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合併醫學和農學,哪些大學綜合實力排名很難看?

如果沒有合併醫學和農學,哪些大學綜合實力排名很難看?

策劃劉冷絲

欄目絲說大學文化和精神

網上經常會傳播一些對合並後高校實力排名的文章,比如說某大學如果沒有合併其他農業大學和醫科大學,整體實力將下滑一半。這樣的說法是簡單地做加減法,有不科學的一面,但也有些道理。

農學和醫學在高校綜合實力排名中有多大作用?國內高校在過去的合併潮中有哪些經驗教訓?

如果沒有合併醫學和農學,哪些大學綜合實力排名很難看?

未合併過的北京師範大學

國內傳統的985高校大多在90年代合併過其他高校,其中主要的高校有22所著名大學。當時的時代背景為,很多學校為了能申請進入985工程和進入世界一流大學排行榜,將多所211大學進行捆綁合併一起向國家進行申請,以滿足實力要求。

比如浙江大學,2017年共有18個學科入選“雙一流”,其中就有6個農學學科和2個醫學學科,這兩類學科分別來自於合併的浙江農業大學和浙江醫科大學,兩者相加幾乎佔據了浙江大學“雙一流”學科的近半數量。四川大學共有6個“雙一流”學科,其中3個學科來源於過去的華西醫科大學,佔據數量一半。

如果沒有合併醫學和農學,哪些大學綜合實力排名很難看?

33所985高校合併情況一覽表

上海交通大學有4個“雙一流”學科來源於合併的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復旦大學也有4個醫學類學科入選“雙一流”學科,來源於上海醫科大學。中山大學有3個醫學類“雙一流”學科來源於中山醫科大學,也佔據中山大學“雙一流”學科的大比例。即使是最頂尖級的北京大學,也不例外,有6個醫學類學科入選“雙一流”學科,來源於合併的北京醫科大學。

可以想象,如果沒有合併以前的醫學和農學類大學,國內部分大學的綜合實力將下降一半,在國內的排名將下降5-20名,在國際上的排名也將下降50-100名。

如果沒有合併醫學和農學,哪些大學綜合實力排名很難看?

未合併過的廈門大學

當然,一些學校並沒有合併其他高校,始終堅持本色,單靠自己的個人實力就入選了我國的985教育工程,一直還保持著強勁的發展勢頭。這11所高校中,位於西北地區的蘭州大學最為令人欽佩,在地理位置不佔優勢,生源又較差的情況下,這所著名大學依舊能靠自身實力進入985大學,並且截至目前為止還是保持著較大的實力,實屬不易。

高校合併是實現教育資源優化重組、解決發展瓶頸、促進共同發展的重要舉措。作為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高校合併要想真正實現實質性融合,達到“1+1>2”的效果,必須克服多種不利因素的影響。

其中,合併後的高校在校園文化建設方面面臨最大困境。

大學校園文化固有的差異性使校園文化在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物質文化等不同層次表現出不同程度的碰撞和衝突。校園精神文化的衝突主要表現在對合並後的重新定位和新的人才培養目標的確定上。

如果沒有合併醫學和農學,哪些大學綜合實力排名很難看?

未合併過的大連理工大學

有的高校合併後,或者對校園文化建設重視不夠,或者在原來不同定位和目標之間左右搖擺、舉棋不定,沒有及時形成適應新的發展形勢和發展方向的定位和目標,帶來了諸多不良影響。

比如,廣大師生對合並的失望、埋怨,對原來學校的懷念,對學校前景的擔憂等等。校園制度文化的衝突主要表現在教學、科研、人事、學生管理等制度中所蘊含的管理理念、思維方式和內在激勵機制上,如果不能及時達成共識並形成新的制度,將會導致實際教學科研工作的混亂。校園行為文化的衝突主要表現在校風和學風上,特別是對不同辦學特色的高校而言,這一衝突更加明顯。

再如,1999年中央工藝美術學院並人清華大學,兩所學校校風差異很大,一所是富有活力的校風,要求學生有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一所是務實嚴謹的風格,所以不少進入清華學習的中央美術學院的學生感到非常不適應,覺得清華的氛圍是刻板單調的,不利於他們的成長成才。

如果沒有合併醫學和農學,哪些大學綜合實力排名很難看?

未合併過的華南理工大學

高校合併後,校園分佈在不同的校區,即使有了新校區,大部分高校出於各種考慮,也會選擇多校區辦學。多校區辦學與單一校區相比有獨特的優勢,但也有其致命的弱點,其中一個就是校園文化整合的難度加大。高校合併後,如果實行多校區辦學,並且彼此之間空間距離較遠,會導致管理難度加大,如組織開展全校性校園文化活動,在人員、時間、場地、經費、交通等方面都不易協調。

此外不同的學科群與不同學歷層次的學生如果分佈在不同的校區,就會形成有差異的亞文化,導致校園文化整合的難度加大。

如果沒有合併醫學和農學,哪些大學綜合實力排名很難看?

敬告劉冷絲所有文章如有錯漏和最新信息,作者將在首發媒體評論版塊及時更正和補充,也請各位網友批評指正,謝謝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