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修行的女子|她是平南王尚可喜最宠爱的小女儿

耀济 生活禅时代 今天

那些修行的女子|她是平南王尚可喜最宠爱的小女儿

2018年第 48 期 | 总第 66 期 | 824日出版

清代,有比丘尼,法号自悟,辽东人。

那些修行的女子|她是平南王尚可喜最宠爱的小女儿

她是平南王最宠爱的小女儿

其父为平南王尚可喜。尚可喜共有三十二个儿子,十七个女儿。在女儿里,自悟排行最小,从小心地善良,吃素拜佛,没有贵族出生的骄横气息。长大以后,自悟看到兄弟们仗着高官子弟出身,一个个飞横跋扈,盛气凌人,痛心疾首:既为被欺凌的老百姓叫苦,又为兄弟们多行不义必自毙担忧。

心中常有这种深深的忧患,身体又不太好,有一天,自悟病倒了。病床上,自悟想了很多。

那些修行的女子|她是平南王尚可喜最宠爱的小女儿

勇敢地跳出平南王府

父母亲心疼小女儿,百般照料劝慰。终于,自悟向爹妈提出:”我一病至此,怕亦难愈。想来想去,只有出家做尼姑,求佛菩萨保佑,在清净的尼庵修持中,病情也许渐渐能康复。”

父母答应了她的要求。

清圣祖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平南王尚可喜在南海越井冈的南面,择风水宝地,为自悟建了座檀度庵。还安排几个侍女同她一起出家。

出家以后,自悟一心清净,不再为家庭的专横跋扈烦心,瘦弱的病体,也慢慢恢复了。

那些修行的女子|她是平南王尚可喜最宠爱的小女儿

插图 | 锦呈

一同出家的比丘尼中,有一位法号无我,能诗善画,尤其擅长人物画。在自悟没有出家以前,无我曾经为她画过一张肖像,画中的自悟披长发,着锦绣紫衣,非常美丽,可蛾眉双蹙,好像心底埋着深深的忧愁。

当时自悟非常欣赏此画,认为非但描形,亦且绘神。

那些修行的女子|她是平南王尚可喜最宠爱的小女儿

谁人不是赤身来?

出家以后,一个大伏天,自悟在浓绿的芭蕉苔色之中,支颐枕石而卧,非常潇洒。芭蕉与佛有缘,《维摩诘经》言:”是身如芭蕉中无有坚。”

见此情景,无我取来纸笔,又绘一图。并题诗一绝:

六根净尽绝尘埃,嚼蜡能寻甘味回。

莫笑绿天陈色相,谁人不是赤身来?

清净空灵的禅意,尽在其中。

清代樊封编著的《南海百咏续编》里,有一首七绝,如是描述自悟:

一串牟尼脱火坑,慵中佼佼铁铮铮。

蒲团不堕红羊劫,笑彼飘零孔四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