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照禪(45)|你溫暖他人,他人就會溫暖你


默照禪(45)|你溫暖他人,他人就會溫暖你


2018年第55期 | 總第 73 期 | 918日出版

(4)通過轉心來轉境

《覺林菩薩偈》中講,“心如工畫師,能造諸世間。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這個心,不僅指我們當下能觀察得到的粗淺的前六識,還包括第七識、以及目前我們尚無法透視的更深層次的第八識。從業感緣起的角度,我們可以說,一個人的相貌、命運和所處的環境、人際關係等,是由他自己的心感應而來的,反過來說,相貌、命運、環境和人際關係等,在一定程度上是認識他心靈狀態的一面鏡子。

這種心境互相感應的道理並不神秘,只要我們認真反省,在日常生活中,它是無處不在的。比如,你用陰冷的心對待他人,他人就會用陰冷的態度對待你,你就會感召到陰冷的環境和陰冷的命運。你用光明的心對待他人,他人就會用光明的心對待你,你就會感召到光明的環境和光明的命運。你拒絕環境和他人,他人和環境就會拒絕你。你溫暖他人,他人就會溫暖你。總之,

你用什麼樣的心態對待他人,他人就會用什麼樣的心態對待你。你用什麼樣的心態對待人生,人生就會向你呈現出什麼樣的色調。你用對立的心對待這個世界,那麼這個世界就充滿了對立;你用圓融的心對待這個世界,那麼這個世界就是和諧的。

既然命運和生存環境是自己的性格、心態、言行舉止(業)的結果,同時也是自己心的一面鏡子,因此,當我們面對不好的命運和不好的環境時,首先要承擔它們,而不要逃避它們。承擔並不是被動地忍受,而是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並且努力通過改變自己的心態來改變它們。那種企圖通過逃避環境來擺脫煩惱、改變命運的做法,實際上,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默照禪(45)|你溫暖他人,他人就會溫暖你



現實中,有很多人對自己當下的生活處境不滿意:或者對工作不滿意,如人際關係緊張,得不到領導的賞識,嫌工作太累,工資不夠高;或者對婚姻生活不滿意,如感情不和,性格差異,經常吵架、鬧離婚,等等。面對這些不滿意,一般有兩種表現:一是見異思遷,這山望見那山高,不安於本分(工作,地位),希望通過換一個環境來改變自己的命運;一是把希望寄託在未來,希望時間能幫助自己解決問題。不管是哪一種表現,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一味要求環境和他人順從自己,而沒有想到首先要改變自己的心態。如果只是一味要求改變環境,而不去改變自己的心態、性格和為人處世的方式,即使暫時換了一個環境,我相信,同樣性質的故事又會在不同的地點和時間中重複發生。為什麼有的人一再發生婚變,結果還是對婚姻不滿意?為什麼有的人一再換工作,但是上下級關係、同事關係還是處理不好?原因就在於:自己心理上的癥結沒有解決。

所以,對於一個修行人而言,當厄運和逆緣降臨到自己頭上的時候,首先不要抱怨,要面對它,接受它,承當它;其次是要好好地反省一下自己的言行舉止和起心動念。改變環境和命運的最好辦法就是從改變自己的心態開始。求人不如求己,與其外求於境,何如內求於心。這是修行人在生活中落實“直下承當”精神的一個重要內容。

(5)轉一切緣為修道之增上緣



佛法雖是不二法門,但是,要真正做到不落二邊,卻非常不容易。因為我們無始劫以來,一直習慣於分別取捨:順我者則喜,逆我者則嗔;見了可愛之境就想湊上去,見了不可愛之境,就想逃避或者排斥。這種好惡分別習氣,對修行人來說是一個很大的障礙,尤其是當它披著修行的外衣的時候,更容易迷惑人。

因為修行就是要打破我法二執。我執不破,則生死不能了;法執不破,則無上菩提不可得。一個人在順緣、清淨緣中住久了,“我執”的種子可能會在暗中得到澆灌,而當事人卻不自覺知。所以修行人要時刻把智慧之劍對準自己,不要被順緣所惑。龐居士有一首偈子,表達的就是這個意思:

教君殺賊法,不用苦多方。

慧劍當心刺,心亡法亦亡。

心亡極樂國,法亡即西方。

賊為象馬用,神自作空王。


古人為了防止在日用修行中,不自覺地落入二邊,特別指出:對待一切境緣,不管是好是壞,是逆是順,都一概往道上會,都把它們視為修道的增上緣,都把它們看作是從佛菩薩的大悲願海中自然流露出來的度生之妙用,是佛菩薩對修行人的加持、護佑和勘驗:順緣是順加持,是勘驗,看我們是否還有貪戀之心;逆緣是逆加持,是考驗,看我們的信心、見地和道念是否真的堅固。所以雲門文偃禪師講:“平地上死人無數,過得荊棘林是好手”。


默照禪(45)|你溫暖他人,他人就會溫暖你



一般人都認為,順緣能成就人,逆緣能磨損人。其實,這只是一個側面。在修行的路上,如果覺照力不夠,順緣有時候能毀掉一個人,而逆緣卻能成就一個人。對於青蛙而言,蛇不是一個好東西,可是,一個水池裡,如果沒有了蛇,時間久了,這些青蛙會得病的,因為它們活得太悠閒了,生命力會漸漸萎縮的。修行也是這樣,如果一切都順心,“我執”猛烈現行的機會少了,我們就不容易識破它,更不要說打破它了。這個時候逆緣和煩惱緣反而是一件好事,它能拯救我們。因為逆緣和煩惱緣的特徵就是逆我執而行,它們的矛頭直接是針對“自我”的。在逆緣和煩惱緣中,人們最能夠清醒地認識自己的真實狀況。

大慧宗杲禪師有一段文字講得非常好,值得我們記取:

逆境界易打,順境界難打。逆我意者,只消一個“忍”字,定省少時,便過了。順境界直是無你迴避處,如磁石與鐵相偶,彼此不覺合作一處,無情之物尚爾,況現行無明全身在裡許作活計者。當此境界,若無智慧,不覺不知被他引入羅網,卻向裡許要求出路,不亦難乎!(《答樓樞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