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国考行测言语理解题须具备的两种能力

众所周知,言语理解的题量在国考行测考试中占比在30%左右,并且言语理解相较于其他版块更侧重于日常积累和思维构建。泰州中公教育(http://tzhou.offcn.com/)认为,考生在备考时可以从以下几种能力入手:

一、语境分析能力

语境分析能力本质上说是通过上下文关系的分析判断出空白处的词义,空白处与上下文之间呈现出解释关系、反对关系、递推关系、联合关系等,下面我们来看一道反对关系的题目。

例1.常言道:水火不相容,但暴烈的火山却有可能塑造出________的湖泊。这些湖泊往往能够吸引众多游客前来,不仅因为秀丽的风光,也和其具有特殊的________价值息息相关。通过对湖泊沉积层的分析,学者们可以分析出全球气候变化的规律。

A.清澈 考古 B.壮阔 科学

C.宁静 科研 D.幽深 学术

【答案】C。中公解析:根据第一空的前后句可知:“暴烈的火山”与“________的湖泊”相对,应选择“暴烈”的反义词,四个选项中“宁静”最合适。第二空,前文说“分析出全球气候变化的规律”,“科研”能与之相应,故本题答案为C。

在本题中,转折词“却”是反对关系的判断标志。选项中“清澈”的反义词是“浑浊”,“壮阔”的反义词是“狭窄”,“幽深”的反义词是“浅显”。只有“宁静”与“爆裂”能构成反对关系,故选择C项。如果考生对反对关系掌握较好,该题比较容易选对。

二、词语辨析能力

很多逻辑填空题仅仅根据语境分析能力并不能选出唯一一个答案,可能多个选项的词义都满足题干所需要的大致词义。此时我们需要用到具体的辨析方法来寻找近义词之间的差异,比如:搭配对象、含义侧重、适用范围、感情色彩等方面。

例2.尽管环境保护任务艰巨,但却迫在眉睫,不容________。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不是对立的关系:一方面,经济发展一定要以环境的________能力为基础;另一方面,环境保护________的是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不会阻碍经济的健康发展。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推脱 承受 抑制 B.推脱 承载 制约

C.推托 承受 抑制 D.推托 承载 制约

【答案】B。中公解析:第一空,题干的含义是不能不承担这项任务和我责任,“推脱”的意思是推卸、推辞,主要指摆脱、开脱责任、问题、事情等,使与己无关,与题干语境相符,排除C、D;C、D中的“推托”的意思是借故拒绝,即不直接加以拒绝,而是婉言拒绝。再看第二空,环境保护是人们应该承担的责任,“环境承载能力”是固定用法。故本题选B。

本题中每个空的四个选项都是近义词,所以利用语素联想法和遣词造句法把词语之间的区别辨析出来才是解题的重点,同时我们也发现对于固定搭配和常见实词、成语的积累也尤其重要。

中公教育专家介绍的以上两方面的能力主要解决的题型是言语理解中的逻辑填空,希望对大家备考有所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