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N特寫|上汽乘用車:優等生的新煩惱


GBN特寫|上汽乘用車:優等生的新煩惱


文 | 姜 鵬

來自幫寧工作室(gbngzs)的報道

因為表現突出,世人偏愛吉利汽車。但在過去兩三年時間裡,中國品牌做得不錯的還有兩家:一家是廣汽傳祺,一家是上汽乘用車。

即便如此,廣汽傳祺與上汽乘用車在2018年上半程表現大相徑庭,命運迥然不同。前者遭遇兩位數下滑,讓市場大跌眼鏡;後者則在沉悶的大環境裡繼續高歌猛進,是不折不扣的優等生。

今年前7個月,上汽乘用車累計銷量超過41萬輛,同比增長逾50%。蓄勢待發的新能源市場上,榮威i6和榮威RX5新能源車型拔擢而出,斬獲頗豐。

要意識到的是,對能從沃爾沃汲取核心技術、依靠帝豪更早站穩轎車市場以及具備機制體制活力的吉利汽車來說,它的天賦更好,發展獨特性也更高。

與多位同儕一樣緊隨SUV風潮,上汽乘用車同樣採取通過一款產品帶動全局突破思路,更具有發展的普遍性。

這種普遍性讓市場更為好奇,為什麼上汽乘用車能夠突圍?要知道,上汽乘用車旗下擁有名爵與榮威雙品牌,均衡發展的難度更大。

當然,它們現在也僅僅是做到不錯。

亮眼的成績外,榮威RX8一擊不中,使榮威品牌向上之路多了些坎坷;新MG6超越i6的背後,讓上汽乘用車不得不正視兩個品牌之間的差異化競爭。

這一切隨著雙品牌產品線不斷完善、向上衝高更顯緊迫,而糟糕的大環境也不合時宜地給上汽乘用車總經理王曉秋“2020年100萬輛”帶來些許壓力。

新環境面前,對於曾言“做自主就要過坎”的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來說,上汽乘用車正在經歷第二道“坎”,也是他的新門檻。

GBN特寫|上汽乘用車:優等生的新煩惱


你必須記得,陳虹要在任期內讓上汽集團更進一步,除呼之欲出的上汽奧迪項目外,上汽乘用車是一個不能錯過的領域。

在這個寒潮可能提前到來的深秋,上汽乘用車也有了苦惱,需要鏖戰。

01

產品是核心

上汽乘用車的突圍戰從4年前就已經開始。

2014年5月,履新上汽集團董事長不久的陳虹就表態,自主品牌發展要真槍實彈幹出來。

但市場並未讀出陳虹的決心。

佐證這些的是一個歷經多年拼搏但依然平庸的上汽乘用車。從2006年開始,上汽乘用車一直比較萎靡,倚重的榮威550單月銷量一度低於2000輛,與合資事業板塊相形見絀。

陳虹也曾做過反思。“我們始終處於跟隨狀態,未來要主動出擊,逐漸改變對市場和消費者的理解不足。”

改變自主現狀成為陳虹心中第一戰略。履新僅兩個月,陳虹便從合資板塊調兵遣將,王曉秋、俞經民、邵景峰、崔衛國先後轉戰自主事業。

“對上汽乘用車這個項目,集團給予了很大發揮空間與支持,讓我們可以自由發揮。”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榮威品牌相關人士強調,“這批人帶去了成功的合資板塊運作經驗,包括生產、製造、營銷等,托起上汽乘用車的發展。”

其中包括產品層面的捆綁營銷策略。無論是榮威,還是名爵品牌,更傾向於在產品對比中強化消費者的認知,提升品牌知名度。“這種做法充分借鑑了合資板塊。”業內人士向幫寧工作室表示。

但在當時,他們首先需要思考的問題是,如何在眾多對手中突圍。

GBN特寫|上汽乘用車:優等生的新煩惱


“除與其他對手纏鬥,榮威與名爵差異化也是一個難題,我們還需要與上汽通用五菱錯開市場,最終我們決定走高端自主。”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名爵品牌相關人士透露道。

這得到熟悉上汽集團的行業人士的認同。“與其他自主品牌不一樣,上汽乘用車一開始就堅持高舉高打,定位中高端人群。”

此思路下,王曉秋確定用產品突圍的核心理念。“未來的競爭一定是產品力的競爭,通過兩三代產品積累,上汽可以讓消費者感知到自主品牌與合資品牌並沒有區別。”

雙品牌差異化方面,榮威品牌定位品位科技,突出高效、安全和環保,通過斑馬系統一戰成名,樹立榮威品牌在智能化方面的地位。

名爵則定位年輕化、運動化、國際化。上汽集團技術中心設計部總監邵景峰走上臺前,不斷談論產品設計,努力與年輕人交流,讓那一抹紅有著特別的妖豔。

市場總陶醉於精彩的營銷故事和帥氣的外形設計,但是請別忘記,支撐這一切的卻是不斷進化的產品品質與實力。

尤其是在技術突破方面,上汽乘用車未雨綢繆。早在2015年,陳虹就讓王曉秋兼任乘用車公司技術主任,同時新任命三位副主任加快研發速度,改變上汽乘用車產品換代能力相對較弱的局面。

另一方面,2015年初,上汽乘用車發佈芯動戰略,包括“藍芯”和“綠芯”,前者以傳統動力為主要目標,後者覆蓋新能源動力領域,包括MGE系列、SGE系列以及新能源三電系統逐漸亮相。

正是這些產品上的積累,才有了“馬爸爸”的精彩結合,才有了迅速崛起的榮威品牌,也才有了邵景峰熱情洋溢的講解,和一個脫胎換骨的上汽乘用車。

2016年6月,榮威RX5推出後一炮走紅。上汽乘用車自此擺脫長達十年以上的沉默,開啟這一輪的高速增長。當年上汽乘用車累計銷量首次突破30萬輛,同比大漲89%,並實現盈利。

進入2017年,名爵品牌先後推出ZS、新MG6,與全速前進的榮威品牌將上汽乘用車推上50萬輛新高度。

“2017年榮威品牌單車售價超過13萬元,超越多個自主品牌。”對此數據,上述榮威品牌相關人士銘記至今。

2018年,市場遭遇悽風冷雨之際,榮威品牌與名爵品牌砥礪前行。今年前7個月,榮威品牌實現36.5%同比增長,名爵品牌跨過10萬輛。

GBN特寫|上汽乘用車:優等生的新煩惱


更亮眼的是幾款車型表現。與哈弗H6從高處跌落、傳祺GS4大幅下滑相比,榮威RX5以兩位數同比增幅強化市場地位。新MG6與i6相繼在轎車市場突圍,成為上汽乘用車對吉利汽車施壓的最好方式。

此外,還有錦上添花的新能源產品。

“核心還是產品。”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上汽乘用車能夠在這一輪比拼中突圍,除踏準SUV熱點外,主要是產品品質與實力提升很快。

隨著名爵品牌與榮威品牌產品線不斷擴張,以及向上衝高,上汽乘用車開始遇到麻煩。

02

鏖戰深秋

2018年8月31日,成都車展,名爵HS 2.0T車型發佈預售價格,區間為17.18萬元~19.78萬元。名爵品牌以“荷爾蒙”為名,試水15萬元級以上市場。

此前一天,榮威品牌帶來Marvel X,預售價格為26.88萬元~30.88萬元。在25萬元級以上市場,自主品牌迎來新勇士。

GBN特寫|上汽乘用車:優等生的新煩惱


不知是有意抑或無意,這個初秋,上汽乘用車旗下雙品牌相約再向上一步。

這是上汽乘用車的自信,還是盲目?尤其是在殺入25萬元級市場的Marvel X出現爭議下。

為什麼?

先來看一款車型的表現。

作為上汽乘用車在售旗艦車型,站上20萬元級臺階的榮威RX8今年4月推出,但在中大型SUV增長乏力的大背景下,榮威RX8上市後並未有高光表現。

2018年7月,榮威RX8單月銷量為1454輛,向上遇阻,這讓高歌猛進的榮威品牌多了一點冷靜。

那麼這對於已經鎖定入門豪華車用戶的Marvel X有何暗示?

細心人會發現一個頗有意思的現象。

去年11月,名爵品牌新MG6上市,月銷量迅速攀升並穩定在7000輛~8000輛左右。但在新MG6發力期間,售價相近並更早入局的榮威i6不僅止步不前,甚至在某些月份出現同比下滑,與既定目標存在差距。

這也帶來市場疑慮。榮威品牌與名爵品牌的差異化遇到問題了嗎?要知道,皆為小型SUV的榮威RX3同樣無法與名爵ZS聯袂發力。

此前兩年,在榮威品牌集中發力期間,名爵品牌一直小心翼翼躲避鋒芒。除定位不同,在產品佈局、價格帶上也形成差異化——名爵品牌始終沒有觸及榮威RX5所在的市場,更未衝擊15萬元級以上市場。

GBN特寫|上汽乘用車:優等生的新煩惱


但這一切都在改變。2018年9月初,上攻15萬級市場的HS在發佈1.5T車型下,也將預售價格調低至13萬元,以更有威脅的方式殺入RX5所在領域,它將與後者保持合力閃耀更鋒利的“荷爾蒙”光芒,還是會分散用戶注意力?

更長遠的思考是,隨著名爵品牌與榮威品牌產品線不斷投入,它們是否還能做到明顯差異化競爭,協同作戰?

衝高、合力正在成為上汽乘用車發展新關鍵詞,讓它開始徘徊。只是市場卻並不打算虛以逶迤。

還未進入深秋,市場已經一片肅殺,困境重重。比如儘管長城汽車宣佈官降,但並未刺激到市場,因為這裡早已被終端亂價所困;比如鈴木退出中國市場,以及北汽銀翔的工資風波均預演著殘酷無情的淘汰賽。

“2018年會不會成為中國車市的轉折點?”業內人士陳斌波悲觀地認為,車市的天才剛剛黑,“就像現在的季節,還是初秋,還有漫長的冬夜要苦苦煎熬。”

預言背後是終端銷量連續下滑超過5%的慘淡數據,似乎也在向市場發問:誰能獨善其身?

惡劣的大環境下,上汽乘用車也進入瓶頸期,其支柱車型RX5也在經歷大考。

這個深秋,註定是所有車企需要鏖戰的季節,上汽乘用車同樣如此。

陳虹曾信誓旦旦表示,上汽自主品牌從高端切入的策略雖然艱難,但只要過了這個“坎”,就會有更大發展空間。

用了兩年時間,上汽乘用車已跨過成長的第一道“坎”,成功突圍。現在,它們遇到的第二道“坎”,不僅考驗著上汽乘用車講故事的能力,更考驗著產品技術底蘊與品牌實力。

可以判斷的是,這道“坎”跨過去,也許是想象不到的坦途;跨不過去,也許平庸更會是底色。

“如果連實力最強的上汽集團都做不到,那麼國內其他車企就更艱難,也許你應該相信上汽乘用車。”有業內人士認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