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爲什麼腎病綜合症,容易形成血栓?

5.為什麼腎病綜合症,容易形成血栓?

“科普為饗,溫暖以待,講述腎自己的故事”...

引言:在臨床治療過程中,有時候會碰到腎病綜合徵的患者,突發腰痛、出現血尿或血尿加重,有的出現了少尿、甚至發生了急性腎衰竭。去醫院詳細一查,發現腎靜脈有一大塊血栓形成,這事怎麼回事呢?

5.為什麼腎病綜合症,容易形成血栓?

為什麼腎病綜合症患者容易發生血栓栓塞?

簡單的說:之所以容易形成血栓,是因為患者存在高凝狀態,而腎病綜合徵患者出現高凝狀態的原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

有研究評估了止血活化情況的檢測指標,提示即使是無症狀的腎病患者也存在持續性亞臨床凝血的證據,比如:多種止血方面的異常,包括抗凝血酶及纖溶酶原水平降低(因尿流失)、血小板活化增強、高纖維蛋白原血癥、纖溶酶原活化抑制,以及循環中存在高分子量的纖維蛋白原降解片段。

5.為什麼腎病綜合症,容易形成血栓?

悟空問答上李青大夫給出的解釋,更加形象:

白蛋白和脂蛋白1:1製造,白蛋白的分子量小隨尿漏掉了,脂蛋白的分子量大就留下,這樣脂蛋白越來越蓄積最後形成高脂血症。所以,腎病綜合徵的四個表現是:大量蛋白尿(尿蛋白≥3.5g/24h),低蛋白血癥(血白蛋白<30g/L),高脂血症和水腫。

人體的凝血和抗凝系統處於一個動態平衡中。抗凝因子的分子量小而凝血因子的分子量大,腎病綜合徵時抗凝因子最先丟失,而且丟失的更嚴重,此時凝血因子就相對佔優勢。此外,嚴重的高脂血症(腎病綜合徵的血脂比普通的高脂血症要高的多)引起血液粘稠,二者共同作用導致身體處於一種高凝狀態,特別容易發生血栓。

5.為什麼腎病綜合症,容易形成血栓?

與普通人群的發病率估計值相比,腎病綜合徵患者動脈及靜脈血栓形成的發病率都高得多,尤其是深靜脈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 DVT)和腎靜脈血栓形成(renal vein thrombosis, RVT)。肺栓塞(多數無症狀)相對常見,也有腦靜脈血栓形成的病例報告。

  • 腎靜脈血栓:鏡下或肉眼血尿、腰痛和腎臟體積大增;

  • 肺動脈栓塞:胸痛、呼吸困難和咳血;

  • 腦靜脈栓塞 : 突發偏癱、面癱、失語或神志改變。

不同病因的腎病綜合徵血栓形成的風險不同,膜性腎病患者的風險似乎最高!

狼瘡相關的膜性腎病患者出現血栓栓塞的風險也很高。一項研究納入66例此類患者平均隨訪6.9年,15例(23%)患者出現了靜脈血栓栓塞。狼瘡患者之所以容易形成血栓,還與抗磷脂抗體等因素有關。

腎病綜合徵除了病因之外,血栓形成的風險還與低白蛋白血癥的嚴重程度有關,並且傾向於發生在病程早期。(腎病在治療初期,要多來看醫生,建議最少2周來複診一次)

腎病綜合徵時腎靜脈易形成血栓可能與治療也有一定關係,比如:利尿治療會加重腎小球后循環的血液濃縮,容易促使高凝患者的血栓形成。

參考文獻:

Renal vein thrombosis and hypercoagulable state in nephrotic syndrome.Uptodate,2018

5.為什麼腎病綜合症,容易形成血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