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學子707分考進北大,真的應該感謝“貧窮”嗎?

2018年以至年底,大部分參加高考的考生都已經在大學上了大半個學期的課。如果家裡有孩子考上清華北大之類的名校,那一定是“家門之幸,祖上燒高香”了,甚至還會得到各種各樣的獎勵。

而有一個女孩卻趁著暑假期間打工湊學費。她就是今年高考以707分的優異成績,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的河北保定女孩王心儀,因此成就了一段佳話。而真正引起網友關注的卻是她寫的一篇文章《感謝貧窮》。

寒門學子707分考進北大,真的應該感謝“貧窮”嗎?


(王心儀)

文章中寫道:“貧窮帶來的遠不止痛苦、掙扎與迷茫。儘管它狹窄了我的視野,刺傷了我的自尊,甚至間接帶走了我至親的生命,但我仍想說:“謝謝你!貧窮。感謝貧窮!你讓我領略到真正的快樂與滿足,讓我能夠零距離地接觸自然的美麗與奇妙,享受這上天的恩賜和祝福。我是土地的兒女,也深深的愛戀著腳下這堅實而質樸的黃土地;我從卑微中走來,亦從卑微之處吸取生命的養分。感謝貧窮!你讓我堅信教育與知識的力量。來自真理與智慧的光明,終於透過心靈中深深的霧霾,照亮我幼稚而懵懂的心。貧窮可能動搖許多信念,卻讓我更加執著的相信知識的力量。”

王心儀的文章中字裡行間透露著真實的自己,她在逆境中奮鬥付出的故事確實也感動了不少人。她的成長故事更是展現了這個社會的正能量,激勵了無數的莘莘學子。

寒門學子707分考進北大,真的應該感謝“貧窮”嗎?


但貧窮究竟值不值得感謝呢?這讓我想到心理學上的抗挫折教育。挫折和苦難往往能激發人的潛能,許多到達光輝頂點的人往往並不是生活得順風順水的人,而是那些在生活中遭受挫折,經歷磨難歷練的人,這是因為安逸充裕的生活環境,往往會讓人喪失鍛鍊意志力的機會。而那些生活在逆境中飽經風霜的人,才能更深刻的理解什麼叫成功。

苦難本沒有意義,戰勝苦難才有意義

貧窮本身沒有意義,它只會造成困難。貧窮無法造就美好的性格與品質,克服和戰勝貧困造成的困難,才能提升這段經歷的意義。

寒門出貴子,一直是人們熱議的話題

寒門出貴子,形容家庭條件差,卻能自強不息,出人頭地。貧苦人家的孩子往往比較能吃苦,但2011年8月,一位教師在網上發帖:做了15年的老師我想告訴大家,這個時代寒門再難出貴子。

帖子稱:20年前寒門出貴子,越貧窮的孩子越珍惜學習的機會越容易有出息,20之後的拼爹時代,精英多出自富裕家庭。在教育投入不足的情況下,教育資源傾斜在大城市,即使寒門學子上了大學,但如果想“鯉魚跳龍門,找到好工作,成為傳說中的“貴子”,仍然有一定的難度。

寒門學子707分考進北大,真的應該感謝“貧窮”嗎?


在這種背景下,王心儀憑藉著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北大,一個起點低的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奮鬥,從高考階段性的競爭中,得到了一個欣慰的結果的個案。這個個案可以給家庭困難的孩子帶來信心,但絕不能因此而肯定貧窮。

不能因為這樣的個案,或直白或暗暗的感謝貧窮。因為還有很多像王心儀一樣生活在貧困狀態下的孩子,也許他們並沒有王心儀的這份韌勁,而是在與自己同齡人的競爭中早早的退出了比賽。

如果貧窮有意義,那還追求什麼富裕?如果貧窮有意義,那還做什麼扶貧工作?

要肯定一個家庭貧困孩子的努力和奮鬥,但如果藉此機會將貧窮的狀態當成雞湯,那就把個案價值的意義帶偏了。其實每當看到寒門貴子這種勵志新聞時,我們總是很容易感動,因為明白他們克服了很大阻礙,才換來了這個改變命運的機會。

王心儀不必感謝貧窮,她應該感謝在逆境中頑強生存的自己,感謝用努力來改變命運的自己,感謝輸在起跑線上卻拼命努力奔跑的自己。

寒門學子707分考進北大,真的應該感謝“貧窮”嗎?


致所有在逆境中努力奮鬥的朋友!每一個生命都是奇蹟,每一個你都有無限的可能!

不管我們是出生在富貴人家家庭,還是活於沼澤。每一個為自己人生付出努力的自己都值得被尊重,值得被犒賞。

感謝自己,感謝自己從未放棄!

寒門學子707分考進北大,真的應該感謝“貧窮”嗎?

寒門學子707分考進北大,真的應該感謝“貧窮”嗎?

以德為本,身心同療

喜悅心理健康俱樂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