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商控股:全方位布局供應鏈金融,探索產融結合新模式

近年來,在實體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大背景下,在國家政策、先進技術的助推下,商業銀行、電商平臺、軟件服務商等各類資本紛紛發力供應鏈金融業務,皆欲搶佔市場高地分得一杯羹。由此可見,供應鏈金融已然成為新風口。

在國商控股集團董事長車健看來,當下供應鏈金融方興未艾,未來市場發展潛力仍有待深挖。隨著區塊鏈、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先進科技的深度應用,2018年供應鏈金融的發展將迎來大爆發。藉此契機,國商控股集團全方位佈局供應鏈金融,積極探索產融結合新模式,腳踏實地以金融資本助推實體產業發展,扶持小微企業,服務實體經濟,力爭成為互聯網經濟時代的頂級產業資本運營商。

供應鏈金融強勢崛起 小微企業融資迎來政策甘霖

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17 年中國供應鏈金融市場規模為13萬億元,這個數字預計在2020年增長至15萬億元。正是基於供應鏈金融萬億級的市場規模以及在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題、創新產融結合服務模式並推動實體產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國家和地方政府不斷密集發佈相關政策予以扶持。

2017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指導意見》提出,鼓勵商業銀行、供應鏈核心企業等建立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為供應鏈上下游企業提供高效便捷的融資渠道;2018年4月,商務部等八部委聯合下發《關於開展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試點的通知》提出,推動供應鏈核心企業與商業銀行、相關企業等開展合作,創新供應鏈金融服務模式,為符合條件的中小微企業提供成本相對較低、高效快捷的金融服務;此外,江西、上海、廣東、浙江等十餘省份在鼓勵培育供應鏈創新應用的政策中,也對供應鏈金融發展著墨甚多。

對此,車健認為,目前供應鏈金融是實體企業獲得融資服務的最佳途徑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中小企業融資缺口,解決了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他預計,國家利好政策支持加之未來廣闊的市場需求,均將有力地推動供應鏈金融持續、健康、穩定發展。

供應鏈金融前景展望 智慧化是未來發展方向

在談到對供應鏈金融的前景展望時,多位業內人士表示,政策鼓勵、技術推動、銀行轉型、產業變革等因素正在重塑供應鏈金融產業。因此,未來的供應鏈金融是新制造、新金融、新技術的跨界融合。

供應鏈金融知名專家、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教授宋華曾表示,智慧型供應鏈金融是未來發展的方向,金融科技將成為推動智慧供應鏈金融發展的主導力量,要充分利用區塊鏈、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創新技術來提升供應鏈金融的質量和效率。

這正與國商控股集團全方位佈局供應鏈金融的思路不謀而合。車健表示,“國商控股集團的供應鏈金融業務正是基於大數據進行資源和數據的整合應用,基於區塊鏈解決信用問題,基於人工智能解決效率和真實性問題。這些先進技術的深度應用必將進一步提升供應鏈金融的風控能力,降低綜合運營成本。未來,在互聯網+的浪潮中,國商控股集團必將不斷創新供應鏈金融服務模式,最終搭建一個智慧化的供應鏈金融服務體系。”

國商控股佈局供應鏈金融 產融結合賦能實體產業

自成立伊始,國商控股集團就將發展供應鏈金融作為集團業務的重中之重,依託強大的電商基因和雄厚的資本實力,堅持產融結合、以融助產的發展戰略,以助推實體經濟發展為價值核心,在“高科技、醫療+養老、交易鏈金融和教育”四大前沿領域不斷深耕,為產業園區、特色小鎮、高新技術、醫療養老、教育產業等提供全產業鏈金融服務。

國商控股集團之所以全方位佈局供應鏈金融領域,首先是因為,供應鏈金融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中小企業融資缺口,可以幫助小微企業解決資金問題,真正推動實體經濟發展;其次,側重供應鏈金融業務可加速集團業務轉型升級,提升集團的市場競爭力;再次,發展供應鏈金融還有利於核心企業改善上下游供應鏈關係,整合並優化資金流、物流及信息流,提升整個實體經濟供應鏈的運作效率和價值。

“可以預見,這是一個萬億級的市場,不可能一家獨大,任何參與者都有機會。”車健說道,“未來,國商控股集團將繼續發揮產業資本運營商的各項優勢,積極探索產融結合新模式,以供應鏈金融創新賦能實體產業,深入產業細分領域做深、做透、做大、做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