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小卡丁車手年僅4歲,「F1的搖籃」到底有多好玩?

中國最小卡丁車手年僅4歲,“F1的搖籃”到底有多好玩?

可能對於很多人來說,卡丁車約等於遊樂場。這項在國外已經風行幾十年的運動,國內起步很晚,並且為了吸引大眾目光,娛樂向的室內卡丁車率先得到普及。提起這三個字,很多人腦內的畫面甚至是這樣的:

中國最小卡丁車手年僅4歲,“F1的搖籃”到底有多好玩?

7月酷暑,在位於嘉定安亭的上海F1賽車場,地圖君見到了這位還需要爸爸抱著才能坐進她專屬的Baby Kart裡的“中國最小卡丁車手”,依然不能相信這家人不是鬧著玩的。

中國最小卡丁車手年僅4歲,“F1的搖籃”到底有多好玩?

怎樣「認真玩」?

這位“中國最小卡丁車手”名叫唐心(Olivia),年僅四歲,駕齡卻已超過一年。

中國最小卡丁車手年僅4歲,“F1的搖籃”到底有多好玩?

去年8月初,Olivia在北京Red1國際卡丁車場特訓,跑出了1:34.34的最高圈速,直逼成人1:22-1:25的平均成績,震驚了賽車圈。

中國最小卡丁車手年僅4歲,“F1的搖籃”到底有多好玩?

▲ Olivia在Red1的單圈成績非常穩定

讓這麼小的女兒學開卡丁車,Olivia的父親其實“蓄謀已久”。本身就是賽車迷的唐爸爸,在開了幾年卡丁車、參加過幾次比賽後,心裡有了一個遠大的計劃。

從小看爸爸開卡丁車的Olivia,對坐上駕駛座天然有著興趣。但不到一米的個頭,她根本夠不到油門,作為啟蒙,爸爸在車架上拴了跟繩子,拉著她繞賽道跑。一週後,技師調整了油門,放開繩索,Olivia以極其緩慢的速度開始自己跑圈。幾圈下來,她興奮極了。在之後的每一天,她都早早起床自己收拾好裝備,磨著爸爸帶她去開車。

孩子喜歡,做爸爸的喜出望外,很快從美國買回一臺適合7歲以下兒童駕駛的迷你卡丁車,並按照Olivia的個頭調整組裝,自此,她有了自己專屬的座駕。

和天下所有的父母一樣,唐爸爸最大的願望是女兒過得開心,不單是眼前開心,長大後也希望她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開卡丁車這件事本身,爸爸為Olivia鋪好了一條職業化的道路,如果將來她依然迷戀這項運動,喜歡追求速度的感覺,那麼她就可以選擇繼續往前進,走上方程式賽車、甚至是F1的賽場。

中國最小卡丁車手年僅4歲,“F1的搖籃”到底有多好玩?

但如果她有其他理想,家裡也會全力支持,如今她在卡丁車場度過的每一天也絕不會浪費,因為在這裡,她學到的不僅僅是開車,日常的體能訓練、彎道理論、機械常識等衍生技能,以及高速賽車塑造的心理抗壓能力,都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人的一生。

F1賽車手的搖籃

幾乎所有現役F1賽車手的兒童時代,都離不開一輛卡丁車,他們的賽車生涯都是從一場卡丁車比賽開始的。從巴西車王塞納,到法國名將普羅斯特,從德國車神舒馬赫,到芬蘭飛人哈基寧,還有更多的世界冠軍如羅斯伯格、漢密爾頓、阿隆索、維特爾……卡丁車因此又被喻為“F1的搖籃”。

中國最小卡丁車手年僅4歲,“F1的搖籃”到底有多好玩?

▲ 8歲的維特爾贏了一場卡丁車比賽,偶像舒馬赫親自給他頒獎

儘管卡丁車的入門門檻很低,但不表明它僅僅是一個玩具。休閒型的卡丁車最高時速可達80km/h,而競賽型的車速甚至能達到130km/h,並且由於底盤極低(離地4cm左右),車手的“感覺速度”會比實際速度高2-3倍,在彎道還會產生3g-4g的橫向加速度,這種刺激不是一般的駕駛可以感受到的。

車手可以透過方向盤、座椅以及身體的傾側,清晰感受到車輛的駕駛動態最細膩的變化。卡丁車最奇妙之處就是可以“放大”你的駕駛失誤,每一次更精準的駕駛,都會帶來更快的圈速。

中國最小卡丁車手年僅4歲,“F1的搖籃”到底有多好玩?

舒馬赫解釋自己參加卡丁車賽的動機時說:“我來這裡的目的是為了那種互相追逐、糾纏、輪子挨輪子擠成一堆的感覺。”他表示:“卡丁車是賽車運動最好的課堂”。

中國最小卡丁車手年僅4歲,“F1的搖籃”到底有多好玩?

卡丁車起源

卡丁車(Karting)也叫高卡車(Go-Kart)或小型賽車,最早出現在1956年的美國加州,當時著名的賽車製造者Art Ingels受Kurtis Kraft先生(Indianapolis 500賽車設計主導者)的啟發,用管狀車架和割草機發動機拼湊出了一臺小型兩衝程賽車。

中國最小卡丁車手年僅4歲,“F1的搖籃”到底有多好玩?

▲ 1956年,第一輛卡丁車誕生

一個車架,一臺兩衝程發動機,四個獨立車輪,構成了卡丁車的全部。沒有任何輔助駕駛的裝置,想把卡丁車開出好成績並非易事。

中國最小卡丁車手年僅4歲,“F1的搖籃”到底有多好玩?

▲ 第一代卡丁車的全部配件,至今沒有太大變化

不過也正因如此,它變成了單純考驗駕駛者駕駛技術的機器,各大賽事如火如荼的開展著,冠軍們被汽車雜誌爭相採訪報道,還大量出版了關於卡丁車駕駛技術和賽車改裝的專業書籍。卡丁車專業底盤製造商也開始相繼出現,人們可以通過郵購的方式自己動手組裝一臺屬於自己的卡丁車,這種簡單、廉價的賽車,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樂趣。

中國最小卡丁車手年僅4歲,“F1的搖籃”到底有多好玩?

▲ 早年的卡丁車比賽場面看起來頗為滑稽

60年代,不少好萊塢明星也迷上了卡丁車,包括大導演Alfred Hitchcock和The Beatles樂隊,它逐漸升華為一項文化符號級的運動。

如今,具有極高安全性又不失競技樂趣的卡丁車,在歐洲和日本等國十分流行,不論男女老少、有無駕照都可以駕駛卡丁車,所以這項運動也得到了迅速普及。

中國最小卡丁車手年僅4歲,“F1的搖籃”到底有多好玩?

中國最小卡丁車手年僅4歲,“F1的搖籃”到底有多好玩?

中國最小卡丁車手年僅4歲,“F1的搖籃”到底有多好玩?

RAS卡丁車培訓

培養了Olivia的唐爸爸,對賽車運動熱情又冷靜。他非常清楚一個卡丁車手的成長需要付出多少代價,從車輛採購到賽道使用、配件磨損,乃至於技師及教練的日常費用,如果不以職業化為目標去努力,這著實是一項昂貴的業餘愛好。

但他同時又覺得,中國賽車的未來需要有這樣一群孩子。於是趁著訓練女兒的契機,他乾脆和幾個朋友搭夥開了RAS卡丁車培訓學校,以上海F1賽車場的專業卡丁車場為基地,進行一系列正規教學。

中國最小卡丁車手年僅4歲,“F1的搖籃”到底有多好玩?

中國最小卡丁車手年僅4歲,“F1的搖籃”到底有多好玩?

有了女兒的經驗,他更瞭解一個孩子在正式上賽道前必須經歷的幾個步驟。很多父母把孩子送到這裡,像去其他興趣班一樣強制孩子必須學。但在RAS,如果一個孩子不能忍受穿著整套厚重的賽車裝備一整天,那麼出於安全考慮,教練甚至不會讓孩子上車

中國最小卡丁車手年僅4歲,“F1的搖籃”到底有多好玩?

讓唐爸爸高興的是,不少孩子的表現超出了他的預期。辦學一年來,RAS已經有十多名長期學員、近百名非常駐學員。每週6天的日常訓練,能風雨無阻地堅持下來,並且越跑越快,不是件容易的事。

而在孩子們放寒假,大人們也享受著新年假期的年初,RAS還舉辦了一次別開生面的卡丁車冬訓營,寓教於樂的氛圍,幾乎把卡丁車場變成了一所運動特長幼兒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