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在你杯子上寫的是什麼鬼?

在星巴克點咖啡,店員會拿一隻馬克筆,在你的杯子上寫寫畫畫,字跡感人,恍如醫生的藥方

他們到底寫的什麼鬼?

如果你留心,會看到星巴克的咖啡杯上,有一列英文單詞,每個單詞下,都對應一個小格子,就像這樣:

星巴克在你杯子上寫的是什麼鬼?

店員在單詞下面的格子裡「亂寫亂畫」,其實是在告訴咖啡師:客人的咖啡要什麼口味、美式還是拿鐵、加糖不、去冰不。

這麼說來,還真跟藥方差不多。

星巴克在你杯子上寫的是什麼鬼?

Decaf, Shots, Syrup, Milk, Custom, Drink

把杯子上這 6 個單詞研究透,就如同讀懂了藥方,點咖啡時你就能佔據主動,質問店員:

誒你這藥配得不對吧老鐵?

Decaf

首先來看第一個詞:decaf

decaf 是 decaffeinated coffee 的縮寫,意為「脫咖啡因的咖啡」。

咖啡、茶之所以能夠提神,是因為它們都含有 caffeine(咖啡因)

在咖啡因的刺激下,人的大腦能保持相對興奮的狀態,不犯困。

但很多人——比如我——只是單純地饞咖啡的味道,而不需要咖啡提神的功能。

於是,decaf(脫咖啡因的咖啡)應運而生,拒絕「咖啡一小口,失眠一整夜」的尷尬。

星巴克在你杯子上寫的是什麼鬼?

Shots

如果你經常看美劇,應該對 shot 不陌生。

美劇中,經常會有主角去酒吧,沖服務生打個響指:A shot of whisky, please(來一小杯威士忌)。

這裡的 shot, 就是一小口、一小杯的意思。

而在星巴克,shot 指的是「濃縮咖啡的份數」。

杯型不同,對應的濃縮咖啡的份數(shots)也不同:

小杯(short):1 shot,即 1 份濃縮咖啡

中杯(tall):1 shot,即 1 份濃縮咖啡

大杯(grande):2 shot,即 2 份濃縮咖啡

超大杯(venti):2 shot,即 2 份濃縮咖啡

對了,小杯在國內是不存在的,直接中杯起賣,這種操作讓很多人在點單時很迷茫,連羅老師也被秀了一臉……

星巴克在你杯子上寫的是什麼鬼?

Syrup

去星巴克點單,女生可能經常會選擇香草口味,syrup 就是咖啡口味的決定因素——「糖漿」

星巴克的糖漿無非就以下 5 種:

香草味(vanilla)

榛果味(hazelnut)

焦糖味(caramel)

杏仁味(almond)

經典糖漿(classic)

下次點榛果拿鐵,你可以注意一下,看店員是不是在 syrup 那裡寫了一個 H(hazelnut)。

一般來說,一杯咖啡只配一種糖漿,但是如果你天生愛冒險,也可以請咖啡師為你定製一杯混合口味的,後果自己承擔。

星巴克在你杯子上寫的是什麼鬼?

Milk

Milk 就無需贅言了,牛奶。除了美式,星巴克的咖啡都會配不同比例的奶。

但奶跟奶可不一樣,全脂奶、脫脂奶、豆奶,你要奶種?

星巴克的默認選項是全脂奶,如果你主動跟店員要求

non-fat milk(脫脂奶),店員就會在杯子的 Milk 那裡寫個大 N,或者乾脆跟咖啡師隔空喊話:這位正在減肥,懂了?!

星巴克在你杯子上寫的是什麼鬼?

Drink

其他格子,店員可以不填,但是「Drink」這一格也不寫的話,一臉懵逼的咖啡師可能會炸毛。

Drink 意思是「飲品」,它決定了咖啡的種類

,我們平時常說的拿鐵、摩卡,其實都是不同種類的「Drink」。

不同的「Drink」都有對應的簡寫字母,比如:

L:拿鐵(Latte)

C:卡布奇諾(Cappuccino)

CM:焦糖瑪其朵(Caramel-Macchiato)

M:摩卡(Mocha)

A:美式咖啡(Americano)

星巴克每次上新品,做促銷,其實就是新瓶裝舊酒,在四大 Drink(拿鐵、卡布奇諾、焦糖瑪奇朵、摩卡)的基礎上,混不同口味、比例的糖漿(syrup)和奶油(cream),一杯應季新品閃亮登場。

星巴克在你杯子上寫的是什麼鬼?

Custom

大熱天的,星巴克咖啡裡的冰塊太少,我想多加點,店員該怎麼寫?也沒有 Ice 這個選項啊?

為了滿足顧客的個性化需求,星巴克留了 Custom 這個選項。

Custom 的意思是「習慣」,在星巴克可以理解為「私人訂製」

你的獨特需求都會體現在這裡:要不要去奶油?熱的冷的還是常溫的?奶泡要不要少來點?等等。

至於該怎麼寫在杯子上,完全看店員的心情。比如說顧客想要多加冰塊,店員可能會寫 X ice,甚至 XL ice,X 表示 extra,額外的;顧客不想要奶泡,店員會寫 nf,表示 no foam。

星巴克在你杯子上寫的是什麼鬼?

萬萬沒想到,8月豆瓣評分最高的電影,居然是這部!點擊【瞭解更多】瞭解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