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人,遇見所愛的人,都心有餘悸

每一個人,遇見所愛的人,都心有餘悸

每一個人,遇見所愛的人,都心有餘悸

曾經一度痴迷林夕,也或許是名字裡都有個“林”字,以至於我對林夕的膜拜已經超越了兒時的偶像周杰倫。印像中,在同齡人都看韓寒郭敬明、聽許嵩汪蘇瀧的時候,我偏執地拿著歌詞本一首一首的抄寫林夕的作品。方文山之於周董,相當於林夕之於整個樂壇。

從王菲到楊千嬅,從哥哥張國榮到EASON陳奕迅。被譽為樂壇詞聖的林夕創作了4000多首膾炙人口的歌詞,他說自己的名字是把夢拆開,於是夢就成了林夕。是你真的把夢化了,把這紅塵凡世的夢都化成了滿篇的歌詞,於是讓我們在你的夢裡看見自己的影子,在你的歌詞哭著自己的故事。然而被上天偏愛的鬼才們好像都有一點和“比人不一樣的地方”。哥哥如此,林夕亦是如此。

每一個人,遇見所愛的人,都心有餘悸

初中時的林夕還叫梁偉文,總是沉迷於蘇軾、柳永的詞作總無法自拔,這也使得林夕認識到了,文字竟然還有這麼大的魅力,於是,梁偉文便將填詞作為自己的終身志業。

每一個人,遇見所愛的人,都心有餘悸

蘇軾憑藉才氣和努力,將宋詞由原本的下里巴人,變成了文學史裡的陽春白雪;梁偉文也希望將流行歌詞帶入文學史的殿堂。在大學時期,他自然而然的選擇了中文系,便開始了自己的填詞之路,並且,一直遊走在商業和藝術之間。

每一個人,遇見所愛的人,都心有餘悸

他深知,自己是一定要有一個筆名的,因為仰慕林振強前輩,於是便取了一個“林”字,在看到《紅樓夢》的時候,“夢”字是林子下面一輪夕陽,意境很美,於是他取個“夕”字。於是,林夕這個名字便橫空出世,他的歌詞,也成為了無數痴男怨女心目中的一場夢。

林夕最為著名的便是他填詞的那些情歌,他合作過的天王巨星真的是不少,其中最喜歡的當屬王菲和楊千嬅。

對王菲,林夕認為他與王菲是“無名分的夫妻”,即使她不明白林夕的歌詞寫得是什麼,為什麼這麼寫,但是她還是照著林夕寫得去唱。王菲的歌聲空靈,可以說,正是因為王菲的歌聲的空靈,才使得林夕的夢得意延續!林夕把創作出來的最難懂的歌詞給了王菲,那些歌詞代表了他對於藝術、對於理想的追求;

每一個人,遇見所愛的人,都心有餘悸

每一個人,遇見所愛的人,都心有餘悸

林夕把最好聽的歌詞給了楊千嬅,因為楊千嬅更能夠唱出在這歌俗世中的愛恨情仇

每一個人,遇見所愛的人,都心有餘悸

然而,他卻把自己最滿意的作品都給了黃耀明,因為這是他的一生最愛。

每一個人,遇見所愛的人,都心有餘悸

在90年代的時候,他和黃耀明有一段刻骨銘心的感情。1998年,兩人相約去東京看演唱會,而相約的地點便是二丁目,但是林夕在等了三個小時之後,依舊沒有等到黃耀明的出現,於是,林夕一人徘徊在異國他鄉的街頭,在冰天雪地中,聽著雪花落在地面上的聲音,聽著行人徘徊的腳步聲,這一刻,彷彿時間都停止了,全世界似乎只有林夕一個人。於是,他寫下了《再見二丁目》。

回國之後,林夕便寫下了一首《富士山下》。

在一段戀情中,愛的太滿,付出的太多,都註定是一場悲劇。最好的愛情並不是時時刻刻都黏在一起,憑著一時的激情和荷爾蒙的失調,愛的死去活來,但是在一段感情裡面,兩個人是互相尊重的個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圈子,又可以彼此坦誠,相互取暖,在舒適而自然的狀態中進行著細水長流的愛情長跑!

每一個人,遇見所愛的人,都心有餘悸

在愛過之後,林夕依舊是對黃耀明戀戀不忘,在他的歌詞中,有著很多的體現。

比如在林憶蓮的《至少還有你》中:你掌心的痣,我總記得在哪裡!很多人都說,許多歌手唱過的情歌,連接起來其實就是林夕對黃耀明的思念,對黃耀明的絮絮叨叨。雖然寫了無數的情歌,卻始終沒法贏得一人心!

每一個人,遇見所愛的人,都心有餘悸

林夕不僅是情聖,還是一個情痴。他在《信徒》這首歌中寫到:“如果我們不曾走過感情這條路,如何知道心魔是最沉重的包袱,年少輕狂的好日子,一懂事就結束。”

雖說早應該結束的事情,但是比誰都明白的林夕卻始終放不下。感情並不是全部,不管怎麼樣,生活都還是要繼續,願你能夠一直歲月如歌,蕩氣迴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