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緻的利己主義是一種病,要治!

對於社會來說,利己主義者肯定都是壞人。他們就是社會的癌細胞,貪婪的攫取社會資源的同時,又破壞著社會的平衡和穩定。就像癌細胞一樣,他們往往把自己的行為,偽裝成社會允許的行為,從而避開社會監察系統的懲罰。所以,他們給社會造成的危害,往往也是短時間內無法被社會感知到的。而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則是社會癌細胞中最具破壞性的一種。他們經過社會多年的精心培養,具備比普通人更高的智商,他們的利己行為不但難以被社會察覺,甚至還會因為他們的巧言令色,而被社會認可。

精緻的利己主義是一種病,要治!

精緻的利己主義者是怎麼形成的呢?有一個著名的寓言故事,用象徵性的語言,描述了精緻利己主義者的成因:

有一個天真爛漫的小男孩,經常到他家附近的一個小樹林裡玩耍。一天,他在小樹林裡遇到了一隻百靈鳥,百靈鳥婉轉的歌聲讓他著了迷。所以,在他的請求之下,百靈鳥跟隨他到了他的家裡。這樣,每天百靈鳥唱歌給小男孩聽,而小男孩則用家裡面最美味的食物作為報酬。儘管,百靈鳥給小男孩帶來了歡樂。但是,他的爸爸並不喜歡它。因為,在他看來這隻鳥,除了唱歌之外,不能夠給他帶來任何實質性的好處。還要浪費他辛辛苦苦才得到的食物。所以,有一天他趁著兒子外出時,把百靈鳥給殺了。可是,等兒子回來之後卻發現,爸爸和百靈鳥死在了一起!

精緻的利己主義是一種病,要治!

其實,這個小男孩的爸爸並沒有真的死掉,而是在小男孩的內心裡死去了。因為,他爸爸殺死百靈鳥的行為,向小男孩傳遞了這樣一個信息:情感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那些能夠給你帶來現實利益的人和事物。所以,在小男孩心中,他和爸爸之間也只剩下了利益關係。由情感維繫的父子之情,因此也被破壞。所以,在他心目中真正意義的爸爸,已經死了!

當下的社會氛圍,儘管不是刻意的在培養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但是,就像上面故事中爸爸那樣,當下的教育在有意無意的破壞孩子們對於自己情感的信賴。在情感慢慢被剝離的情況下,孩子們唯有依賴現實的利益,來維護自己存在的價值和意義。這對於他們自己的心理健康,是一種不得已的選擇!

精緻的利己主義是一種病,要治!

所以,精緻的利己主義者,是社會教育撕裂人類情感的產物。導致他們走向精緻利己主義道路的,是他們情感被撕裂的給他們帶來的深重的苦難!所以,精緻利己主義是心理創傷的結果,是一種病,需要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