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近10萬人,用三年時間,打造出人造天湖——魯班湖

40年前,近10萬人,用三年時間,打造出人造天湖——魯班湖

魯班湖全景

40年前,近10萬人,用三年時間,打造出人造天湖——魯班湖

魯班湖局部

40年前,近10萬人,用三年時間,打造出人造天湖——魯班湖

魯班湖夕照

(一)

魯班湖建成的時候,還沒有我。

那時候,我的父母才剛剛相識相愛。等到魯班湖開閘放水,種上了秧苗,打上了穀子,方在生下了我。因為魯班湖,我們這一代人成了幸運的一代。餓肚子的日子,從此遠離了我們。熬著罐罐飯的芳香,至今都還難以忘懷。

每到穀雨過後,家裡人開始整理田塊,等到冰肌刺骨的岷江水放到田裡,轉眼就是立夏。插秧的時候就到了。每到這樣的時候,我最快樂。夜裡跟著大人,打著火把,三五成群地蹲在渠坎上守水;白天拿起土簍子,吆喝幾個玩伴,穿行在田裡溝邊,打水仗趕鴨子,捉魚兒抹螺絲。渾身溼漉漉的,少不了父母的打罵,但心裡卻快樂得不得了。

其實村裡的絕大多數孩子都不知道田溝裡放的水,為什麼那麼冰那麼冷,更不知道是從魯班湖放出來的雪水。因為那時候,我們根本沒有見過什麼湖。村裡最大的坑凼,不過是一口淺淺的堰塘,連一隻大一點的船都放不下。更不要說,就連這口堰塘都是因為魯班湖而興建的。上了初中,方才在老師自豪莫名的情緒中知曉,原來我們的身邊還有那樣一片煙波浩渺的湖。

第一次去魯班湖,我們揹著軍綠色的書包,齊刷刷一茬人,走了好長的路,翻了好幾座山。在累得不行的時候,山那邊突然吹來一股子清爽。老師說,同學們加油,魯班湖馬上就到了。

伴隨著陣陣清新的涼意,不到半個小時。遠遠看見著名書法家李半黎題寫的“魯班水庫”四個大字,那高大聳立的大壩一下子征服了好奇的我們。等到爬上大壩,眼前豁然開朗,雲水相接,山島相連,儼然走進了夢裡水鄉。看山,山盡在掌中;看水,水流溢眼前。湖中有八十九座島。這些島與水相濟,與山相襯。 宛如佛前琉璃,又似觀音玉瓶。湖面上紋絲不動,只有風,才可以在如此湛藍的湖面上鎮定自若的自由馳騁;也只有白鸛這類的祥鳥,才可以在如此浩渺的天際中自由觀花。 這哪是湖啊,分明就是一片海。

等到放假回到家裡,向父母自豪地講起魯班湖。方才知道原來我們的父母不久創造了我們,還創造瞭如此偉大的工程。從他們打開話匣子的那一剎那,我能夠清晰地感覺到他們熱血沸騰的心跳。

往後的這些年,與魯班湖的每一次相處,都留有遺憾,總覺得看不夠,遊不完。去得越多,心中那份遺憾和敬畏就越深越沉重;年歲越長,就越覺得它的可貴和偉大。日子長了,相處久了,方才發現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有膽量在魯班湖裡暢遊;也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有心境在魯班湖裡停留。與大海將萬物付之於渺小的決然氣度不一樣,與都江堰股股疊疊把強悍生命付之規整的浩然信心也不一樣,它平和而又寧靜,就那麼靜靜地滋養生息。在平平淡淡的洗滌中,淺淺呼吸地勾畫著這片山水的脈絡和氣度。

因為它,父母付出了青春和汗水,甚至還有不少人將生命,長埋在湖底和壩上。然而也因為她,給予了我們最幸福的童年;也因為她,讓我們記住了一個時代,也開創了一個時代。

(二)

自從認識了魯班湖,我的心中便裝下了別人不曾有過的自豪。

我以為,對於三臺這座復興之城來說,遠比發現郪國文化更可貴的,遠比川峽四路之一的梓州路更為驕傲的,不是被稱為“觸手可及的天國”,也不是曾經引以為傲的蜀川巨鎮,而是盪漾在心中的那片魯班湖。

郪國文化的發現當然十分重要,因為它將四川的歷史整整推進了兩千年。它,讓三臺這座古城找回了湮沒在歲月塵埃中的繁華與自信。但畢竟,它屬於不可再造的歷史。它就像一面剛剛出土的古鏡,映照的永遠都是逝去的時光。如同郪國文化一樣,梓州路的驕傲,也只是屬於過去的名聲。如果說,郪國文化讓三臺找回了時間的脈絡,猶如尋根問祖一般,找回了當初的自我,那麼魯班湖的建造,則讓這種沉睡的自我重新煥發出生機與活力,並從此開啟了不可預見的輝煌和未來;如果說梓州路的過往,寫就了三臺這座古城的厚重與質樸,猶如稱秤一般,奠定了享譽周邊的歷史地位,那麼魯班湖的建造,則讓三臺這座古城擺脫了靠天吃飯的歷史,從此走上了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復興之路。

餘秋雨先生說,中國歷史上最激動人心的工程不是長城,而是都江堰。正如魯班湖的水來自岷江一樣,魯班湖的精氣神也來自都江堰。與長城的民族象徵相比,都江堰的偉大不只是造就了天府之國,還在於它佔據了邈遠的時間,並造就瞭如同魯班湖這樣的壯闊湖泊,繁育出了像李冰那樣的三臺兒女。戰國時期的李冰,可能怎麼也想不到兩千年之後的三臺,會出現一群像他那樣戰天鬥地的人物。後繼有人,是每一個英雄的畢生夙願。我以為如果他想到了,他也會笑醒。

翻開歷史課本,建造在戰國時期的都江堰,建造過程是難以想象的。李冰的遠見和魄力,讓後人仰為觀止。但我以為李冰可能會嫉妒魯班湖的決策者。李冰嫉妒,是因為當年建造都江堰的時候,能夠意識到都江堰偉大之處的人太少,而建造魯班湖時,這樣的人物卻很多。而且這些人物全都為一個理想而凝聚在一起,形成了兩千多年來四川歷史上最激動人心、最具戰鬥力、最能夠團結的大集體。雖然魯班湖與都江堰建造的時間相差兩千多年,但這兩個偉大工程的誕生絕非偶然。

歷史有著軌跡輪迴般的巧合。公元前251年,李冰被任命為蜀郡守,隨後便著手開始謀劃都江堰的建造。李冰當時能夠順利建造都江堰,還要得益於當時的政治環境。李冰所在的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全國性大變革的關鍵時期,以都江堰為典型代表的農田水利基礎設施,為之後秦朝的大一統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1976年,對於新中國來說,是改變中國命運的一年。在這一年裡結束了十年浩劫。然而,也正是在這一年,被列入“七五國家計劃”的都江堰人民渠七期灌區的大型囤蓄水庫—魯班水庫開始動工興建。引千里岷江水灌溉這片丘陵老旱區。而它的設計者之一,則是地地道道的三臺人,著名的水利專家蒲騫。被西方媒體譽為“東方金字塔”的主壩,就是他的傑作。被評為“七十年代優秀設計項目”,魯班水庫工程也被原國家水電部評定為“優質工程”。遵其遺囑,他的骨灰就葬在魯班水庫竣工紀念碑的西側。像李冰守護都江堰一般,歲月經綸,日夜不息地守護著魯班湖。

千里岷江水,奔湧千里而來。經久歲月的沉澱,魯班湖早已經不是原來的那片湖。從崇山峻嶺中穿透而過的渠系,從萬千田塊中流淌而過的雪水,早已經如濃漿血液般深深地融入到這片曾經乾涸的土地。從貧瘠到富饒,從鄉村到田野,從一口口水井到一處處堰塘,無法統計因為她產出了多少糧食,養活了多少人,又繁衍出了多少力量。

魯班湖的得名與這項工程的偉大,有著天隨人願的巧合。魯班,是中國最偉大的工匠,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象徵。而設計者選址的地方,原來就叫魯班鄉。從最初的一座石砌魯班橋,到雄偉壯闊的魯班湖。傾注的,是兩千多年來工匠精神的傳承和延續;寄予的,是灌區人民對這項偉大工程的讚美和敬畏。有了她,岷山的雪水融化了熾熱焦渴的丘陵;有了她,清新怡人的靈氣柔化成了春來花開的田園;有了她,郪國沉默的孤苦得以續接繁華的煙雨;有了她,三臺這座千年古城從此有了走向復興的靚麗底色。

(三)

又到一年穀雨,初夏襲來。

魯班湖依然那麼靜、那麼清、那麼美。再過些時日,又該開閘放水了。這是一年中魯班湖最為靈動、最有力量的時候,蓄積千里而來的雪水,從放水口滾滾而下,一路奔流前行,一路鳥語花香,一路繁衍生息......

水流去哪裡,灌溉到哪裡,哪裡就會有人在敬畏這座精神座標。即使離她千里之外,也能想象出她的壯美。更何況從她誕生的那一刻起,她就從未吝嗇她的饋贈。

她,就是魯班湖。

魯班湖,就是千萬個她和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