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鐘心理學:一心多用,你可能會越來越笨!

五分鐘心理學:一心多用,你可能會越來越笨!

1

以下是三個檸友在後臺的提問留言:

★★★★★

檸友A說:我32歲,生完孩子在家裡待了一年後出來工作,現在感覺事情太多,給孩子餵奶,下班回家還要做飯,打掃衛生,我自己也要學習考證,時間安排的緊緊的,有時候很多事情同時進行,我感覺我被壓的喘不過起來了。

五分鐘心理學:一心多用,你可能會越來越笨!

★★★★★

檸友B說:如果畢業前我的英語四級還不過,我真的拿不到學位了,可是,我還有論文要寫,我還要去實習,實習單位又不斷的有任務下發給我,我太累了。

五分鐘心理學:一心多用,你可能會越來越笨!

★★★★★

檸友C說:我之前看了好多關於時間管理的文章,也借鑑了許多,什麼吃飯的時候看書,上廁所的時候聽課,坐公交的時候背單詞,可是最後我飯沒吃好,書也沒看完,課上到一半也丟掉了,最可怕的是我經常坐過站。老師,我是不是方法用錯了。

五分鐘心理學:一心多用,你可能會越來越笨!

是的,我們每天有太多的事情要處理,工作、生活、家庭、感情,哪個都不是省油的燈,我們希望多多利用自己空餘的時間。

換句話說,我們想用“一心多用”這樣的行為模式來完成繁重的任務。

可是,從心理學角度來看,似乎有一些不一樣的結果分析。

2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神經學家厄爾·米勒研究證實,同時做兩件或多件事情需要付出更多的腦力。

他對志願者進行了腦部掃描,發現志願者同時處理不同的工作,即便面前有很多看的見的物體,但大腦也只對一兩件產生反應。

也就是說,我們的大腦在處理不同工作時,來回忙碌,做的卻是無用功,反而容易導致大腦處理能力透支。

五分鐘心理學:一心多用,你可能會越來越笨!

也有研究人員利用層析X線照相法,觀察大腦的活動。

發現是大腦額葉前部皮層在發揮關鍵作用,它確實能提高人的工作效率,但用處在於能迅速處理兩件事優先處理的順序,這種轉換速度快到讓我們產生了“同時進行”的幻覺。

有人會說,那經常練習這種轉換是不是就可以有質變了,其實要看事情的難易程度。

這裡講的就是心理學中經常能提到的一個概念:注意分配

比如邊聽邊做筆記,或者自拉自唱都是注意分配的例子,但這裡需要強調的是,注意分配的一個條件為,所從事的活動必須有一些活動是非常熟練的,甚至已經達到了自動化的程度。

舉例來說,讓一個剛開始學習英語的人,讓他一邊聽課一邊用英語記筆記,他聽講就會忘記記筆記,他記筆記就會忘記聽講。

只有到了非常熟悉英文,就好像是寫母語一樣,他才有可能會一邊聽講一邊記筆記。

注意分配的另一個條件為,從事的幾項活動之間應該有內在的聯繫。

就比如自拉自唱是同一首的曲調,你會感覺容易,但如果拉和唱的不是同一首曲子,一般人很難做到。

五分鐘心理學:一心多用,你可能會越來越笨!

3

那回歸到文章剛開始提到的問題留言,一心多用也是要依據“注意分配”的條件來的。

不管是家庭主婦也好,還是上班達人也罷,你學習的時間一定是要單獨拿出來的,可以是半個小時,也可以是兩個小時,但在學習期間,最好不要有其他多餘的活動。

比如有人可能會想,那我拖地打掃的時候我聽聽相關課程吧,這其實就是一個誤區,你的主要注意力是在打掃上,那課程到底播放了什麼內容,在你大腦的選擇性上就會有所傾向。

你應該經常有這種感覺,我怎麼聽完感覺跟沒聽似的,我好像在哪來聽到過,但實在想不起來了。

有這種感覺,其實就代表著你做的是無用功。

與其做家務時緊張的聽著課程,不如舒心的聽一些自己喜歡的音樂,既能完成主要任務,又能放鬆心情,給接下來的任務做好情緒鋪墊。

好了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到這裡啦,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關於如何改善一心多用的法子,可以關注我們的 微 信 公 眾 號 :【檸檬心理課堂】,回覆關鍵詞:

【一心多用】就可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