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的不應該是貧窮,是你自己!

近日,一篇18歲女生關於自己、關於貧窮、關於希望的文章引發了網友的強烈反響。這名女生叫王心儀,剛剛在高考中取得了707分的成績,被北大中文系錄取。她的文章,像是踩到了一些公知的尾巴,公知們紛紛“嗷嗷”亂加,在他們的文章中,各種“屎尿屁”噴湧而出,完全自己一貫的道貌岸然的形象。

何必呢!

感謝的不應該是貧窮,是你自己!

專門到網上找了那篇《感謝貧窮》,仔細看下來,沒毛病呀!王心儀通篇想表達的意思,貧窮激勵了她成長,貧窮讓她早早地認識到了生活的真相,從而更加篤信“知識改變命運”這一樸素價值觀,通過個人的努力,最終考上北大。

想想幾乎每一個都是從學生時代過來的,嚴格地說,我們所受的教育就是傳統的儒學教育,講的教的都是“五講四美三熱愛”,就連背誦的文言文都是:“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這樣章節。

她面對貧窮的環境,沒有氣餒,她把學校教給自己的價值觀,堅定的實踐了。王心儀文章背後,想說的是貧窮激發了她的鬥志,自己下定決心,無論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家庭,都要改變自己的命運,她最應該感謝的是她自己。

她當然沒有哪些在社會上廝混多年的公知,那麼偷奸耍滑,那麼愛抱怨。

按照公知們的思維模式,如果自己貧窮了,當然要反抗呀!反抗的方式,就是去責備父母,抱怨國家,去網上寫文章罵社會!但,這些能夠解決,一個在山溝溝裡的小姑娘的困境嗎?

沒有任何意義!想起了,晉惠帝司馬衷說的那句話,“百姓肚子餓沒米飯吃,為什麼不去吃肉粥呢?”

個人感覺,王心儀在面對貧窮,她至少做到了三點:沒有放棄自己的努力,沒有放棄自己好奇的心,沒有讓周圍人的眼光影響自己。

(一)貧窮刺傷了自尊,但強化她更加努力

貧窮,讓她從小就沒有玩具,沒有新衣服,別說零食,就連吃飽有時候都難。但這絲毫沒有打到她呀!環境越是這樣打擊她,就越增強了她改變自己命運的決心。

記得,我第一次從農村到縣城高中讀書的時候,每週回家領一次生活費,每天吃飯的錢都是定量的,每頓飯只能吃一個菜,一週只能吃一次葷菜,不能超。

有兩件事自己一輩子都無法忘懷,雖然過去16年了,但還像發生在昨天一樣。

學校食堂有6個窗口,為了避免窗口阿姨笑話自己,每頓只吃一個菜,一週都是每個窗口輪流打飯。有一天中午,自己換了一個窗口打飯,沒想到有個阿姨也換了窗口,她好像記得我了,自己倒沒有在意,指著一個菜說,打這個菜。她看了看我,問我確定嗎?我說,怎麼了?他說,這個是雞蛋炒的,是葷菜。

當時怒火馬上就上來了,但是看著自己手剩下的錢,想想後面幾天的伙食費,瞬間又沒脾氣了,讓她換了一個自己看得清且確認的青菜。

還有一次,大家吃完晚飯,紛紛地到教室準備上晚自習。在上課之前,大家你一嘴我一嘴的瞎聊,突然就聊到了今天食堂飯菜上來,我的同桌就大聲說到,今天食堂的那個紅燒肉真難吃,害得我都塞牙了。然後,轉過身問我,你說是不是?因為我沒有吃,就沒有說話。然後,他緊接著說,對了,你一週只能吃一次肉的,你當然不知道了。

貧窮確實是可以刺傷自尊的,但,當時我就堅信,我一定會走出那個學校,一定會比同桌混的更好,然後後來做到了。

說實話,我絕對不會感激那個食堂阿姨,也不會感激那個同桌,我要感激的是我自己,是自己不放棄自己,才能成今天更好的自己。

(二)貧窮狹隘了視野,但開啟了你的好奇心

從農村到大城市讀書的人,可能都有這樣的體會,原來把學習並不是一切,還有更多的東西是你要知道,要去了解的。

在縣城讀高中的那一年,自己從心底感謝一個女孩,是她讓自己知道了世界上還有更美好的東西。

高考的那年,是最最緊張的,每個人都是那種戰士上了戰場的感覺,老師更像是一個衝鋒號手,每天給大家加油打氣。在這樣的壓力之下,每個人都要找一個壓力的出口。

有的人用打籃球來解決自己的壓力。但,自己身高有限,很顯然這個不是明智之選。

有的人,用談戀愛來解決壓力,雖然那個時候學校是明令禁止的,但,只要兩個人的成績在班級不下滑,學校也是睜一眼閉一眼。對於連吃飯都成問題的我,這個是不適合,況且也沒有女孩願意和我在一起。

我的解壓方法,就是在鬱悶的時候,沿著學校旁邊的一條大河,一個人在河提上散步,吹著河風、看著船隻,天地間只有自己,那種感覺很愜意。但是,走了很多次之後,就感覺很無聊。

我座位前一排的女生,注意到了我有這個習慣,有一天就給了我一個筆記本,讓我在心煩的時候,可以看看。我打開一看,是歌詞本,密密麻記滿了歌詞。那時候,感覺只要不是試卷,有字的東西還是很可愛的。

我就仔仔細細看了很多遍,後來她告訴我,這個歌詞本是“王菲”歌曲全集,後來她把隨身聽,借給我聽。太美妙了,從來沒有聽過這麼好聽的歌聲,每一句都是那麼舒服。

後來,我除掉備戰高考,就是聽歌,她又推薦我認識了梁詠琪,陳慧琳等。在備戰高考最難的日子裡,自己寫了幾篇文章,還被出版社給收錄了,獎勵是有自己文章的一本書。

這件事情,就直接影響到了,現在自己所從事的職業。

後來考上了大學、進入工作,認識了很多人,他們帶著我知道了電影、導演、金融、創業等。

因為貧窮,前期自己只能夠專注於學習,只要自己好奇心沒有泯滅,不停地探索,奇妙的世界就會向你打開。如果,過早知道電影,音樂,也不會有後來的如痴如醉。

所以,貧窮狹隘了自己視野的同時,如果你不放棄自己,保持好奇的心態,也許你擁有的會比那些原先就擁有的人,擁有的更多。

(三)人情的世態,增強了你的情商

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這句話真的很有道理。王心儀很早就知道家庭的重擔,並且能夠體會到周圍人的眼神,以及對家人的態度。這一點,也恰恰讓她早早地就知道世間的人情冷暖,從而知道怎麼去與人相處。

這一點無論在學校,還是在工作中,都可以看的到。

因為你囊中羞澀,沒有底氣,所以你慢慢地就學會了,如何化解矛盾,學會忍耐,達成自己目標,從而也就鍛鍊了自己的情商。

但,說到底還是你自己,沒有放棄自己。無論環境怎麼對你,無論別人怎麼給你委屈,你都能忍耐,堅定地找方法,去達成自己的目標,你需要感激的是你自己。

記得,汽車之家的CEO李想,在公司上市的時候,做上市感言時候說,自己有這一天,第一個要感謝的是自己,因為自己從來沒有放棄過自己,當沒有錢買服務器而去找兄弟借錢維持公司運營的時候,自己沒有放棄;當競爭對手使用下三濫手段,讓公司瀕臨倒閉的時候,自己沒有放棄;當父母都不理解,高中輟學要去創業的時候,自己沒有放棄。

所以說,一個人一生如果過的很好,最最應該感謝的是自己;如果一生過很糟糕,最最應該責怪的也是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