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覺得生活的意義是什麼?

麥老兜的風味


我也不知道我為什麼活著。

吃吃喝喝睡睡。

每天必須面對自己不喜歡的專業,不喜歡的工作,強迫自己笑,自己騙自己很開心。

一旦一個人靜下來,就覺得這個世界孤獨得可怕。

世界之大竟沒有我的歸處。

爸爸在我還沒記事的時候就去世了,媽媽總說她老了不靠我,她樣了個白眼狼。還告訴我,我的存在影響她的生活。

我為什麼活著?

為什麼?

這個世上沒人在意我。

朋友不可能陪我一世,她們有她們的生活。

而這樣陰暗的我,又怎麼值得別人喜歡?

活著,好累。

為什麼要活著?

我,既然這麼不受歡迎,當初,幹嘛出生?

我不知道!

我不明白!

為什麼?!

憑什麼?!

夜半驚醒,沉沉夜幕之中,似乎有鳥兒叫著:不如歸去,不如歸去。

但,憑什麼我要歸去呢?

活著這麼這麼累,我都一日一日熬過來了,憑什麼現在要我歸去呢?

憑什麼別人活得精彩,活得快樂,而我就要日日夜夜受這樣的煎熬?

我不服氣。

我也想看看世間的美好啊。

我也想有人愛我如生命,待我如珠如寶,不捨我流淚,不捨我失望。

為什麼我就沒有!

我不說話。

站在陰影裡,看著人家在陽光裡燦爛,那一刻,我心裡燒起了一把火。

沒有意義又怎麼樣?

我那麼年輕,總有一天能找到的。

吃喝玩樂,總有一個能讓我快樂。 實在不行,我還能生個孩子,一點點養它長大,也可以成為意義。

我有那麼多的時間,為什麼要為了那些已經過去的“沒有意義”,放棄我將來很大可能會得到的“有意義”?

是誰,矇蔽了我的眼睛,竟然讓我連這麼簡單的帳都算不清?

沒意義,活著,找。

孤獨,活著,找。

站在陰影裡,我會看,會學,會問,會試。那些站在陽光裡的人做的事情,一樣樣試過來,總有一天,我也可以。

發自內心的笑而已。

快樂而已。

既然曾有過,我就能找回來。

承認這樣東西很好吃,我願意多吃一點;承認這首歌很好聽,我可以單曲循環一整天;承認這本書很好看,我想一口氣看完,不停下。

快樂到底是什麼?

幸福又是什麼?

我不懂。

但我有一輩子的時間去弄懂。

我相信,我可以。

是的,最悲哀的事情,不是你身處在黑暗之中,不是你站在絕望的深淵裡,而是你已經放棄了希望,再沒有信心和願望。

這才是真正的無藥可救。

這世界沒有人能救你,誰都不是你的天使,茫茫人海里,你的救贖只有你自己。

自救者,人才能救之。

——————

這種狀態一旦出現過,就很容易復發。一瞬間又進入了這個死衚衕,想出來,就很需要剋制。

願你能記住每一刻的觸動和感動,謹記初心。就算這個世界誰都不要你,你還有你自己;就算這個世界沒有人愛你,起碼你自己還愛著自己。

其實,這世上,能傷害你的,只有你自己,如果不是你把刀子遞到別人手裡,沒人能傷害你。

願你幸福。


LiveZz


一、年少有童趣

二、青壯有理想

三、中年名利揚

四、老時無遺憾

此乃人生意義所在,不知道回答能不能幫到你。



蜻蜓笑坊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都是一樣的非常短暫,只不過人是有感情的,那人活著的意義是什麼呢?

我想不外乎有三樣:

首先,人活著就是不斷的在創造價值,也在消耗價值,為了生活都在奔波,為了自己和家人活的更好都在不停的奔波。想想不是嗎?活在世上,哪樣不需要錢,不需要經濟基礎。

其次,人活著需要一份美好的感情,人都是感情動物,需要一份寄託,在你受傷、無助、空虛的時候需要一種精神力量,來支撐你堅持下去,頑強的活下去,這種信念可能是一個誓言,也可能是一個眼神,一份遙遠的寄託。

還有我想就是需要生命的延續,需要將血脈相傳,前輩的故事需要有後人來聽。

歡迎補充。


刻錄光陰


生活的意義是什麼?人為什麼活著?人活著為了什麼?為什麼很多人都覺得不靠譜的事,你還要堅持呢?

為什麼明明知道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你還是不願意隨波逐流呢?為什麼明明知道自己沒有能力超脫於芸芸眾生,你還是偏偏一往無前垂死掙扎呢?人們從“莊周夢蝶”說莊子擅長逃避,可那不該僅僅是逃避,更是一種嚮往。

人生在世苦難多,人活著不僅僅為了追求物質的享受,還要有精神上的追求,如信念、理想等。有時候我們可能會憎恨神佛,為什麼只有自己要吃這樣的苦頭?但是,正因為人生苦短,我們有必要認為正是這樣的苦難,才是對精神靈魂的一種考驗。王小波說,一個人只擁有此生是不夠的,他還應該擁有詩意的世界。我想,這所謂的“詩意的世界”就是我們一直在尋找的活著的意義吧!

勞苦,正是鍛鍊人性自我的絕對機會。人生在世,直到終要嚥氣的那一天止,我們都在體驗人生各種各樣的苦和樂,所謂今生,是一個為了提高身心修養而得到的期限,是為了修煉精神魂力而得到的場所。把這個過程本身當作“去汙粉”。我認為可以這樣說:人類活著的意義和人生價值就是提高個人身心修養,磨鍊靈魂,不斷提高自己的人性,精神昇華,帶著比初到人世時有更高層次的靈魂離開這個世界。今天比昨天更好,明天比今天更好,為此,不屈不撓地工作、勤勤懇懇地經營、孜孜不倦地修行,我們人生的目的和價值就是這樣確確實實地存在著。在被幸運與不幸的浪潮沖刷中,不屈不饒的努力活著。

對於我認為人生的目的除此以外別無他求。遠方類似夢想,類似精神,都是很虛的。可是太陽底下到底了無新意,找新意的你找著找著就找不到了,你除了堅持還能幹嘛?所以人生本無義,惟自擾已。



風之語231961794


這個問題從我大學四年級開始,曾嚴重困擾了非常多年。

有多嚴重呢,在某些特定的階段,因為想不明白人和動物、和草木在這個地球上的意義有何不同,甚至想通過死亡來驗證我存在的意義。

期間,我也曾貌似找到過一些能夠自我安慰的答案,比如:

對於地球來講,人和其他物種並無差別,生活的意義就是生存;

也企圖在宗教的五蘊皆空裡尋求生命本源的意義。

但,事實上,這些所謂的答案,甚至沒有真正說服我自己。

這個問題的改善是遇到了一位哲學學者。他聽完我的困境後,很直接地說了一句:

“你的問題,在於書讀得太少,而想得太多。所謂思而不學則殆,建議你好好去多讀一些哲學典籍,你會發現你所有疑惑的東西,在五千多年前就已經有人思考得很透徹了。”

很慶幸我自己按照這個方式去做了,並不是說我就真的完全明白了生活的意義,但至少自己得到了很好的解脫——當你知道,這個世界上有那麼多古聖先賢和當代大儒、科學家、數學家,都在用各種方式去探究生活的意義後,就不會在這個問題上抑鬱了。


獨立人養成號


一個哲學問題啊!

生活有意義嗎?

生活的意義是什麼?

中外哲學界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太多了,個抒己見。甚至是有人否定生活的意義的,這就是所謂的虛無論者。

先來說說,佛教徒的生活的意義,他們的意義是來生的幸福,放棄今生的執著,追求來生的幸福。

基督徒的生活的意義,那就是進入天堂的快樂,死後進入天堂就是他們生活的意義。

再說說名人的生活的意義。叔本華的生活意義就是今生的幸福快樂,笛卡爾是一個懷疑論者,可能他會懷疑生活有無意義。

看到這,應該已經很明確了,生活的意義到現在都還沒有說清,沒有一個權威的觀點,或者生活的意義因人而異,你的意義是詩和遠方,我的意義是眼前的快樂!


彩虹海啊


意義在於國富民強。人人有責任心,有愛心,有善待,有良知,有人心仁心,有高度文明。更有自知之明!做好人做好事,人人都能安居樂業,有工作的人都是那麼愛崗敬業,精於求精,熱情洋溢,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人人倍感親切貼心踏實堅信信任。人人都能有事做,有房住,人人笑口常開。而不會被“理所應當”的高消費,亂收費假冒偽劣,人心險惡,所汙染腐化低級薰陶變質變味的人心!被洗腦腐蝕!願我們的父輩父母省心安慰。孩兒們都不會瞎忙活!還空虛寂寞冷!實在是寒心刺骨遺憾!希望父母培養孩子成才長大,孩子也能陪父母變老。人人都是勞動的主人,光榮使命偉岸!而不是都成了現代化,時代的“工具”奴隸”!工作的不快活!活得心煩意亂!沒工作的煩惱鬱悶壓力山大!更不是人害人為難人!應該是互幫互助互愛!


星光璀燦


生活的意義在於

努力實現自己想要的東西

去自己想去的地方

愛自己喜歡的人



盼盼❤六月十三滿月


 最近常常在想,人活著的意義是什麼?為什麼要努力工作,結婚,生子?為什麼這要成為大多數人畢竟的途徑?  有時真的覺得一切都只是為了活著,為了吃好穿好!而人生是短暫而不可預測的,誰也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想想人生真的很可悲,遠不如那些山川河流可以長存。  人們為了更好的活著,努力的工作著,甚至有些人過得很艱辛。是什麼給他們勇氣讓他們艱難前行?如果一個人失去了生活的目標,他還能快樂嗎?如果他知道他要的幸福永遠都得不到,這是不是很殘忍的事?  我,每天努力的工作,卻對吃穿已經沒有了什麼興趣,只希望能帶給身邊的人快樂,讓他們得到滿足,希望我愛的人快樂。你呢?你生活的意義是什麼?努力工作的動力又是什麼?  我總是覺得對不起弟弟,因為小時候對他不好,總是欺負他,同時,他的學習和工作我也沒能幫到他。看到他現在過得不過,我心裡很內疚,因為他其實比我聰明,可是小時候我總是帶他玩,不寫作業,以至於他越來越不愛學習。有時,我還讓他給我寫作業,可是他需要我幫他寫作業的時候,我卻沒有幫忙,導致他挨老師打。現在看到他過得沒有我好,我心裡就很愧疚。也許,童年的記憶我早應該忘記,那樣就不會痛苦!  如今,我為了滿足家人的要求,我放棄了自己愛的人。可我卻會一直想著他,只有工作忙起來才會忘記。而每次想起他,我都覺得特別對不起他,怕他會不幸福,怕他再也對生活失去追去。我也怕自己會一直不能忘記他,怕自己會後悔,會再也接受不了別人。  我是多麼想回到他身邊啊!可是,兩個月了,他都沒有聯繫我。也許他再也不會接受我了。我也沒有勇氣那樣做,怕家裡的反對,我會喘不過氣來!


生活小知識呀


題主肯定是遇到了什麼不開心的事情。

事實上也確實如此,每當我們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或者有什麼令我們懷疑人生的事情時,我們就需要靜靜地思考人生。

思考人生也是一門學問,它就是哲學。

哲學發端於令人困惑的個人問題。在很多情況下,我們的哲學意識可能源於失望或悲慘的事件,比如我們第一次想弄清楚生活是否公平,或者對在學校裡是否真正學到了東西而感到疑惑的時候。

有時哲學也始於這樣一種情況,比如我們不得不做出某種將會影響我們和他人今後生活的決定,比如要不要上大學,做生意或者參軍,要不要結婚,要不要孩子等。

我們都感到有時需要向自己證明某件東西是否是正當的:比如在一個有無數人飢寒交迫的世界上過一種相對奢侈的生活,即使有時我們似乎並不能從大學裡獲得東西,我們也要上大學,口裡說相信某種東西,而行動卻似乎暗示我們相信的是完全不同的東西等。

我們對哲學的思考可能源於一件平凡的小事,比如我們對一個朋友撒了謊,於是開始思考道德的重要性,我們被某種暫時的錯覺或幻覺所折磨(或樂在其中),比如小說或遊戲,於是開始好奇我們怎樣才能知道某種事物是否是真實的,我們怎麼知道自己是不是一直在做夢,我們與死亡擦肩而過(或者遭遇到重大疾病),於是開始思考生命的意義和價值,這時候,哲學便與我們相遇了,我們開始跳脫出日常的瑣事來思考問題。

關於生活的意義?我想這些問題應該是類似的。

人為什麼要活著?

人應該活成什麼樣子?

人生有兩種一出生就困擾著我們的問題,一是為什麼活,二是如何活或者如何活得更好?

關於這個問題答案很多,這個回答是目前為止我看到的一些對我有啟發性的文字,東拼西湊而來的,拾人牙慧,厚臉皮的地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對大家有幫助吧。

首先,要搞清楚這個問題,要回到古老的門衛老大爺的三個問題。

我們從哪裡來?

我們是誰?

我們到哪裡去?

法國畫家高更30多歲時從一個收入頗豐的股票經紀人突然拋棄妻子獨自到太平洋的小島生活,專畫原始部落人的生活。

高更的藝術遺囑是一幅巨幅油畫,畫的是島上人的生活,名字就是這三句話。

要了解人是從哪裡來的,就要了解人的本質。包括人類的起源,人類的歷史,人類精神的基本結構是什麼。

要知道我們是誰,這就是自我意識的問題了。即對自我的觀察,反思和拷問。

有了這樣的自我意識,我到底要什麼?我要到那裡去?

這些問題很深奧,歷史上眾多哲學家都有各自的觀點,這裡不一一展開了。

比如我們從哪裡來的問題,就是人的本質問題,什麼是人?這個問題構成了哲學問題的根基,一開始人們討論的並不是這個問題,而是自然萬物的本源問題,宇宙是怎麼構成的以及怎樣構成的問題。

講萬物的本源是什麼,歸根到底還是想讓它們來指導自己的人生,比如萬物的本源是數,那麼人就要講究數學,講究精密的計算和清晰的推導。

……

扯遠了……

下面直接給出一些很常見的回答。

這是知乎一位答主的總結,我覺得不錯。

享樂主義(想那麼多幹嘛,開心就好)

虛無主義(人生本無意義,活成啥樣都差不多。或者說意義是我們自己賦予的,人生的意義是沒有答案的,只有選擇。)

相對主義(這個問題沒有一個正確答案,每個人的生活都是不一樣的,每個人應該活成什麼樣子都是自己定的)

悲觀主義(決定論,你根本沒法決定你能活成啥樣,都是定好的)

康德認為人只要遵循道德而活,就能獲得良好生活,道德是這個世界上先驗的東西

海德格爾“向死而生”,只有把自己逼到死境,才能瞭解生活的真諦

尼采認為人一定要具有“超人意志”,就是永遠追求,永遠求而不得,但永不放棄的意志

資本主義後期,消費主義興盛起來,和虛無主義一同構建了這個世界主流的價值觀。

消費主義就是你活成什麼樣子是你買的東西決定的,所謂的果粉,米粉,tfboy粉就出現了。認為他們購買了一個產品或者服務後,他們的生活就變好了。

當然也有後現代主義,就是無中心意識,多元價值取向。評判價值的標準不甚清楚或全然模糊,使思想不再拘泥於社會理想、人生意義、國家前途、傳統道德等等。

我比較傾向的是存在主義。

虛無主義認為荒誕的人生是無價值的,但是存在主義認為即便是荒誕的人生也是值得活的。

虛無或者存在主義以前的理論認為萬事萬物都有一個本質,我們的本質在我們出生之前便已存在。你的本質決定了你為什麼而活。十九世紀以前的哲學家都支持這個觀點並且在找尋事物的終極本質到底是什麼。但是尼采選擇擁抱虛無主義,認為生命毫無意義,薩特直接說:存在先於本質,那就是,生活的意義全在於自己如何選擇,我們自己定義了自己。

荒謬是存在主義的核心。

我們是需要意義的生物,但是我們卻被一個沒有意義的宇宙所拋棄,所以我們在一個荒蕪的草原上哭號,並得不到任何回應,即便如此,我們仍然哭號。

既然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