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這門繪畫藝術,它驚艷了全世界

南昌這門繪畫藝術,它驚豔了全世界

南昌的這門藝術被外國人稱為“油畫的筆觸 ,中國的神韻”,它歷史悠久,世代相傳,幾經滄桑,

又不斷髮展創新,被現代人重新繼承發展,演繹創新。它做為江西的名片,宣揚江西的風采,它就是——瓷板畫

南昌這門繪畫藝術,它驚豔了全世界

南昌這門繪畫藝術,它驚豔了全世界

瓷板畫是指在平素瓷板上使用特殊的化工顏料手工繪畫、上釉,再經高溫燒製而成的一種平面陶瓷工藝品 。

最早可追溯到秦漢時期,而真正意義上的“瓷板畫”則出現在明代中期。從清中期開始,瓷板畫的發展走向了興盛。

瓷板畫品種多樣,有青花、青花釉裡紅、五彩、素三彩、鬥彩、粉彩、墨彩、淺絳彩等,圖案內容涉及面廣,

包括人物、山水、花卉、蟲鳥、魚藻及吉祥圖案等,形制則有長方、圓形、橢圓、多方、多角、扇面等多種形制。

是第一批南昌市非物質文化遺產,2008年入選省級、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南昌這門繪畫藝術,它驚豔了全世界

南昌這門繪畫藝術,它驚豔了全世界

南昌瓷板畫以寫實性肖像為主要特徵。清末民初,隨著社會變革,景德鎮瓷上傳統文化——瓷上肖像畫在南昌及其周邊地區悄然興起。

當時製作瓷上肖像畫不僅藝術手法獨到精緻,而且還秉承了中國慈孝文化的重要元素,受到中上層社會人士的喜愛,

尤其是一些經濟上富庶的家族,為了表達孝悌之心,專門僱請瓷畫家將父母長輩的肖像繪製在瓷板上,

並懸掛於廳堂正牆,以供子孫後代緬懷。

南昌這門繪畫藝術,它驚豔了全世界

南昌這門繪畫藝術,它驚豔了全世界

2008年經國家文化部批准,南昌瓷板畫入選第二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隨著幾代傳承人不斷地創新、探索,

今天的南昌瓷板畫藝術已突破人物肖像的寫實性繪製創作思維,動物、山水、花鳥、民俗等繪畫題材的融入

以及手工繪製花瓶、茶具、文具等藝術瓷、日用瓷的創新充分滿足了公眾的需求,並受到海內外各界人士的好評。

南昌這門繪畫藝術,它驚豔了全世界

南昌這門繪畫藝術,它驚豔了全世界

馮傑,南昌瓷板畫第六代傳承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師從首批中國畫大師黃秋園先生,師從上海書院的謝之光先生,

潛心研究四十餘年,融古今中外繪畫藝術於一爐,其瓷上肖像作品更是代表了本畫種目前的最高水平,

繪瓷作品在歷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上,四次榮獲金獎。窯變的精品可遇而不可求,

有時候再想複製之前精品的窯變過程都是一件不可能的事。而人像、動物、仕女小品等等瓷板畫作,

經由他妙手生花,或逼真細膩,或狂放隨意,皆妙趣天成,栩栩如生。

南昌這門繪畫藝術,它驚豔了全世界

南昌這門繪畫藝術,它驚豔了全世界

2013年底,地處紅角洲臥龍山腹地的南昌瓷板畫藝術博物館正式落成,以馮傑大師為首的22位專業教師隊伍,

就在這東臨贛江、西銜梅嶺的方圓之地,僅憑著口傳心授,心靈相通,把最本真的傳統承上啟下、代代相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