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狐報恩(傳奇故事)

天狐報恩(傳奇故事)

唐朝太和年間,有個隱士叫姚坤,不追求光宗耀祖顯貴發達,常用釣魚來滿足自我。

他住在東洛萬安山的南邊,彈琴、喝酒是自行其樂的方法。

他的鄰居中有個獵人,常用網抓狐狸、兔子為生。

姚坤性情仁愛,經常買後再放了它們,這樣活下來的有幾百只。

姚坤從前有座莊園。賣給嵩嶺的菩提寺,姚坤就靠這些錢買狐狸、兔子。

他知道管理莊園的和尚惠沼,做事兇狠。

他曾在空曠之處挖了口井,好幾丈深,扔進數百斤的黃精,想找人試著服用,觀察那人的變化。

有一天,他把姚坤灌醉,扔到井裡,用石磨蓋住井口,姚坤醒過來後,沒辦法出來,餓了就吃黃精。

幾天後的夜裡,忽然有人在井口叫姚坤的姓名,對他說:“我是狐狸,感謝你救了很多我的子孫,所以來教你出去的方法。我是天狐,最初住在墳墓裡,上面有個小孔,從小孔能看見銀河裡的星星,我心中嚮往,恨身子不能飛上天,就凝神注視盼望著,忽然不知不覺中飛了出來,凌空駕著雲,飛上銀河,見仙官就行禮。你只要能去集中精神去除雜念,專心致志於玄妙虛無,象這樣非常正確地去做,不出三十天自然就會飛出,即使孔洞極小,也無所謂。”

姚坤說:“你根據什麼?”

狐狸說:“你沒聽到《西升經》裡說:‘精神能使形體飛起來,也能移動大山。’你好好地努力吧。”

說完就走了。

姚坤相信它說的,照著去做,大約一個月後,忽然能從石磨的孔中跳出來。就去見和尚,和尚大驚失色,檢視那口井,依然如故,和尚對姚坤以禮相待,詢問原因。

姚坤告訴他:“只是在裡面吃了一個月的黃精,身體輕得象神仙,自己就能飛出來,小孔洞也無所謂。”

和尚信了他的話,讓弟子用繩子把自己送到井下,請弟子一個月後從小孔裡看他。

弟子們照他說的做,一個多月後來看,和尚已死在井裡。

姚坤回家十多天後,有個女子自稱叫夭桃,造訪姚坤,說:“我是富家的女兒,被少年引誘出來,少年失蹤了,不能再回家了,願意為你操持家務。”

姚坤見她容貌豔麗嬌好,甚至於詩篇書信,都能領會其精妙。

姚坤很喜歡她。後來姚坤去參加由皇帝下詔而作文賦詩的活動,帶著夭桃進京。到了盤豆館,夭桃不高興,拿過筆在竹簡上寫了一首詩:“鉛華久御向人間,欲舍鉛華更慘顏。縱有青丘今夜月,無因重照舊雲鬟。”

誦讀詩文良久,姚坤顯得迫不及待的樣子。

忽然有個叫曹牧的人,派人牽著一隻良種狗,要獻給裴度,進入旅館裡。狗一見夭桃,憤怒地瞪著眼拉著鐵鏈,蹲身縱步跳上臺階。

夭桃也變成狐狸,跳上狗背,挖出狗的眼睛。

狗驚慌失措,哀號地奔出旅館,朝著荊山逃竄。

姚坤非常害怕地追趕,走了幾里地,見狗已經死了,狐狸也不知去向。

姚坤心情愁悶悲痛惋惜,一天也沒前進一步。到了夜裡,有個老人帶著美酒造訪姚坤,說:“是老相識。”

喝完酒,姚坤也沒明白相識的原因。老人喝完酒,作了個長揖而走,說:“也足夠報答你的恩情了,我的孫女也平安了。”

就不見了,姚坤才知道是狐狸。以後靜悄悄的再沒消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