇條約》和《恰克圖條約》,將原屬於中國的一些土地劃給了沙俄,“以額爾古納河西至沙賓達巴哈為界,以北歸沙俄,以南歸中國”,即將貝加爾湖之南以及西南約十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割讓了了沙俄。

正是因為雍正割讓土地的這一行為,所以飽受後世爭議,遭人詬病。

雍正與沙俄簽訂條約,將10萬土地拱手相讓,卻讓清朝成最大贏家

為什麼雍正會將十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拱手讓給沙俄呢?其實這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因為從客觀上來講,雍正當時的這種做法讓清朝成為了最大的贏家,利大於弊。

雍正之所以會將貝加爾湖等地割讓給沙俄,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該地終年寒冷,每年至少有5個月都是結冰期,根本無法創造實際價值,因此清朝才不願意將有限的兵力浪費在這個莽荒之地。

雍正與沙俄簽訂條約,將10萬土地拱手相讓,卻讓清朝成最大贏家

另一個重要的原因則是:割讓這些“無用”的地,給清朝創造了許多價值:

1、實現了康熙想實現卻沒有實現的願望,即明確劃定清王朝與沙俄的中段邊境,遏制了沙俄對我國外蒙地區的侵略;

雍正與沙俄簽訂條約,將10萬土地拱手相讓,卻讓清朝成最大贏家

2、切斷了沙俄對我國西北叛亂者的援助,同時也促進了我國當時北部邊境貿易的活躍與發展;

3、中俄邊境穩定後,雍正才能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內部改革和發展上來。

雍正與沙俄簽訂條約,將10萬土地拱手相讓,卻讓清朝成最大贏家

從客觀上來講,雖然雍正當時的割地行為與回報還是比較等值的,但從國家、民族大義上來看,這種行為是絕對不可取的,因為這樣的事情,有了第一次,必然就會有第二次、第三次,乃至更多(如晚清),這一點就應該向明朝學習:不割地、不投降,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哪怕亡國,也要保持一個國家應有的尊嚴和骨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