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法定數字貨幣探索現狀


全文共2044字 3分鐘可讀完


中國法定數字貨幣探索現狀

全球化加速,主權國家為代表的各經濟體聯繫更加緊密,現有支付結算方式已無法滿足當今快速跌進的需求,紛紛開始嘗試利用數字貨幣開展支付結算操作。目前,多國金融監管機構正在研究推出基於區塊鏈的法定數字貨幣。在中國,數字經濟高速發展,實現支付環節數字化,正成為經濟調控新抓手。


探索沿革


據瞭解,中國人民銀行已經在數字貨幣領域進行了多年的探索。

2014年,中國人民銀行成立發行法定數字貨幣的專門研究小組,論證央行發行法定數字貨幣的可行性;

2015年,中國人民銀行開始對數字貨幣領域的一些重點問題開展調研並形成了一系列研究報告,發行法定數字貨幣的原型方案已完成兩輪修訂;

2016年初,中國人民銀行召開的數字貨幣研討會,明確了發行數字貨幣的部署;

2016年11月,中國人民銀行下設的印製科學研究所計劃招聘專業人員進行數字貨幣研發工作,並籌備數字貨幣研究所;

2017年1月,中國人民銀行在深圳正式成立數字貨幣研究所;

2018年1月,數字票據交易平臺實驗性生產系統上線試運行,結合區塊鏈技術前沿和票據業務實際情況對前期數字票據交易平臺原型系統進行了全方位的改造和完善;

2018年3月,人民銀行召開2018年全國貨幣金銀工作電視電話的會議指出,穩步推進央行數字貨幣研發。

2018年9月,“2017年度銀行科技發展獎”評審領導小組會議上,數字貨幣研究所的《法定數字貨幣模型與參考架構設計》項目榮獲一等獎。

中國人民銀行在區塊鏈金融和法定數字貨幣領域的成果開始受到其它國家央行及世界金融界的關注。在這個背景下,雖然比特幣作為非法定貨幣前途未卜,但中國人民銀行主導的數字貨幣動態頗具看點。

中國法定數字貨幣探索現狀

此前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2017年中國以225項區塊鏈專利位列全球第一,這其中,中國人民銀行的貢獻力度可謂最大。

另據IPRdaily公佈的“2017全球區塊鏈企業專利排行榜(前100名)”數據,“央行系”以專利總數68超越阿里巴巴獲得2017全球區塊鏈專利冠軍。

國家知識產權局發佈數據顯示,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已經申請了71項專利,內容從數字貨幣錢包到數字貨幣體系的主要方案設計。在2017年公開了32項數字貨幣專利後,2018年人民銀行再度公開了14項專利。

據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SIPO)發佈的數據顯示,今年5月29日至今,中國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公佈了4項專利申報,分別為"數字貨幣交易信息的查詢方法和查詢系統""一種數字貨幣錢包的同步方法、終端和系統""一種數字貨幣兌換方法和系統""基於數字貨幣錢包查詢關聯賬戶的方法和系統"。

從專利申報的方向可以看出,中國已經為發行國家數字貨幣做最後的基礎性技術攻堅,而且已經有了成型的整體鏈條式架構。

“數字貨幣作為一種貨幣,銀行業金融機構主動對接國家戰略,不斷優化區域佈局,加快金融科技戰略佈局”,人民銀行前行長周小川表示,中國研發的法定數字貨幣為DC/EP,已經開發出原型。

中國法定數字貨幣探索現狀

據瞭解,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框架設計原則包含以下六點:

1、安全穩定,要求商業市場分析,科技保障安全以及反饋措施;

2、便捷效率,包括程序優化和多種支持方案;

3、專利可控,在這一部分談到了專利的設計發展與整合;

4、多層設計,識別所有的收益,弱關聯的層設計,定義互動標準使連接受約束,中央化控制與分佈式建設;

5、中立性與收益性,包括科技上的中立與競爭擇優機制;

6、大眾發展。


數字貨幣能提高交易效率並節省成本,促使銀行等金融機構提升服務水平,促進普惠金融發展。其技術可以讓任何參與者都無法偽造數字貨幣,減少交易風險。

探索目標

數字貨幣及其背後的區塊鏈技術創新引起各國金融機構廣泛關注,當今世界,積極探索法定數字貨幣的經濟體,大概有兩種目標:

一,利用數字貨幣解決國內支付結算方式的弊端

數字貨幣使用高科技為支點,安全、流通、識別方面具有優越性。數字貨幣能以終端系統為單元實現交易,降低了貨幣的使用成本,提高了貨幣的安全性。而且將是家庭和企業保持流動性財富的便利方式。

在日本,為了解決國內傳統支付結算方式的弊病,以及應對國外支付巨頭的壓力,大型商業銀行與70家地方銀行研究發行共同的虛擬貨幣"J-COIN"。

在瑞典,因多種原因紙鈔使用量下降,移動支付迅速崛起。瑞典央行為避免由此導致的失去金融監管控制權旁落,正積極研究推出國家數字貨幣克朗(e-krona)。

二,部分國家貨幣體系出現問題,藉助法定數字貨幣穩定經濟

中央銀行數字貨幣(CBDC)既能有效利用區塊鏈技術手段創新貨幣體系,提升貨幣交易和使用時的便利性,又能保持央行貨幣政策的相對穩定性。

委內瑞拉,多年來深受惡性通脹和貨幣貶值的困擾,原有的法定貨幣體系早已崩潰,該國正嘗試通過發行所謂“石油幣”以強化經濟主權,對內治理通貨膨脹問題,對外打破美國施加的金融制裁。


小結


應當說,各國紛紛加緊對法定數字貨幣的研究與實踐,都對該國具有現實和歷史意義。在中國,數字貨幣的發行有利於人民幣“走出去”,伴隨著全球金融基礎設施改善,在信息空間技術的推動下實現金融數字化。

不可忽視的是,全球金融監管部門都應加強對加密資產監管,用數字化的方式提升對加密資產監管過程的有效介入,防止監管套利。

行路難,未來對法定數字貨幣的探索將是曲折且充滿挑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