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獸來襲!從《狂暴巨獸》到《巨齒鯊》,怪獸電影爲啥經久不衰?

俗話說得好,流水的英雄,鐵打的怪獸。從電影誕生到現在,怪獸的身影從來沒有在大銀幕上缺席過。往前看,30年代的金剛,50年代的哥斯拉,圍繞這兩位怪獸鼻祖的電影拍了無數部,而他們至今依然是威震電影院的超級IP。更不用提受到他們影響和啟發的一眾奇形怪狀,能力不一的各色後輩們了,暑期檔上映的中美合拍片《巨齒鯊》就是此中的票房新秀。

華納兄弟聯合傳奇影業和東寶株式會社,甚至推出了怪獸電影宇宙,不但要讓這些新老怪獸們各自發威,還要把他們齊聚一堂,來幾場超級大混戰。本文就來聊聊,作為電影史上最長盛不衰的類型片種類,怪獸電影的魅力究竟在哪裡?這些銀幕上的大怪獸們還會一如既往地保持強悍的票房號召力嗎?

怪獸電影的怪獸類型

嚴格意義上來說,怪獸電影並不是一個嚴謹的學術概念。人們口中的怪獸電影通常指的都是描述主角一行人在一個或多個巨大怪獸的威脅和攻擊之下努力反抗以求生存的商業電影。

怪獸電影本身並不屬於某種特定的類型片,雖然通常的怪獸電影都被劃歸在了災難片或恐怖片門類之下,但它們同樣也會以科幻片,動作片甚至喜劇片的類型存在。簡而言之,表現出人與怪獸之間對抗的電影,都可以算作怪獸電影。

怪獸來襲!從《狂暴巨獸》到《巨齒鯊》,怪獸電影為啥經久不衰?

《長城》中的神話型怪獸——饕餮

毫無疑問,怪獸電影的真正核心和主角並不是被逼到走投無路又總能等待到奇蹟誕生的人類主角們,而是更高,更大,更強的怪獸們。而怪獸電影的本質,就是在於創作出與眾不同的怪獸。我們粗略總結一下,可以把電影裡的怪獸們大致分為下面幾類:

  • 巨獸型:這類怪獸一般是某種現實中就存在的動物,在自然環境下進化出了超大的體型,從而對人類造成了威脅。代表作:《大白鯊》《金剛》
  • 變異型:這類怪獸原本也是正常的動物,但在人類科技的影響下(生物技術實驗,環境汙染,核輻射等等原因)變成了難以控制的基因突變產物。代表作:《哥斯拉》《漢江怪物》《狂暴巨獸》
  • 史前型:這類怪獸往往是曾經存在於地球之上的龐然巨物,在人類技術的幫助下重現在世界之上,然而由於它們過於強大,一般會很快失控,變得非常危險。代表作:《侏羅紀公園》《極度深寒》《巨齒鯊》
  • 神話型:取材於各地神話中的奇幻巨獸。代表作:《諸神之戰》《長城》

儘管這些怪獸們的來歷千奇百怪,但它們的所有特點都在為一箇中心思想服務,那就是超強的破壞能力。怪獸的體型越巨大,表情越猙獰,力量越強悍,大銀幕前的觀眾們才能體會到極度緊張的壓迫感,也能讓觀眾們更加投入到主角一行人的亡命之旅中,感受到到腎上腺素飆升的快感。

怪獸電影的歷史:從西洋到東洋到西洋

在很多人印象裡,怪獸電影是典型的西方審美口味,但事實上,中國觀眾也是怪獸電影的忠實擁躉。

截至到今天,2018年中國內地票房排行榜裡有三部怪獸電影躋身進入前十五強。他們分別是:

  • 大恐龍:《侏羅紀世界2》,第七名;
  • 大鯊魚:《巨齒鯊》,第十二名;
  • 大猩猩/大灰狼/大鱷魚:《狂暴巨獸》,第十三名。
怪獸來襲!從《狂暴巨獸》到《巨齒鯊》,怪獸電影為啥經久不衰?

《侏羅紀世界2》《狂暴巨獸》《巨齒鯊》海報

不只是中國,怪獸電影更是少見的能跨越文化和語言的壁壘,東西方觀眾都願意買賬的電影種類。這和怪獸電影的發展歷史不無關係。

1933年可以算作是怪獸電影的啟蒙之年。這一年,一位體型碩大,毛髮濃密的靈長類動物完成了一件驚世駭俗的壯舉:爬到帝國大廈的樓頂大戰美軍戰鬥機,留下一段傳唱至今的佳話。

《金剛》作為怪獸電影史上的開山之作,依靠著(在當時看來)無與倫比的模型特效技術,取得了轟動式的成功,更是成功地奠定了怪獸電影的基調:巨大的野獸,渺小的人類,生活的毀滅與絕望感,以及人類最終戰勝野獸恢復平靜生活的大結局。

怪獸來襲!從《狂暴巨獸》到《巨齒鯊》,怪獸電影為啥經久不衰?

電影《金剛》劇照

在《金剛》之後,好萊塢又出品了幾部類似題材的續集,例如《金剛之子》,雖說都沒有取得原版的巨大成功,但《金剛》確實是調動起了電影界對於巨獸的興趣。於是,恐龍便成為了下一個寵兒。

1948年,美國導演傑克·伯恩哈德拍攝了一部關於尋找恐龍的電影《未知地帶》。片子本身很粗糙,但第一次使用了真人演員穿上道具服裝扮演怪獸的手法。這種方法極大地節省了成本,並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成為了怪獸電影的首選方法,更是直接影響到了日本特攝電影的發展。

怪獸來襲!從《狂暴巨獸》到《巨齒鯊》,怪獸電影為啥經久不衰?

電影《未知地帶》海報

時間來到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剛剛過去的兩次世界大戰給全世界人民心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陰影,而在廣島和長崎投下的兩顆原子彈更是給了日本人民一個慘痛的教訓。

1954年,在這樣的背景下,偉大的怪獸之王《哥斯拉》誕生了。哥斯拉的構想來自於日本電影製作人田中有幸,哥斯拉這個名字是日語中大猩猩和鯨魚的結合,而它的形象實際上是一種雙腿直立的巨大蜥蜴。

怪獸來襲!從《狂暴巨獸》到《巨齒鯊》,怪獸電影為啥經久不衰?

電影《哥斯拉》劇照

在電影中,哥斯拉被人發現於一片受到了輻射汙染的海域。這種巨大的怪獸有五十米高,四萬噸重,嘴裡還會噴射出致命的“原子吐息”,會將面前的一切都破壞殆盡。

哥斯拉誇張而恐怖的形象迅速奠定了它在怪獸電影中的地位,在日本本土和海外都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更是成為日本國寶級的文化形象,影響了無數後續的創作,例如大家耳熟能詳的《奧特曼》系列。

事實上,日本從一開始就對怪獸類題材的電影有著巨大的熱情,也翻拍過美國的《金剛》。但只有到了哥斯拉的時代,日本才真正創作出了帶有著自己民族烙印的,獨一無二的巨獸。在日本,以東寶株式會社為主的電影公司一共拍攝了28部哥斯拉系列影片,幾十種大大小小的海陸空怪獸在這個系列中登場。在哥斯拉最輝煌的時期,日本也成為了怪獸電影的大本營。

怪獸來襲!從《狂暴巨獸》到《巨齒鯊》,怪獸電影為啥經久不衰?

日本先後拍攝多部哥斯拉系列影片

2004年,哥斯拉在好萊塢度過了它50歲的生日,而十年後的2014年,為了慶祝哥斯拉六十週歲的生日,美國人推出了第二部正統翻拍《哥斯拉》,電影的製作公司傳奇影業更是野心勃勃地將其定為他們策劃中的“怪獸宇宙”的第一部影片。

怪獸來襲!從《狂暴巨獸》到《巨齒鯊》,怪獸電影為啥經久不衰?

“怪獸宇宙”的第一部影片《哥斯拉》

五十年的時光斗轉星移,好萊塢的製片廠們將全世界最好的電影資源都集中到了自己的手裡,最優秀的編劇,最炙手可熱的明星,最逼真的特效技術,讓美國再次成為怪獸電影的最重要的產地。

人人都愛怪獸片

從三十年代開始,怪獸電影自己也在慢慢進化,種類和形式都更加豐富。

現在大家提到怪獸電影,想到的既有《金剛》和《哥斯拉》,也有斯皮爾伯格執導的《大白鯊》、《侏羅紀公園》和雷德利·斯科特執導的《異形》。越來越發達的技術讓這些不存在的生物們變得越來越栩栩如生,但我們對這些巨獸的恐懼卻從來沒有變過。

人類的進化過程就是與自然的鬥爭過程,而我們也正是在和蠻荒巨獸們的競爭之中殺出了一條血路,才能創造出今天這樣的文明。這是刻在我們基因裡的本能。

對巨獸們的偏愛可不是在電影時代之後產生的新鮮樂趣,早在各個文明早期的神話時代,巨獸們的故事就被一代又一代的人們口耳相傳。

怪獸來襲!從《狂暴巨獸》到《巨齒鯊》,怪獸電影為啥經久不衰?

《狂暴巨獸》中的變異巨狼

希臘神話裡卡呂冬平原上的巨大野豬,吞噬船隻的海怪卡律布狄斯;北歐神話裡的塵世巨蟒尤孟岡德爾和芬里爾巨狼;中國傳說裡的鯤鵬,巨鰲;聖經中出現的海怪利維坦和比蒙巨獸……這些怪獸們的形象依靠著文學,繪畫等等形式留存了下來,既是我們對於擁有著巨大體型和力量的動物進行崇拜的象徵,也是當代文藝創作的源泉和寶庫。

看看今天大銀幕上的怪物,絕大多數都能在神話中找到相對應的形象。例如狂暴巨獸中的那隻變異巨狼,活脫脫就是一隻當代版芬里爾狼。更不用說那些直接取材自神話故事的怪獸們了。

另一方面,當代怪獸電影也集中地反映了人們對於科技失控的焦慮感。第三次工業革命之後,技術進化的速度遠超普通人的想象。環境汙染,核變異,以及那些以克隆和轉基因為代表的生物技術,在大眾眼裡都是危險的象徵。

怪獸來襲!從《狂暴巨獸》到《巨齒鯊》,怪獸電影為啥經久不衰?

電影《漢江怪物》劇照

而當代怪獸電影中的那些怪獸們,絕大多數都是科技失控的表現:不管是復活史前生物(《侏羅紀公園》),還是改造現代動物(《狂暴巨獸》),抑或是環境破壞後導致生物的變異(《漢江怪物》)。

原本出發點是造福人類的科技,在怪獸電影中全都變成了招致災難的罪魁禍首。這雖然是一種偏見,但卻非常直觀的反映出了我們面對高科技時矛盾而複雜的心態。

怪獸電影宇宙展望

從2014年的重製版《哥斯拉》算起,今年是傳奇影業提出怪獸電影宇宙的第四個年頭。雖然名為“宇宙”,但實際上傳奇影業目前也只安排了四部電影的計劃而已,除去已經上映的《哥斯拉》和《金剛·骷髏島》之外,還有一部計劃明年上映的《哥斯拉2:怪獸之王》以及2020年上映的《哥斯拉大戰金剛》。

怪獸來襲!從《狂暴巨獸》到《巨齒鯊》,怪獸電影為啥經久不衰?

《哥斯拉大戰金剛》《哥斯拉2:怪獸之王》

根據現在的資料來看,怪獸電影宇宙中除了已經出場的哥斯拉和金剛這兩位特重量級明星之外,還將會有翼龍怪獸拉頓,巨型飛蛾魔斯拉,以及三頭巨龍基多拉(這三位都已經在《金剛·骷髏島》的彩蛋中登場)。

實話實說,從一個怪獸電影的影迷視角來看,這個陣容情懷到位,但內容仍然算是單薄。當然,可能傳奇影業的這一階段計劃可能只是對市場的一次試探,如果反應熱烈將來再繼續把更多的怪獸們搬到大銀幕上。

這樣的做法無可厚非,但是怪獸電影的內涵遠非情懷,更不是幾個大傢伙在大銀幕上亂打一通就完事兒了。畢竟,《環太平洋2》的慘淡成績就擺在面前。

怪獸電影本身已經發展了這麼多年,如果固守著傳統思維,拍出來的無非就是精緻的古董仿品而已。

但怪獸電影本身是一個很好的載體,從不同的角度去敘述,可能可以得到完全不同的影片效果。如果用《異形》的思路去拍《哥斯拉》會是怎樣?如果《金剛》能拍成一部喜劇電影會是怎樣?這樣的問題值得每一個怪獸電影的製作者去思考。

-The End-

文:六出瑛琭

設計:溫小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