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微商私房月饼走俏网络,“三无产品”你敢吃吗?

「注意」微商私房月饼走俏网络,“三无产品”你敢吃吗?

中秋节临近,月饼市场也热闹起来。一些微商销售的月饼以“纯手工”“无添加”“可订制”为卖点,颇受消费者青睐。但是,很多人可能没想过或者忽略了:网络自制食品大多可能是“三无产品”,一旦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消费者难以维权。

「注意」微商私房月饼走俏网络,“三无产品”你敢吃吗?

点击音频,了解详情

微信、朋友圈销售的私房月饼,虽然价位大多在200元以上,但仍吸引了不少消费者。

感觉自已的材料贷真价实吧,吃着放心些,亲戚朋友好多订做的。

「注意」微商私房月饼走俏网络,“三无产品”你敢吃吗?

不少手机控都表示会通过朋友圈或微店买食品,除了像中秋节月饼这样的时令食品,日常还会购买朋友家或者微商做的私房菜、烘焙达人自制的甜点等。某月饼微商营销员说,像是“黑金脏脏月饼”、“芝士蔓越莓月饼”、“冰淇淋月饼”等口味独特,都是目前的网红款。

微商营销人员

我们从8月中旬就开始推出花好月圆月饼系列,不仅纯手工、无添加,而且我们的食材像芝士、黄油都是法国进口的,卖的比较好的就是这个黑金脏脏月饼,每天能接到二、三十单。

不过,这样的“私房月饼”实际味道却不如名字甜美,还会带来烦心事。北京市民郑女士在微信朋友圈购买了一盒月饼。到货后,郑女士尝了一下,发现五仁馅儿的月饼有些发霉的味道,联系卖家想要退货时,却发现已经被卖家拉黑。

北京市法学会电子商务法治研究会会长邱宝昌表示,朋友圈售卖自制食品,背后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及监管真空等问题不容忽视。

邱宝昌:自制食品安全没保障,销售没有资质生产的这种食品是违反食品安全法的,因为对外生产销售食品的要有行政许可,比如有食品的生产加工许可,食品经营许可,像一般的自制,所谓的私家加工、秘方加工的食品还有私房菜,这种中秋月饼等等,如果说不是一个正规的、有生产经营资质的食品加工企业,而是一个人工作坊、手工作坊,没有经过许可,你如何保证它的安全?它的生产设备,它采购的这种原材料能不能符合食品安全法的要求,以及生产的工人、生产者,健康是不是符合要求?这都带来很多的隐患。

今年中秋节是国家发布月饼新标准后的首个中秋节。去年5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与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新版GB/T19855-2015《月饼》标准,自去年12月1日开始实施。按相关标准规定,月饼包装上应明示生产企业全称和详细地址、产品执行标准号、卫生许可证号、配料表和净含量及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不过,调查发现,一些微商和网店售卖的自制月饼几乎都没有贴标识。一些月饼微商表示,没有贴标识是因卖不到量。如果做大的话,要办卫生许可证等,但毕竟没把这个当作生意来做,只是做着玩。

有评论指出,在朋友圈销售自制食品,起步资金少,没有实体店租金、税费等成本,是依靠互联网创业的一种方式,因此,面对潜藏的风险,既不能任其发展、放任不管,也不可一棒子打死、一禁了之。建议微信平台加强管理,微信卖家要卖自制食品,必须向微信后台申请备案,实行诚信承诺,公开食品安全信息;监管部门也要逐步将朋友圈发布的自制食品广告纳入监管范围,对网络食品经营进行有针对性的监管。

邱宝昌:平台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电子商务法在明年1月1号才实施,但现在平台应该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比如在平台上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的,包括微商,它的资质你要进行审查,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符合不符合企业登记?是企业能够登记、应当登记的必须要办理登记。互联网不是没有边界的,所以要遵守法律法规,我们消费者也应该要自觉地抵制非许可的食品加工企业生产或者销售的食品,对自己负责,遵守平台的相应规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