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N專欄|陳斌波:活下去,才是硬道理


GBN專欄|陳斌波:活下去,才是硬道理


專欄作者 | 陳斌波

來自幫寧工作室(gbngzs)的報道

整個車市,七八月份是傳統淡季,而傳統淡季車市的表現,很大程度上是驗證一年車市未來走向的一個很好時機。

一方面,七八月份市場表現,會對上半年報“豐欠”是否紮實做出最好的回答。另一方面,七八月份市場走向,也會給即將到來的“金九銀十”,以及年底衝量時會向哪個方向變化,給出一個最好的指引。

2018年7月,整體車市同比下降5.5%。雖然到目前為止,2018年8月整體銷售數據還未出爐,但8月整體車市同比下降幅度會進一步擴大基本已成事實。因為8月終端零售同比下滑7%已是確定數據,而批售數據最終結果如何,只不過是廠家仍在修飾過程之中。

因此,在七八月份同比降幅都大於5%,已經驗證了今年上半年同比4.7%的增長幅度並不是一個很紮實的數據。壓庫之下,寅吃卯糧,畢竟不可持續,還回去自是必然。

同時,這也說明從2018年3月份以來一直同比負增長的上險數據,並未引起廠家和商家的足夠重視。批零差異並沒有得到很好的控制,終端壓力還在進一步增加。

庫存與亂價,已經把終端推到承壓極限之上。面對“金九”去年270萬輛以上的批發量,9月要想改變七八月份同比5%以上的降幅已經不可能。三季度整個季度同比負增長5%以上,已經是我們可以預見到的事實。

GBN專欄|陳斌波:活下去,才是硬道理


在三季度吃掉上半年近一半的增長量之後,整體車市的同比增長幅度將回落到2%左右。而這2%的同比增長幅度,仍然是以終端庫存增加為代價來實現的,車市仍然會帶著極限承壓的終端庫存進入第四季度。

也許我們還會抱著美好的希望,迎接第四季度銷售旺季的到來,但去年第四季近1000萬輛的批發量,會成為一道難以逾越的坎。

2018年會不會成為車市的一個轉折點?

成都車展期間,這成為廠家、媒體以及車市參與者都在討論的一個題目,成為大家熱議的話題。我們已經習慣了從2000年開始啟動的,長達18年的車市增長時代,整個行業並沒有做好在天花板下車市不增長或者負增長的準備,但這一天或遲或早畢竟總會到來。

只不過,2018年如果成為18年車市增長的終結年,卻是來得早了一些,或許其影響的深遠程度會更大一些。

畢竟車市也是整體經濟的一個組成部分。經濟形勢如此紛繁複雜的2018年,對本年車市尤為巨大,宏觀經濟上半年的去槓桿,下半年的寬鬆;中美貿易戰會打到什麼程度?對經濟的影響都還未完全呈現。

GBN專欄|陳斌波:活下去,才是硬道理


還有減稅降賦,千呼萬喚,但永遠都出不來。好不容易出來一個個人所得稅起徵點由3500元調增到5000元的方案,結果卻發現五險一金要由稅務部門代徵。4S店也好,供應商也罷,老闆們一定知道又有多少成本要上升。

活下去,不易。但只有活下去,才能看到明天的太陽;天才剛剛黑,就像現在的季節,還是初秋,還有漫長的冬夜要苦苦煎熬。

總有人會熬過去,當然也總有人會消失在這漫長的冬夜。一切都緣自選擇。

寄語廠家:知道9月份誰都不會放棄,誰都還會奮力一搏,但希望你們能夠對市場保持敬畏。寅吃卯糧的事情總會做,壓庫也已經成為習慣手段。但9月份壓庫的時候,別壓得太狠。前車之鑑,經銷商玩不轉了,其實廠家也就快了。

寄語經銷商:盯緊你的庫存。當你的庫存爆雷的時候,別指望有人會救你。我們乾的是一個對資金要求非常高的行業,資金斷了,一切都是枉然!所以量力而行,要經得起誘惑,別去跳起來,去摘那顆掛在半空中的禁果。

看看眼前,鈴木已經退出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既有一份悵然,何嘗又不帶有一份釋然?商家賣店,斷臂求生,城頭變幻大王旗,這樣的故事又何嘗不是在經常發生?

潮退了,海灘上會有很多蛤蜊……

活下去,才是硬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