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用腳步丈量古城村扶貧路

青海新聞網訊 古城村,是樂都區馬營鄉最為貧困的村子之一。深秋時節,記者驅車前往該村採訪省紅十字會派駐的駐村幫扶工作隊,一路上,滿眼青山,雲霧微微籠罩在山峰之上,二十多公里的盤山路,卻走了近一個多小時才到村裡。

2018年3月底,扶貧工作隊進駐古城村開展駐村幫扶工作。從此,“提高貧困戶收入,提升集體經濟,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就成了擺在工作隊面前的難題。在5個多月時間裡,扶貧工作隊摸村情、列清單,內提發展動力,外引社會幫扶,讓古城這個偏遠的小山村發生了巨大變化。

立足村情民意 把握脫貧主方向

古城村距樂都城區約45公里,平均海拔2800米,是典型的靠天吃飯的腦山地區,303戶村民幾乎都是住在山頂上,窮是最鮮明的特徵。

對於第一次前往古城村的情景,“第一書記”安軍記憶猶新。他說,前往古城的路非常難走,讓他們真實感受了一把山大溝深的具體模樣,車子顛簸得都快要散架了,路上也全是大坑,40多公里路走了近1個半小時。“感覺走了好久都到不了村裡,於是在路上發了一條微信‘我的鄉親們,你們到底在哪裡’”安軍幽默地說。

面對這樣偏遠的貧困村時,駐村工作的困難可想而知。“不過就是來走個形式、‘鍍鍍金’,幹不了多長時間,拍拍屁股就走了。”群眾對這個省城來的幫扶工作隊,多是冷眼旁觀、心生懷疑。

到了村子,吃住都成了問題,怎麼辦?住在村委會,吃飯自己做。“要想真正把村裡的貧困戶扶起來,就要和村裡人吃住在一起,這樣才能體會他們的酸甜苦辣;要了解他們想什麼、盼什麼,才能真心為他們想出路、謀福利。”安軍說出了幫扶隊員們的心裡話。

於是,駐村伊始,幫扶隊員們就挨家挨戶摸排調查,發放政策明白紙、填寫收入核實表、瞭解村民的實際生活情況。他們為了瞭解到全面真實的情況,每戶貧困戶家都要去兩到三次,有的甚至要去五六次。“下地幹活,在家吃飯,隨時隨地都能見到駐村工作隊員的身影。”這是駐村工作隊給村民們留下的印象。

安軍告訴記者,幫扶隊員們花了近一個月時間對古城村基本情況、建檔立卡貧困戶基本情況等作了詳細的調查,並著重從“種植品種單一”“養殖品種單一”“創業技能單一”“交通道路難行”等幾個方面進行了對比和分析,並分析出這些因素是導致古城村經濟發展遲緩、貧困現象較深的主要原因。

2018年4月的一天,利用春耕間歇時間,安軍組織村“三委”、幹部、黨員開展“固定黨日”活動。活動中,宣佈了古城村脫貧計劃:年內實現全村各社各戶道路硬化全覆蓋;與聯通公司協調解決電商用網工程,確保村內網絡暢通;修建2個村民文化廣場,完善5個文化廣場的配套設施;修建6個垃圾處理場所;建設標準的村綜合辦公服務中心,完成全村路燈的鋪設工作……

他们用脚步丈量古城村扶贫路

安軍瞭解村情民意

他们用脚步丈量古城村扶贫路

免費為村裡老人檢查身體

開展基層活動讓村民都動起來

走進古城村,你會發現,村民個個精神飽滿,見面時相互熱情打招呼,臉上洋溢著喜悅之情;地面上偶有垃圾,人人都會彎腰撿拾,全村呈現出一幅樹綠、路暢、村美、人和的美麗鄉村畫卷。

“我們初到古城村時,發現這裡的村民之間不親近,村子的衛生狀況與古城這一韻味十足、歷史悠久的村落形象也有著很大的差距。”幫扶隊員馬順海告訴記者,為改變這一狀況,他們決定通過開展各種形式的活動,通過活動凝聚人心,提振精氣神。

無論村子富與貧,村貌可不能差。對此,今年5月15日,安軍在村黨支部(擴大)會議中提議並通過了將“星期三”定為村環境衛生整治日的倡議。

第二天,也就是5月16日,正逢“星期三”。早晨10時,幫扶隊員們便積極主動帶領窯洞灣社長李春德、上嶺社長田永前一起帶頭打掃村民家門前的道路和綠化帶衛生。

在幫扶隊員們的帶領下,村民們拿著鐵鍬、鈀子、掃把等工具一起加入到環境衛生的整治工作當中。經過一天的努力,村環境衛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村民們面帶喜悅,情不自禁地說,我們古城實際上是很美的,以後不會再亂扔垃圾,讓古城一直美下去。

村裡歡送新考入大學的大學生

他们用脚步丈量古城村扶贫路

舞蹈大賽中孩子們的精彩表演

除此之外,為進一步提高村民生活質量,提升村民之間的凝聚力,今年8月11日,幫扶隊組織村裡6個社的村民舉辦秋收前舞蹈大賽活動。

活動當天,古城鄉政府、村“兩委”、村幹部、黨員、群眾等近200人在村集體廣場參加了活動。黨員幹部和部分村民主動捐款,為舞蹈大賽積累2400多元現金,用於獎勵各舞蹈隊隊員,提高大家的參與熱情。

記者瞭解到,今年以來,古城村組織村民開展拔河、跳繩、踢毽子等各類文體活動,同時,倡導各社成立舞蹈隊,現代舞、鍋莊、秧歌等舞蹈不斷推陳出新,隊伍不斷擴大。

如今,晚飯後,村民們自覺參與到舞蹈隊伍當中,你跳我學,你唱我練,傍晚時的文化活動廣場成了大家的舞臺,舞蹈隊隊員們的精彩表演成了古城村靚麗的風景,極大地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實際上,活躍基層活動,動員群眾積極參與,就是豐富鄉村百姓日常生活,凝聚各族群眾齊心協力做好鄉村各項工作的有效途徑。”安軍說。

誰家有困難幫扶隊就到誰家

古城村的群眾只要有困難,第一個想起的就是幫扶工作隊。因為他們心中裝著百姓,把群眾的事當成自己的事。全村303戶,誰家有急事、難事,他們都主動幫助解決。

在精準識別中,村民李秀英的家庭不適合繼續享受救助,其丈夫的退休收入足以滿足她們的家庭開銷,為此取消其低保。取消後怕引起李秀英情緒不滿,幫扶隊員們主動深入其家中,對李秀英進行思想教育,認真宣傳政策,最終取得李秀英的理解,主動放棄低保申請。

孩子們是古城的希望,扶貧工作隊來到古城村後,對古城希望小學的老師、孩子們給予了應有的關心和支持。不論是開展結對認親活動,還是開展送醫下鄉活動,他們都協調前來參加活動的幹部職工為老師和孩子們帶來生活上的慰問品和學習書籍、學習用具,幫助孩子們樹立信心,努力學習。

為了把關注貧困地區民生,聯繫服務群眾的工作做實、做細、做好,幫扶工作隊聯繫協調樂都區衛計局、區紅十字會,開展“百名幹部下基層”進鄉村送溫暖活動。活動期間,為孩子們分發了價值1000元的學習用具,並對10戶大病患者提供了各1000元的大病救助資金,讓農戶們切實感受到了黨和政府的關心、關愛和幫助。

在博愛家園項目中,安排15萬元作為生計資金,扶持貧困群眾創收增收,實現滾動發展,循環利用,擴大效益;充分利用當地地理優勢,積極爭取扶貧項目資金支持,推動集體養殖產業發展,採取政府支持、居民融資,村委主導、群眾入股,共同決策、共同管理,良性循環、擴大規模,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等模式,爭取利用一方水土養活一方百姓。

近一段時間以來,樂都區連降暴雨,古城村部分村民的房屋因降雨原因,不同程度出現開裂、走形,形成的安全隱患為村民生活帶來諸多不便。幫扶工作隊員們根據鄉防汛應急措施制定了古城村防汛應急預案,成立應急領導小組,做好分工,明確任務。同時,向省紅十字會提出申請援助,為古城村調撥臨時安置帳篷2頂,為有困難的村民提供及時、有效的幫助。

“誰家有了困難,幫扶隊就到誰家。”通過解決村民的實際困難,幫扶隊贏得了村民的信任和擁護,進一步拉近了與村民之間的感情和距離,工作開展起來得心應手。看著昔日的貧困村,如今煥發出勃勃生機,村民們喜在心裡,幫扶隊更是信心百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