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之光|杰出人民教师林启福:富有情怀的教育家型校长

人物名片

师范之光|杰出人民教师林启福:富有情怀的教育家型校长

林启福,中小学正高级教师。1991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曾在福建省三明师范学校任教。1997年始,在三明市列东小学(三明市实验小学前身)主持工作;1999年通过公开选拔担任该校校长。2013年至今,担任三明学院附属小学校长、党支部书记,兼任三明学院客座教授、福建省人民政府第十三届特约督学,福建省教育厅遴选小学唯一参加教育部首期中小学“卓越校长”领航工程培养、福建省首批中小学名校长,荣获“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先进个人”“福建省优秀教师”“福建省首批中小学名校长”等称号。

“教育应秉持初心与情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林启福

师范之光|杰出人民教师林启福:富有情怀的教育家型校长

林启福和毕业班孩子谈心

术有专攻:追求教育工匠精神

“为人师者,当有一颗匠心。”在他20多年的办学实践路上,林启福站在基础教育的前沿以教育守望者的姿态,专注投入、积极探索儿童教育的本真,探索出“情境-体验-感悟-导行”独特体验式教学模式。他把课题研究作为破解教育教学问题的助推器,他统领学校德育课程开发、课程实验和课程评价,主持开发德育校本课程《朝着幸福出发》《构建“三位一体”德育体系》获得专家同行的好评,20多篇论文刊登在CN刊物。作为三明市《品德与社会(生活)》学科的实践导师,他和课题组成员多次被省内外学校和教育团体邀请介绍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和情境体验教育、课程开发等方面的经验,在引领推进三明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2016年9月,他成为了福建省首批中小学正高级教师,2018年4月专著《“福泽教育”引领学校变革》在北师大出版社出版,列入教育部“校长国培计划”——卓越校长领航工程中小学名校长领航丛书。

琢玉成器:特别的爱给特别的孩子

师范之光|杰出人民教师林启福:富有情怀的教育家型校长

林启福和学生们共庆“六一”节

“林校长,感谢您在我孩子生命最后的那段日子里,无微不至地呵护这个多动症孩子,让他愉快地在校园里度过一段无拘无束的生活!”这是一个单亲妈妈在孩子患脑瘤不幸离世后发给林启福的一条信息。这名特殊孩子的离去,给了林启福很多思考和触动。他的脑海中不时盘桓起孔子“仁者爱人”之说。这种爱的基本原则,触动了林启福重新审视学校教育的功能和价值。作为一名基础教育管理者,林启福认为教育的本真,不是甄别,而是对当下每一个生命的深切关怀。

为此,他在学校倡导“三特工程”——对特长生不满足,实行高起点、严要求的培养工程;对特殊生不放弃,实行个别辅导教育工程;对特困生不嫌弃,实行减、免、捐、助的帮扶工程。他让走进校园的每一个孩子自由呼吸、幸福成长,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机会过一种完整的教育生活,从容地走向属于自己的幸福人生。

在他“仁者爱人”的儿童教育观下,一所小学校培植出了大情怀,丰润了一座山城学校教育的价值。“好校长当如林启福!”全国著名语文教育专家薛法根在学校调研诊断时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励精图治:成就有质量的好学校

林启福从福建师范大学毕业时,毅然放弃了在省城大学留校的机会,回到山城任教,他还多次拒绝了沿海发达地区提供优越条件的邀请。很多人不理解他的选择,但林启福认为这是教育人的本色。

28岁任校长以来,从三明市实小“让出黄金宝地、造福子孙万代”征地工程,到三明学院附属小学困扰22年之久的扩容工程项目推动,他多方奔走取得政府的支持,以果敢的魄力改善办学条件,为师生的生活学习创造了更好的教育环境,使他在任的两所小学都成为三明最具影响力的名校。

2013年调任三明学院附小后,他着力打造“师德高尚、专业精湛、团结协作、追求卓越”的优秀教师团队,引领学校发展变革。在他的引领下,学校涌现省市区级骨干、学科带头人和名师46人,特级教师2人,高级教师12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支撑了学校快速发展,也使三明学院附小成为了三明基础教育发展的新名片。

“林校长和学校双主体发展,印证了教育部领航培养工程的意义所在。”江苏教育干训干部培训中心常务副主任、首席专家严华银给予高度评价。


师范之光|杰出人民教师林启福:富有情怀的教育家型校长

2018年教育部首期领航名师培养工程汇报会

大爱无疆:致力于公平有质量的教育

作为教育部首期中小学名校长领航班成员,林启福在致力于办好学校的基础上,又把目光投向了广阔的乡村和祖国西部。

“我们应直面山区教育生态相对滞后的问题。”自2015年9月“林启福名校长工作室”成立起,林启福的视野就从本校拓展至工作室成员学校以及本区域内其他薄弱学校的全面发展上。近三年来,工作室以牵手企业家协会、商会募捐等方式筹措资金近十万元,帮助尤溪、大田、永安等10多所学校改善了办学条件,解决了它们的实际困难。

林启福认为,“送培送教”活动是最直接、最实际的一种帮扶。为此,他身体力行,积极参与市教育主管部门开展的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检查指导,检查评估指导培训涉及12个县市区30多所学校。工作室还通过跟岗学习、名师带徒、送教送培、入校诊断、巡回讲学、教育思想报告会等多种形式,实施“学校帮扶工程”“教师帮扶工程”,帮扶100多名校长追求教育理想,探索适合校情发展的办学之路,他的帮扶足迹遍及云南、新疆、宁夏等边陲之地。

2017年,三明学院附小成为三明市区六个总校制先行试点之一。他积极响应三明市委市政府在教育发展战略上提出的树立市区教育“一盘棋”思想,以“共建 共享 共进 共赢”理念,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引领,开启了总校制办学改革的新探索。

他从大山深处走来,从矢志当一名乡村教师,到成为一名省优秀教师;从一名小学校长,到成为一名省名校长再到国家级卓越领航校长;从一所学校到组建片区学校、同城化学校和牵手农村学校实现“一校带十校”,再到成立分校的总校制办学,他始终致力于基础教育的“公平而有质量”均衡发展。27年矢志不渝的坚守,他用不懈的奋斗书写了当代好老师的美丽人生,实现了永远做“学生生命成长守护者”的教育誓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