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日本兵埋葬在中國的烈士陵園,每年都有很多中國人獻花

在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汪清縣,有一座烈士陵園,是抗日戰爭期間烈士們的忠魂安息之地。

其中,陵園裡面有一座日本兵的墓格外引人注目,而且每年清明時節都會有人來獻花。

這個日本兵埋葬在中國的烈士陵園,每年都有很多中國人獻花

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這座墓裡埋葬的是一位名叫伊田助男的人。

那是1933年3月30日,當時一支在汪清縣打游擊的抗聯部隊,在軍長李延祿、孟涇清帶領下給予日軍很大打擊,因此在一處深山老林裡被日軍派出一個多達3000 人的旅團圍攻。

抗聯派出一支別動隊尋找突圍的出路,隊長李光發現雪地上有一些汽車車輪的痕跡,覺得很奇怪,沿著車輪走,竟然在密林裡發現了一輛日軍軍車,裡面竟然裝著三八式步槍120支,迫擊炮4門,還有子彈3萬餘發等軍火。

這個日本兵埋葬在中國的烈士陵園,每年都有很多中國人獻花

大家又驚又喜。

很快,在附近還發現了一個日本兵躺在地上,大家包圍過去才發現他已經死了,身邊石頭上壓著一張紙,寫著密密麻麻的日本字。

別動隊裡有朝鮮族戰士,懂日語,給大家唸了一下。

“親愛的游擊隊同志們,我看到貴軍宣傳品,知道你們是共產黨的游擊隊,是愛國者和國際主義者。吉普車上的軍用物資贈送貴軍,請瞄準日本法西斯軍官射擊,祝共產主義事業早日成功!我決心自殺了,但革命的精神是長存的。此致同志的敬禮。”

署名是“關東軍間島日本軍輜重隊、日本共產黨員伊田助男”。

這個日本兵埋葬在中國的烈士陵園,每年都有很多中國人獻花

戰士們都很感動,靠著這些軍火,大部隊突圍出去。

伊田助男事件讓日本人很惱火,導致這個日本旅團的全體官兵被“思想整訓”,很快連編制都沒撤銷了。

但是,中國人非常感謝伊田助男,當年的清明節,把伊田助男遺體和在戰鬥犧牲抗聯烈士合葬一處,伊田助男的名字,也傳播到了莫斯科共產國際的大會上。甚至當地一所小學都改名“伊田小學”。

這個日本兵埋葬在中國的烈士陵園,每年都有很多中國人獻花

至今,伊田助男依然安眠在抗日烈士陵園,當地群眾還給他立了紀念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