煩惱在哪裡,淨空法師開示

煩惱在哪裡,淨空法師開示。修行最重要是心,清淨心、平等心、覺心。清淨是一絲毫都不染著。一定要曉得,「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庸人是什麼?迷惑、顛倒,自己找煩惱,自生煩惱。沒有煩惱,煩惱在哪裡?你認真去找,最後肯定是覓煩惱而不可得。所以煩惱是假的,它不是真的,真的你會找到它,假的找不到。一時迷惑而造成的,覺悟就沒有了。保持清淨心,保持本來沒有事情的心,你心裡頭本來沒事,不要去攀緣,不要去攬事。用清淨心念佛,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這是大事,這是最重要的事,其它的全都給放下。古人告訴我們,「知事多時煩惱多」,告訴我們別多事,多事你心不清淨,你清淨心失掉了。清淨心是佛心,染汙的心是輪迴心。也不必認識很多人,一切人與事用平常心對待。平常心是真心,平是平等,常是永恆不變。守住戒律,守住倫常道德,中國傳統的倫常道德都在佛法戒律之中。要修忍辱,什麼都要忍。大乘教裡面佛告訴我們佈施,這三種佈施修福、修德,忍辱能夠保持你的福德而不失去。大家都聽過佛法裡面常說「火燒功德林」,火是什麼?煩惱、怨恨、瞋恚,這個念頭一生起來,功德就沒有了。功德是什麼?是戒定慧,就沒有了。

煩惱在哪裡,淨空法師開示

功德很不容易修,一心常住戒定慧中,功德才能夠增長;戒定慧失去,功德非常非常不容易成就,這樁事情不能不知道。忍真難,可是你要知道萬法皆空那就容易了。《般若經》上所說的,「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你忍辱就成就了。前面我們才學過的,我空、法空,我是正報,法是依報。只有自性是常是一,十法界依正莊嚴非常非一,假的,不是真的。你要認真就生煩惱,你曉得是假的,隨它去,沒事,你就得自在。隨它去是隨緣,恆順眾生,隨喜功德。這個眾生是一切現象,眾緣和合而生起的。物質現象、精神現象、自然現象都是眾緣和合而生的,統統隨順,沒有計較,就是沒有分別、沒有執著。計是分別,較量是執著,我們講沒有計較就是佛經上沒有分別執著,你就得自在。所以心開意解,法喜充滿,你就得到,你雖然在世間,你享受的、你過的日子是佛菩薩的生活。飲食起居愈簡單愈自在,不要給自己添麻煩。

我們的麻煩事情就是放不下,知道放下好,就是放不下,麻煩在這裡。所以學佛學什麼?過去章嘉大師常常給我說,就是學看破放下,看破幫助你放下,放下又幫助你看破,就這兩個方法相輔相成,從初發心到如來地,真的是妙絕了。我們看破,但是不能放下,那就停止在這裡,就不動了。看破要幫助放下,他就步步高昇,它起作用。放下幫助看破,像爬樓梯一樣,一階一階的他就向上升,他就能爬到頂層,頂層是妙覺。所以我們常常勸導同學,從哪裡放起?從自私自利放起,從怨親平等放起,很重要!如何把我們不喜歡的人、討厭的人,把這個情緒放下;我們很喜歡的人、很愛的人,常常掛念著,這也要放下。怨放不下,冤冤相報。親情放不下,你往生不了,臨命終時你還掛念著親情,阿彌陀佛忘掉,你不能往生。要常常想到,真如自性裡頭沒有一物,惠能說「本來無一物」,這句話重要,自性清淨心裡本來無一物,遍法界虛空界裡頭本來無一物。

我們現在眼看這些物都在,前面我們學過的四個字,非常有味道,叫「不斷之無」,很有味道,是無,但是它不斷。就像我們電影膠捲一樣,確實是無,你看在放映機裡面,一秒鐘二十四張,它停留在銀幕的時間是二十四分之一秒,它就沒有了,但第二張又出來了,第三張又接著來,不斷之無,非常有味道。現在我們曉得,彌勒菩薩告訴我們,我們這個頻率多快?一秒鐘不是二十四張,一秒鐘是一千六百兆,不斷之無。這是一個什麼?真正把事實真相掌握住,原來整個宇宙一切萬法是不斷之無。所以你不要想控制它,你可以享受它,就像看電視一樣,你可以享受它,你不能控制它,你不能佔有它。你要是控制、佔有,錯了,它根本沒有,它根本不存在,所有一切是幻相,絕對沒有一個是真實的。瞭解這個事實真相,對我們放下大有幫助。瞭解這個事實真相,什麼天災人禍你完全不放在心上,為什麼?不斷之無。

體會到不斷之無很有趣,生活在不斷之無,那是很幸福,佛菩薩的生活,這種生活在大乘佛法裡,正常的生活。我們在這裡起心動念、分別執著,不正常。正常是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是正常。我們對這些道理、事實真相不能不明瞭。明瞭之後你就曉得,沒有一樣放不下,統統放下,我們活在這個世間真叫隨緣妙用、遊戲神通。對自己是不斷向上提升,不斷放下,這對自己;對別人,為他示現一個好榜樣,做給別人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